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郭强:历史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原则探讨

时间:2009-10-18 17:14:52  来源:郭强
 

 

历史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原则探讨

郭强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复杂场景,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具有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智慧为依托,面对课堂中不断涌现的生成性问题或改变教学设计,或亲自讲解,或整合引导,或放开讨论,或留到课下;应避免随意生成,或忽视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在应对生成性问题时要注意预演原则,目标原则,相机而作原则,平等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反思原则。


【摘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复杂场景,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具有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智慧为依托,面对课堂中不断涌现的生成性问题或改变教学设计,或亲自讲解,或整合引导,或放开讨论,或留到课下;应避免随意生成,或忽视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在应对生成性问题时要注意预演原则,目标原则,相机而作原则,平等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反思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  生成性问题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体现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1]教学的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的系统设计,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教学情景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对教学效果作出预期的估价。实际上,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所进行的预先规划。

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是非常复杂的,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的场景,是教师知识、个性与心态,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的知识、个性与心态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场景。课堂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总是处于流动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即使教师设计再完美,备课再充分,教案再全面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复杂变化。因此我们在课堂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在教学设计中未预料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在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产生的,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给课堂带来了许多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意料不到的惊喜,另一方面,它们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尤其强调教师的“教育智慧”。那么如何应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生成性问题呢?

 

一 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策略举例

策略一  改变教学设计

   “我们可能会听到某个教师说‘今天早上的课上得不错,尽管与我计划的有些不一样’。这说明,课程计划与机智并非不兼容。”[2]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这需要教师适时地把握和调控。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1:

     有位教师在讲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节时,原先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回顾17—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概况,目的是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然而没想到学生对这一段历史不熟悉,也不会梳理这一段二百年左右的历史。她就果断地延长了这一教学环节约三十分钟。引导学生从目录入手,用分阶段、抓大事件的方法,将这一段历史列成表格,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学会了如何运用目录,分析一段历史以及列表格的方法。由于这个环节的意外使下面的教学环节就不得不压缩或取消,这样原先的教学设计被完全改变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依据教案施教,历来是广大教师的执教模式。凡依照教案上课,并且课上得过去,就会给予相应的肯定。新课程的实施,一种新的理念不断冲击着这种执教、评教模式,这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生成性的,即教学应该随课堂状况自然推进,并认为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这种种理念正在冲击着“按教案施教的课才是好课”的思维定势。我们强调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预设,然而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多样性,教师不可能预设到课堂中发生的一切,因此教学设计不应该成为僵化的程式,死守预设的课不会是一堂好课。无论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新情况,教师都要把教学路子拉回到预设的框子里来,这种无视主体状态的教学,即使预案设计得好,也不能视为一堂好课。教学设计不应该成为限制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学生探究思维的框子,而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而进行灵活调整、修正,甚至重新创造。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然而这里的生成不是放弃教学目标的随意教学,“放大羊”,否则备课预设的作用就丧失了,脱离教学目标的随意教学,这等于放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作为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功能。在以上案例中,教师没有料到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知识的欠缺,也未料到不会梳理一段历史,于是就果断的调整教学,以学生现在的基础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弥补知识的欠缺,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目录梳理一段历史的方法以及列表格的方法。这位教师没有被原来的预设所束缚,而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灵活地调整,对教学进行重新创造,较好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预设性和生成性因势融合的课是最佳的课。不能没有预案设计,重要的应该是设计好教与学相融的课案。但是,当课堂现场出现的新情况、当学习主体创造的新情境、自然生成的教育时机冲击着预案的时候,如果能够凭借教育机智从预案中超越出来,顺应并推动新的态势有效发展,那么,这样的课是充满教育智慧的最佳的课。”[3]

    以上案例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实际状况,临时调整、果断改变教学设计,还有大量的是在教学进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激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们一方面,为学生的主体性的展现而惊喜,另一方面,面对这些超出教学设计之外的生成性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策略二   教师亲自解答

案例2:

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危及他们统治的言论呢?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历史课代表回答。

生:如果是我,我会阻止的,我还没想好为什么。

……

师: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袁世凯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各个派系谁也没有绝对权威控制中央政府,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军事,是如何控制政权,这使得中央政权相对架空,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这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有相似之处。不知到我的回答我的回答能不能令你满意?

案例中学生提的问题,教科书上根本没有介绍,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前充分的备课预设。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这就促使教师去读书,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日益活跃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继续思考。

 

策略三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案例3:

生:袁世凯复辟为什么会失败?

