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张华中:中国古代史知识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施丝:中学历史教学之联
郭子其:中小学教师如何
最新热门    
 
朱煜:中学历史课程研究1—5

时间:2009-10-18 17:15:13  来源:朱煜
 

 

四、中学历史能力目标及其实践

 

(一)   历史学科能力研究的现状

 

我国历史教育界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的。在此之前,研究成果甚少。比如关于历史思维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在1980年之前的30年,没有一部专著、教材、译著用专门的章节进行论述,刊物发表的论文中,讨论这个课题的重要文章也仅仅只有8篇。[①]80年代初期出版的一些历史教学法著作,开始论述到能力问题,当时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一些历史学习技能,对历史学科的特殊能力研究尚欠深入。90年代后,由于高考改革的推动,历史学科能力逐步得到关注。在这方面,白月桥、赵恒烈、金相成、聂幼犁等人的研究值得重视。赵恒烈从历史认识角度,将历史学科能力归纳为:1、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2、历史材料的搜集、鉴别能力;3、历史材料的领会、诠释能力;4、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5、历史知识的鉴往知来能力。[②]金相成、聂幼犁从考试评价的角度,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四个层次:1、识记鉴别能力;2、领会诠释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评价辨证能力。[③]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认识到,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思维,因此,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历史思维能力的框架。白月桥翻译出版了苏联学者莱纳的《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扎波罗热茨的《历史学科培养能力与技巧的方式与方法》等著作。后来他在专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中设立专章讨论历史思维问题,重点探讨了历史思维的独特性以及创造性历史思维的特点。赵恒烈则在《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历史思维的三个时态(共时态思维、昔时态思维、即时态思维)等问题。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历史能力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一般认为,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④]历史思维能力与其他各种历史学科能力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它渗透在各种历史学科能力之中,对各种学科能力起着统帅的、指向性作用,从而也将历史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区别开来。

 

(二) 历史学科能力内容及其实践[⑤]

 

1、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从史料、教材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关键是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它包括接收信息和理解信息。即不仅要搞清楚材料中文字的含义,而且要了解材料中概念的内涵、整段材料的意义等。

 

例:高中世界史《欧洲启蒙运动》中引用了孟德斯鸠的一段材料: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这是一段理论性材料,阅读理解它有两个难点:1、语言为西方政论文风格,理解起来比较困难;2、单靠这几句话显然不够,学生需要更多的背景资料。教学中,教师不妨按照以下两个步骤进行。1、将句子分成三层:政治的自由是心境的平安//心境的平安源于人人自感安全的观念//享有自由就必须建立保证公民安全的政府。2、理解其中概念的含义,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包括A、政治自由的界定与实现自由的方法;B、进一步了解孟德斯鸠有关“自由、安全、政府”的思想与阐述。

 

2、    历史阐释能力

 

所谓历史阐释就是对材料或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识别。即能够初步地判断材料或叙述。包括判断历史材料是属于“第一手”的,还是转手的材料;识别材料是属于对历史的客观叙述,还是对历史的看法等。

 

例:下列各句有的是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请加以识别。

 

句A:劳动创造了人。

句B:在半坡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刻有二三十种符号,最常见的有二三种。

句C:《天工开物》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句D:京张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2)解释。即能够说明材料的主要观点、立场、意图,发现某些史实之间的联系等。

 

 

 

3、    历史论述能力

 

历史论述能力是指以史实作为证据,史论结合地对历史问题进行叙述与评论的能力。其中叙述能力包括: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历史问题分解成若干要素、侧面、方面。综合即将各种零散的历史资料按照某种史学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例:阅读教材“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这段内容,就需要先将当时部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分解成农业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农业手工业产品成为商品、商业城镇的出现、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四个方面。这是分析。在对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特点等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必要条件,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它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现象,标志着封建社会走向衰弱。这就是一种综合。但这种综合相对于更大的范围(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来说,可能又只是一种分析。也就是说,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时而分析,时而综合,认识逐渐深化。

 

(2)比较与概括。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历史事实之间的异同,使人们的认识更为精确。概括是把各种历史事实中抽象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联系起来作进一步归纳,使人们的认识更深刻。

 

例一:(比较)横比——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等方面,比较斯巴达、雅典这两个古代城市国家的异同。纵比——魏晋的门阀与明清的士绅,同为当时社会的上层阶级,但是他们形成的原因不同,请说出主要不同之所在。

 

例二:(概括)西汉与东汉的历史有相似之处,两个朝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过程:开国者参加了农民起义——建国初调整了统治政策——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激烈——农民起义,政权瓦解。请具体说明两汉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概括出其中的历史必然性。

 

评论能力包括:

 

(1)对史实本身的评价。即运用基本的理论和观点对某一历史问题本身做出评价。

例: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请你根据这些政略举措对这位君王做出客观的评价。

 

 

(2)对相关历史论述的评价。即对别人有关历史问题“评价”的再评价。

例: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个观点。

(3)依据材料,独立地提出一种适当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近几十年来,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具有连续的思维品质,不是全有全无或突然出现的,每个人乃至中小学生都有创造性思维。

 

例: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内容的真实性,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依据种种疑点,否定了马可·波罗曾经到过中国,但也有不少学者坚持《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首都师范大学附中一位高二学生,通过对《马可·波罗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证实Tiunguy即“丰州”,解决了有关《行记》地名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点,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这位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写成论文,后来以“Tiunguy即‘丰州’——对《马可·波罗行记》中一地名的考证”为题,发表在《历史教学》杂志上。[⑥]

