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张华中:中国古代史知识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施丝:中学历史教学之联
郭子其:中小学教师如何
最新热门    
 
朱煜:中学历史课程研究1—1

时间:2009-10-18 17:15:38  来源:朱煜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程面面观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作的“疏”里有“维护课程”一句,但其涵义宽泛,与现在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涵义指功课及其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与现在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目前,学术界对课程的定义繁多,[1]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学科或教学科目。这是最普遍的也是狭义的课程定义。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或体验。历史课作为我国近现代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始于清末兴办的新式学堂。伴随着历史课程的出现,学术界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第一节  中学历史课程演进

 

一、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回顾

 

(一)  清末中学历史课程

 

中国传统教育中,虽然早有“小学”、“大学”的概念,但没有“中学”的说法,中学教育观念的出现,是近代化改革的产物。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同时也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862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以后又相继开设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表中,有“读各国史略”。曾在上海广方言馆求学的君劢,后来回忆说:“我们那时上课,……四天读英文,三天读国文。……在四天读英文的时间,并不完全读英文,而是包括了数学、化学、物理、外国历史等都属于英文。”[2]可见广方言馆也有历史课。其它学堂基本类似。课程主要为英文,其次则有舆地、算术、历史及天文等。

 

然而,直到19世纪末,清政府所办的新式学堂虽然大多属于中等层次,但是在性质上多为训练一技一艺的专门学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普通中学”。这些学堂中的历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内容也不系统。20世纪初,随着近代学校系统的建立,学制中有了“中学”这一段,历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而在中学普遍开设。

1904年,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历史课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见表1-1)

 

表1-1:《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学  年

课程内容

钟点/星期

中国史

3

中国史及亚洲各国史

2

中国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

2

东西洋各国史

2

同前学年

2

清末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忠孝”和“中体西用”,中小学历史课程设置,中国史明显多于外国史,突出的是忠君爱国教育。历史知识的选择,限于传统的“帝王将相史”和合乎“致用之道”的内容,其知识范畴比较狭隘。[3]当然,清末历史课程已经注意由浅入深地设计,符合现代教学原理。

 

 

 

(二) 民国时期中学历史课程

 

1、  北京政府时期的历史课程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对教育进行改革。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中学本国史课程和外国史课程各占一半。(见表1-2)

 

表1-2: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学   年

课程内容

周课时

本国史(上古、中古、近古)

2

本国史(近世、现代)

2

东亚各国史、西洋史

2

西洋史

2

 

与清末相比,民初中学历史课程基于“普通教育”和“健全国民”的宗旨,课程目标与教学重点是学生对民主共和政体的认识。此外,进化论思想也体现在课程目标中。[4]教学内容:“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外国历史授以世界大势之变迁,著名各国之兴亡,人文之发达,及与本国有关系之事迹”。[5]然而,民初的历史课程在许多地方仍沿袭了清末的体系,缺乏根本性变革。

 

1922年,北洋政府推行“壬戌学制”。仅就中学而论,与之前相比,有两个重要变化:第一,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级;第二,课程采用选科制(包括必修和选修)和学分制。历史为初中必修课,与公民、地理归属社会学科;高中文理分科,但文化史是必修科目。初中历史采取中外史合编的办法,从上古叙述到近世(现代),以世界为纲,而于中国部分则较为详细。高中文化史也采取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方法,要求“中国文化须与外国文化并重,一方面使其对于本国文化有正确的观念,一方面使其对于外国文化有明了的概观。”[6]合编的目的为了“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观念”。[7]高中历史课程采取专门史的形式,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这些在民国历史课程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

 

初中历史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能力以及品德的培养,特别是首次提出“以研究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以养成学生读史的兴趣和习惯。”[8]目标表述简洁而全面,也使历史教学的目的回归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本身。高中历史课程重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强调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从初、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来看,都受到新文化运动和新史学思想的影响。不过,20年代初期的课程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中阶段只有高一开设历史课,而且只学文化史;文化史课程内容过多,在一年内用有限的学时讲完,显然不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

 

2、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课程

 

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以后,政局有所稳定,教育发展也进入一个新时期。1929年公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高中均开设中外历史课程,高中历史的授课年级不作统一规定。(见表1-3)与20年代初的课程相比,它某种程度上是向清末民初课程设置的回归,即仍然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外通史。但课程设计由过去直线式变为循环式。也就是说,初中阶段先学习一遍中外历史,高中阶段再深入学习一遍,以强化学生的历史知识。此外,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弹性特点。

 

表1-3:1929年“初中暂行课程标准”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年  级

课程内容

周课时

初一

本国历史

2

初二

本国历史

2

初三

外国历史

2

 

课程目标也有进一步的发展。高中中外历史课程目标累计有10条,涉及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意识培养的许多方面。如要求学生“养成‘无征不信’的态度,随时提出历史上未解决或可疑的问题,讨论其真伪或其影响,以培养学生自由研究的习惯”等,[9]这显然属于较高级的“分析”、“应用”层次。

 

1929年的“历史课程标准”,后来作了几次修订。总体而言,在课程设置、内容、课时等方面基本稳定。1940年的“标准”带有一定的战时色彩。主要表现在:增加许多与“抗战”相关的内容;中外历史所占的比重有所调整,初中中外历史课程总课时比例由2:1变为6:1,高中中外历史课程总课时比例由1:1变为2:1。抗战胜利后,出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考虑,一些专家呼吁将每周教学时数控制在30小时之内,认为1932年过于硬化的课程标准经过1936、1940年两次回调,力度仍然不够。许多专家都主张删去课程中艰深不必要的内容并减少教学时数。在此背景下,1948年的“标准”将初中外国史与中国史混合设计,分量减少。高中历史课程仍采取中外历史分别编写的方式,3/5时间讲授本国史,2/5时间讲授外国史。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较以往大为压缩,课时规定的最少,要求程度不高。