师:我们考虑问题要抓角度,看中心词或关键词。这个问题的中心词是袁世凯,首先可以从袁世凯这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会失败。谁能说一下?

生:袁世凯复辟帝制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师:光从袁世凯这个角度行不行?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

生:还可以从孙中山国民党人来分析,由于他们的强烈的反对和斗争。

师:很好,还有别的角度吗?

生:好象没有了。

师:还可以从帝国主义角度来分析。袁世凯一开始敢称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帝国主义的支持),后来随着全国人民的反对(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还可以从袁世凯内部来分析,(生:众叛亲离)

师:当然还有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袁世凯、袁世凯内部、帝国主义、孙中山等国民党人等角度分析,这样就比较全面了。同学们以后分析问题要抓角度,这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案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将零散在课文中的材料进一步整合,不仅解决问题,而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因势利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策略四  放开讨论 各抒己见

案例4

师:你在“抵制日货 反日入常”网上签名了吗?说说你的理由。(陶标老师)

生:签了。如果日本入常,对中国对世界和平很不利,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和平的挑战,会伤害中国及亚洲受过日本侵略国家的人民的感情。

生:没签。我反对日本入常,但不抵制日货。人家的东西好为什么不用?国产货品质好一定会有人买。现在是市场经济,不能用这种方式来竞争。

师:如果你会见小泉,你会怎么说?

生:中国的外交会大放异彩,日本在跳蹩脚舞,一个很烂的舞者。小泉快下台了,我们不仅关注现小泉,而且要放眼于后小泉时代的中日关系。(师生鼓掌)

师:我觉得同学们的思维真是五光十色,你们的回答真的超出了我的意料。桂林中学  的同学,好棒!

       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就同一个问题,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在师生的交往对话中,并不意味着消除这种差异,求得共同的一致意见,或者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为了理解和珍视这种差异。在细节中,师生敞开心扉,用心去倾听和接纳完全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并给予热烈的掌声和充分的肯定。在倾听与接纳中,开拓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情感,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倾听与接纳,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对教师而言,则是体会到了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体会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勃发,为他们的精彩发言而赞叹。在倾听与接纳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情感态度,共同获得发展和提高。

 

策略五  把问题留到课下

案例5:

师:同学们考虑一下,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如果不让位与袁世凯,那又会怎样呢?

生:如果不让位,帝国主义还会找另一个刽子手侵略统治中国。

师:不错,帝国主义侵略依旧,很有可能。还有吗?

生:帝国主义会打击南京临时政府,中国革命力量会再次被打跨,外国帝国主义会更加侵略中国。

师:对,会支持袁世凯打击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不让位就打他。如果不让位,中国社会会不会发生质(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会不会早富强五十年或更多?

生:不会的。

师:说说看。

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可能承担起中国革命的任务,所以中国社会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具有软弱性,资产阶级革命不会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如果让位与袁世凯中国发展进程也许会更快,也说不定。同学们课下可以再思考探讨这个问题。

    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或者问题太大,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的问题,可以留到课下让学生思考。案例中,教师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孙中山不让位与袁世凯,会怎样呢?”问题和历史事实的巨大反差,却推动着学生去思考探求,教师趁热打铁,在问题结束的时候,有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点,“如果让位袁世凯,中国发展的进程也许会更快”,让大家课下探讨。课堂仅仅是个“加油站”,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学生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不断会引领学生不断探究,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探究中,让学生体会中国发展道路的曲折,思考我们国家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应注意的两种倾向

   倾向一、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为生成而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理念,但是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脱离教学设计的目标,随意生成,在“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等这些句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于是,在教改“形势”的合围下,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们便满嘴涂蜜,即便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老师们也会来一句:“很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你的回答真棒!”之类的话。在老师“亲切”的“表扬”下,课堂的“生成性”是有了,但有时却因此而“迷失”了评价所应有的价值取向。

   倾向二、不能及时捕捉课堂有价值的信息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 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有位教师让学生评价《南京条约》时,让学生就赔款问题发表意见,有学生讲有进步性,老师自己未把握捕捉这个信息,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侵略给我们国家带来的灾难,造成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缺失。

 