 

历史的论述能力是最高层次的学科能力目标。教学中,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学习初步创建“自己的论述”,让历史课堂成为“创造的场所”。当然,一般而言,对中学生的创造性要求不应与专家学者的史学研究成果相提并论。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搜集研究资料并提出与教科书不同的看法,等等,都应该看作是创造性思维的萌发,需要教师积极予以引导。

 

 

 

五、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及其实践

 

(一)   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研究的回顾

 

历史课程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意识和观念。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经说过,历史教育有三项任务:一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讲历代兴衰治乱之故;三是讲历史的前途。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历史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等,往往忽视利用历史学科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范围相当广泛,大到对整个社会、国家的看法,诸如平等、公正、尊重、民主、爱国等,小到善良、诚实、直率等处事态度,甚至包括对学习的兴趣等等。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意味着教了历史知识,情感教育的任务就自然完成了,也不意味着要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寓情感教育于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问题,张静老师在90年代主持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专题研究,探讨了历史学科德育的内容、原则、途径、测评等问题,编写了《历史学科德育指导参考材料》,并以此为实验材料,在北京的几所中学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通过测试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是明显的,结论是依照合理、可行的材料进行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显著作用。[⑦]

 

金相成教授等对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内容、水平层次、实施、成果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如,参照国外学者布鲁姆的五级水平层次划分,结合我国历史教学的特点,将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划分为接受、确信、性格化三个水平层次,并制定出具体的双向细目表。[⑧]这些都为后来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总体上说,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层次、方法、测评等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方法上,或思辨式的逻辑分析,或经验总结式,缺少以实验为依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过程,影响了成果的信度和实效。

 

(二)   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二是品德教育,三是兴趣、毅力、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⑨]

 

第一,对祖国、民族的认同及爱国主义情感。这实际上有两种:一是理性的,二是非理性的(如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近现代历史上许多地方存在的种族歧视等)。理性的情感,既包括对传统的文化、祖国或民族的热爱,也包括对一些问题的理性反思以及不损害人权和他族利益。

 

第二,人文主义情怀。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反对专制等基本态度。例如,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史学家陈衡哲在撰著的中学世界史教科书中,对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的国王作了这样的描述:

 

纪元前第四世纪中叶,马其顿忽然出现了一位魔王,叫做菲力布。菲力布的唯一目的,是以武力去扩张他的领土。……(后来)他被人刺死了。……希腊人听见这位魔王去世,正欲庆祝他们自由的恢复,却不料又来了一位更大的魔王。此人即菲力布的儿子亚力山大。

女士在教科书中以“魔王”称呼菲力布与亚力山大,情感化的描写实际上是在向读者传递着人文精神。

 

第三,正直为人的品格。历史教学应该通过史实注意培养学生善良、诚实、直率、负责任等做人的品格。这方面的事例相当多,教师上课时只要稍微留心即可。例如,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从多角度对孔子作过介绍,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孔子对自己的工作,无论大小,都一丝不苟地努力做好。当管理牛羊的小官时,他说:“叫我管牛羊,我就得把牛羊养得肥胖强壮。”后来管理仓库,他又说:“我要把仓库的帐目计算得一清二楚。”

 

第四,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例如,初中《中国历史》(华东师大版)教科书在叙述明清科学技术成就时,介绍了徐光启“责实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徐光启接受西学的影响,提倡“责实求精”的科学研究方法,所谓“责实”,就是注重实际考察,提倡实验方法。他通过采访老农和实际观察,掌握了蝗虫的生活规律,提出治蝗的有效方法。他在上海和天津还建立了试验园地,对种植水稻、引种甘薯、种棉花等,都亲自做试验,取得实验经验,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所谓“求精”,就是要注意定量研究,把数学方法和数理理论运用到科学实验上,力求精确。他的“度数旁通十事”,就是关于数学运用到天文、水利、音乐、军事、建筑、机械、医学、测量等学科的系统试验。

 

此外,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民主与法制的意识、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

 

 

 

(三) 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第一,以疏导为主。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的中学生往往有自己的看法。研究者曾经在高中的一节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课上,设计了这样一道测试题:[⑩]

下列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均有过一定影响,其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A.戴高乐B.希特勒C.墨索里尼D.丘吉尔E.罗斯福F.斯大林。

结果有部分学生选择希特勒,其理由有“希特勒是一个军事家、思想家,他那种复杂的思想、好动的性格,我很欣赏”,“我欣赏希特勒的胆量、才能。他从一个不被人知的小人物成为世界知晓的人物,他敢同世界作战,这应该说是一种气魄”等等。学生存在这种认识,说明学生的价值判断是复杂的,对此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或者否定,而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疏导,坚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避免武断说教、强行灌输。

第二,平等交流与沟通。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交流、沟通、理解的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以上所述各项目标中,历史知识教学是基础,学生不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无法顺利生成;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核心,它是历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基调,有助于知识转化和升华为信念。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因此,对每一项目标都不能偏废,而要作整体的、通盘的考虑。



[①]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②] 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几点意见》,《历史教学》,1995年第11期。

[③] 金相成主编:《历史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160页。

[④]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⑤] 借鉴王雄、金相成等学者著作中的材料。

[⑥] 参见《历史教学》2004年第2期。

[⑦] 张静:《中学历史学科德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97年第8期。

[⑧] 金相成主编:《历史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⑨] 参考马世力教授的观点。

[⑩] 张静等:《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