 

纵观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就课程编排而言,经历了一个从通史到专史再到通史的嬗变,但它不是简单回归,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世界史教学受到削弱,是明显存在的问题。另外,课程实施效果不太理想。[10]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理想化,脱离当时的教学实际,恐怕也是重要原因。

 

 

 

(三) 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

 

1、   奠定基础的阶段(1949-1957)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苏联影响,中学历史课程设置有几个变化:一是先教世界史,后教中国史;二是历史课程改为直线式编排,初中讲授中外古代史,高中讲授中外近代史;三是世界史内容照搬苏联的体系。1956年,制订了新中国第一个完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1](见表1-4)历史课程重新恢复了螺旋式设计,在内容上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色,课时也比较充足,为新中国历史课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的书将这一时期称为历史课程的“黄金时期”。[12]不过,它也存在分量过重、内容偏深等问题。

 

表1-4:1956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年级

课程内容

周课时

初一

中国古代史

3

初二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3

初三

世界史

3

高一

世界近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3

高二

中国古代史

3

高三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3

 

2、 遭到破坏的阶段(1958-1976)

 

1958年以后,政治运动的冲击使历史课程蒙受很大影响。历史课时一再削减,课程内容被大幅“砍”、“换”,甚至以“三史”(家史、村史、厂史)代替通史,以访问“四老”(老干部、老红军、老工人、老贫农)取代正常的课堂教学。到1963年,历史课重新改为直线式设置。十年浩劫时期,历史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历史课暂停开设”。后来,虽然恢复,但课程内容主要是“农民起义史”、“儒法斗争史”、“党内斗争史”和“国际共运史”,课时也毫无保证。

 

3、 拨乱反正的阶段(1977-1991)

 

“文革”结束后,历史课程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制定了新时期第一个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3]由于历史课刚刚恢复,所以当时初高中并未分层次开设,而是采取了直线式的设计。(见表1-5)课程内容也难免带有“左”的痕迹。但是对恢复历史课程的地位起了积极作用。

 

表1-5:1978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年  级

课程内容

周课时

初一

 

 

初二

中国古代史

2

初三

中国近代史

2

中国现代史

2

高一

世界史

2

3

高二

 

 

 

1990年颁布了新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它规定初高中各讲授一遍中外历史,课程安排恢复了螺旋式设计,而且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14](见表1-6)这份大纲虽然名为“修订本”,但在课程设计的理念等方面,与80年代末以前的课程有实质性变化。

 

表1-6:1990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年级

课程内容

周课时

初一

中国历史

3

初二

中国历史

2

世界历史

2

初三

 

 

高一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

2

世界历史

2

高二

世界历史

2

高三

中国古代史(选修)

6

 

4、 改革发展的阶段(1992-2000)

 

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全国推行,[15]1996年又公布与之相衔接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16](见表1-7)新时期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框架形成,历史课程建设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表1-7:1992年和1996年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年级

课程内容

周课时

初一

中国历史

2

初二

中国历史

3

初三

世界历史

2

高一

中国近现代史

3

高二

世界近现代史(限定选修)

2

高三

中国古代史(限定选修)

3

 

这一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第一,逐步确定了初高中双循环、螺旋式设置历史课程的思路,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层次性;第二,改变了只有必修课的单一结构,高中出现历史选修科目,使课程趋于多样化。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文理分科教学,高中的历史选修课实际上变成文科学生的必修课,而读理科的学生根本无法选择。再者,因缺乏研究以及受国家政策等影响,致使90年代课程变动过于频繁,如何科学设计中学历史课程尚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1] 施良方教授将各种课程定义归纳为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见施良方著:《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2] 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3] 林素瑜:《清末民初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19页。

[4] 《中学校令施行规则》,《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11页。

[5] 《中学校令施行规则》,《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11页。

[6] 《高级中学课程总纲》,《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计划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7]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8]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9] 《高级中学普通科本国史暂行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10]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帆:《简论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嬗变》,《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11] 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经验,我国的《课程标准》全部改称《教学大纲》。1956年颁布的初、高中中外《历史教学大纲》共一套五份。

[12]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13] 1978年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后进行修订,1980年公布了第二版,历史课程安排没有变化。但随即国家制定《全日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对历史课程设置有所调整,历史课在初一、初二和高一年级开设,初高中仍然只有一轮历史课,只是课时略微增加。1986年颁布正式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国史集中在初一、初二三个学期开设,初二下学期增开一门世界史,高一仍照旧开设世界史。1986年的调整对部分没有进入高中读书的初中生了解基本的世界史知识是有利的。

[14] 1992年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施行,高中历史课程的编排顺序有所调整,即,高一开设世界近现代史,高二开设中国近现代史,高三仍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高中历史课“先外后中”,与初中不甚协调。

[15] 1988年制定《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对之进行修订,公布了大纲的试用本,并在全国实施。2000年对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发了试用修订版。1992年大纲中,初一和初二的“中国历史”,在2000年大纲中分别改称“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初二由3课时变为2课时。

[16] 1996年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稿》,先在山西、江西和天津实验。2000年作了修订,公布了大纲的试验修订版,试验区扩大到全国10个省市。2002年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1996年大纲中,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是限选科目,2000年以后去掉“限定”两字。高三由3课时变为2.5课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