   三、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原则

   第一、预演原则  

    拿破仑在总结他指挥作战的经验时说过,“在每一次战役进行之前,我都要让它在头脑中‘预演’一遍。”很显然这种预演,对应对战场上的突发事件,先期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战机,极其重要。除了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我们还要在上课之前提前“虚拟预演”课堂,让自己在头脑中先进入虚拟课堂,将课堂的各种因素:教师自己、学生、讲授课程、讲授情景、教室等在因素在大脑中重组,预演整个教学流程,构想课堂中可能要出现的种种情景或问题,思考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这种预演,并不会消除课堂情景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使教师在进入课堂情景时,心态更加平和、积极,以更加从容的心境应对出乎意料的课堂问题。案例1中,教师如果课前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更充分一些,如果课前对要提的问题的可行性,提前预演一些学生的反应的话,也许备课会更加充分,不会临时改变教学设计。

    第二、目标原则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面对课堂中随即生成的问题,要时刻与教学目标相比照,该扬则扬,该抑则抑,作出适当的选择,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去追求生成,为生成而生成,造成随意教学,从而失去教学目标。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对课堂的监控能力,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把握这些生成性问题。特别是有关我们国家意识观念的问题,更要随时监控把握。有位教师在让学生评价《南京条约》时,有些学生提出其有进步性,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清王朝会延续好几百年,鸦片战争把先进的西方文明带进中国。鸦片战争的性质就是侵略战争,面对这个有关国家意识的问题,,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教师未能适时捕捉把握,给学生及时的教育和纠正,使本节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未能体现出来。

    第三 相机而作原则   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情景中,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来相机而作。这需要教师不断培育教育智慧。也许学生的某些知识掌握得并不像教师所想的那样好;也许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不一样;也许教师未能把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调动起来;也许学生将自己的体验、感情和理解带进了课堂产生了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才能及时修正课堂,使之更具有教育意义,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有个学生提出,民主从那个时候就提,到现在破坏民主与法制,执法犯法的人和事频频出现,所以中国没民主,美国才有民主。教师没有直接反驳他,而是相机联系现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讨论,用简短的语言,引导他比较中美两国民主法制建设时间的长短,来认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长期性。在这里,教师相机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主法制建设,使问题在课堂上凸现新的教育意义。

   第四 平等对话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4] 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完全是人格平等的,只有平等的对话,师生、生生之间才能互相尊重、互相接纳倾听,“才能实现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 ,”[5]基于不断生成性课堂情景问题的教学,才能由师生共同完成“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形式的交往”,“造作的交往”,“垄断的交往”,“独裁的交往”等异化的、虚假的交往,走向平等有效的师生交往,[6]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如案例4,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实现了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一位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时,说到“落后就要挨打”。突然有一位同学在台下说:也未必,进步也会挨打。历史上曾经“进步”的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米诺斯文明就是被落后的蛮族摧毁的;曾经非常“进步”的中国也曾屡屡遭受少数民族南下的骚扰,包括历代加修的长城也无法阻挡北方游牧强敌,朝廷一次次南迁乃至覆灭。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讨论话题啊,但这位教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严厉批评这位学生故意“标新立异”,扰乱课堂秩序。最后这位教师据课本列举史实来论证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是真理,并警告这位学生如果长期这样“幻想下去”高考一定不会有好成绩。[7]这位教师垄断的独裁的交往形式,不尊重学生,完全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这种交往形式不去除,对话的平等永远无法真正实现。

 

 

     第五 学生主体原则   复杂的课堂教学情景,使教师不可能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该不时的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教学,甚至改变原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体验,关心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案例1中,教师心里想的只是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置于核心地位,因学生的学情而不断调整教学,真正做到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把学生作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教学,。什么时候我们真正做到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五 反思原则 教学是一种智力活动,特别是在应对鲜活的课堂教学情景,面对意料不到的问题,教师“应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更幽默更轻巧的方法来运转课堂吗?”,[8]教师应以研究者的态度,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应对方式方法,探究更好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日记中品味咀嚼,在与同事的互相观摩与沟通中提升,不断建构并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提高自己应对生成性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培育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敏锐感受、准确把握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学行为。”[9]

 

    课堂教学情景千变万化,教师需要在意料不到的问题情景中,以积极的心态,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引领课堂,实践教育智慧,与学生一起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

[1] 宋秋前: 《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  [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底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3] 施铁军 王仁甫:《当下评课中几个焦点的思考性辩证》,《上海教育科研》,2006.4

[4]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第115页

[5]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第144页

[6] 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月第1版,第38~40页

[7]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0

[8]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第145页

[9] 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第26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