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黄晋瀛:感受历史心脉
黄晋瀛:七种常用历史教
汪瀛:历史教研杂感
汪瀛:07届文科班历史月
汪瀛博客:初中历史教材
古伟瀛:后现代史学的【
汪瀛:成功,在持之以恒
汪瀛:引进·深入·走出
汪瀛:07年下学期开学典
最新热门    
 
汪瀛:网络环境历史研究性学习

时间:2009-10-18 17:14:56  来源:汪瀛
 

网络环境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 

汪瀛  谢晓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70863/index.shtml

 

摘要:网络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突破教材与图书资料的制约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一方面要遵循自主性、方法性、开放性和交互性原则,另一方面要根据“课题”、“网络课堂”等不同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  原则  策略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渐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切合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际,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网络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1.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

学生要解决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历史问题”,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学历史教材,无论是传统教材,还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它向学生提供的历史素材是相当有限的;即使是各中学图书馆,其所藏历史类图书也相当有限,且借阅和查找不太方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而现代网络上具有巨大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并且不少是“免费午餐”。于是,网络资源就成为成本低、资源丰富多彩、搜索查阅方便的最大资源;成为突破中学历史研究学习资料不足、信息不灵“瓶颈”最佳途径。

2.学生已具备使用网络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当今世界,信息网络发展异常迅速。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渐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校园网”、“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学生已具备使用网络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二、网络环境下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确保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各种与其研究目标有关的学习材料,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选择、学习和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方法性原则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师指导学习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传统的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科学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历史学习与研究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3.开放性原则

基于网络环境的历史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它要求师生的心态是开放自由的,不受压抑;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不拘泥于教材、教参的权威和教师知识视野的局限,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课本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标新立异的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4.交互性原则

传统教学从理论上讲是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既不敢当面提出问题,也不善于探索、发现和提出问题,网络化教学打破学生不敢当面提问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一方面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强大的BBS功能,向教师发送问题,与老师、同学进行共同探讨和即时研究,利用网络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或有针对性地重点研读某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个别辅导等。

三、网络环境下两种历史研究性学习策略

1.“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策略

第一,科学组建课题小组和确定课题研究频度。由于中学生年龄特征、智能水平和学业负担因素的制约,中学“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最好组建学科小组进行。课题组成员应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他们自己推选研究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历史老师或校外史学工作者为指导老师。同时,“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应处于次要地位,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开展一次就可以了。

第二,指导学生明确研究流程。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流程:确定课题——分工合作;制定计划——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建立假说——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利用网络交流成果,总结评价。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下“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

第三,指导学生科学运用网络搜集整合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材料。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快捷,学生在课题任务驱动下,最喜欢用“网易”、“雅虎”、“百度”等常用的搜索引擎搜集资料。这些搜索引擎虽然能搜索到许多材料,但也有明显不足——相关“关键词”信息条目太多,往往使人大海捞针,有时一天下来也难以获得很有价值的材料。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查阅历史专题或专业性网站,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指导学生科学确定“关键词”,以尽量减少无用功。

第四,在网上创建一个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学生在“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惑与问题,他需要通过与教师或课题组成员协商才能解决。在网上创建一个交流平台,就能为学生迅速解决相关问题创造条件,大大提高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如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伯尼·道格(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Tom March)首创Web Quest就是一个较好交流平台。它主要由网页形式的情境模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任务模块(分析任务,发现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资源模块(教师围绕任务,提供相关资源)、过程模块(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形成初步成果)、评价模块(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实现交流与共享)和总结模块(学生、教师共同进行反思与总结)构成,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主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制作Web Quest不要拘泥于一些固有的模式,完全可以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Web Quest的功能进行必要的补充。比如可以增加一些诸如BBS论坛、联系方式、搜索引擎、成果展示、网络问卷等项目。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2.网络课堂历史研究性学习

网络课堂历史研究性学习,就是利用网络教室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在课堂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历史教学设置情境,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与探索心理。历史具有过去性,不能重演。网络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它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历史教学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征多元化的模拟与仿真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无法比拟的。教师要科学运用网络资源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相关表象和情感,引发思考探索。

第二,利用网络良好的交互性,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以协作的方式完成课堂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我国中学班级授课规模大,人数多,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只有通过面对面的语言表达来实现,在同一时空下,只能是某一特定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往往容易导致师生交互流于形式。在网络环境下,师生要充分利用网上电子布告牌系统BBS、在线聊天系统CHAT、电子邮件Email、视频会议CCS、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等信息技术展开同一历史研究性“问题”的教与学,采用竞争、协同、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交互合作和沟通,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问题得出更为全面、科学的认识。

 

 

第三,应用网络技术,拓宽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时空,实现历史个性化学习。历史知识纵贯古今,横揽中外,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任何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都有其纵横联系。教师要运用网络CAI多媒体软件和网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解决相关历史问题,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揭示各历史知识板块的联系,组成历史知识的长链。同时,教师还可利用网络跨时空的特点,为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或想深入研究某些问题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辅导他们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随着运用网络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怎样防止网上信息泛滥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怎样防止学生利用网络对他人或社会的攻击,怎样防止学生在研究学习中网上抄袭,怎样确保网络安全等等。

 

汪瀛简况

汪瀛,男,汉族,1959年6月出生,湖南省祁阳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毕业于衡阳师专、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全国著名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湖南省零陵电大兼职教授。湖南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株洲市历史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性学习。

 

 

标题、姓名、摘要、关键词英译

The Initial Cognition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Investigative Stud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YING    XIE XIAO HUA

 

Abstract: To break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text book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network provides a new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investigative study.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stud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hould obey the independent, method, open and interactive principle;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adopt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arning patterns, such as topic and online class.

Key words:  history investigative study   network   principle    strategy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