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课堂教学视角
朱煜:历史课堂教学视角
朱煜:历史课堂教学视角
朱煜:历史课堂教学视角
最新热门    
 
朱煜:台湾历史教育研究现状思考

时间:2009-10-18 17:15:53  来源:朱煜
 

 

[摘要]在台湾地区学术界,王仲孚、张元、林慈淑、刘静贞等许多教授对历史教育问题颇有研究。《清华历史教学》、《历史教育》等学术期刊成为台湾历史教育领域学理研究的重要园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近三十年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儿童历史认知特点与模式”、“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第二层次概念”等领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借鉴台湾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台湾;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历史认知;历史教科书

 

我国台湾学术界对历史教育的研究,近五十年来基本没有间断,台湾学者王仲孚教授曾将已发表的有关历史教育的论文,整理出两份《著作目录》,收录的论文起于1948年,迄于2000年,论文数量近千篇。进入90年代后,台湾学术界的相关论文(专著)数量有较大增长,研究领域有所拓展,学术水平逐步提高。笔者阅读台湾学者的历史教育研究论著,惊异地发现他们对有些课题的研究颇为精深,探索相当前沿。加之,台湾历史教育正处于大变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了解台湾学者对历史教育的认识、看法和研究动态。[①]鉴此,笔者根据搜集到的有限资料,加以梳理,同时提出一些思考的意见。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教正。

 

一  研究队伍、主要刊物和学术活动

在台湾,20世纪4060年代,一些老一辈史家对历史教育问题就曾发表不少感想、心得。譬如,40年代末,时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院长兼史地系主任的李季谷教授在《台湾新生报》上发表《论历史教育与民族心理》(1948)。劳干教授有感于教科书有不少错误,作《本国史教科书中的若干问题》(1950)。[1] 1962年,专长西洋史的高亚伟教授发表《历史教育的立场问题》一文,引起一场并不算小的笔战。教授的观点是:本国史的教学应采取中华民族的立场,不应以汉人的立场将非汉族视为外族,多叙述各族间的融和,少叙述各族间的冲突;外国史的教学应有我们自己的民族国家立场,而不能以外国人的立场为立场。[2]随后有不少学者赞成高亚伟的看法。但是,陈光棣教授认为对历史的最低要求是忠实、可靠,这就不能有所谓“立场”,因为有立场就不能公正和客观。[3]争论最后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不过高亚伟的基本观点显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70年代以后,李国祁、王仲孚、刘德美、胡昌智、张元、陈丰祥等教授均对历史教育有所研究。王仲孚教授和张元教授被认为是较为重视历史教育及教学法的研究者。[4]台湾师大王仲孚教授是中国上古史领域的资深学者,在历史教育研究方面,成果也颇多。2001年出版《历史教育论集(修订二版)》,汇集了作者从1971年至2000年三十年间陆续发表的历史教育论文。2003年出版《台湾中学历史教育的大变动——历史教育论集二编》(2005年出了增订版)。面对台湾社会“去中国化”、历史教育处于大变动的背景,王仲孚“论集二编”,有一半文字是评论台湾历史教育变动过程中的大事件的。卷首有作者的一篇长文,详细阐明台湾近五十多年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过程,对“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使“历史课程”消失得仅剩下一些“历史素材”,按照“同心圆”理论架构的历史课程顺序,以及“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有关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划分、台湾史与中国史的关系等问题,逐一发表见解。

 

“论集二编”有不少颇有分量的专题论文。如《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特性》、《试论历史教科书的主体意识》、《再论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等。针对台湾在国中实施“认识台湾”新课程,接着又推出“九年一贯课程”,欲以“合科”的名义,取消历史课,王仲孚指出,台湾历史教育的“本土化”倾向,“将深深影响当代台湾青少年的‘社会历史记忆’,以及他们的社会认同。”[5]关于历史教科书的编辑,作者认为,教科书不应写成:(1)花俏的通俗读物;(2)无解的学术议题的讨论集;(3)支离破碎的史料读本。[6]王仲孚认为,“专题式”的历史教学,不适合高中生,按照“专题”编辑的历史教科书,呈现的是教材的“专深”但整体而言则漫无系统、支离破碎。[7]虽然,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采用“专题”,笔者以为尚可讨论(不考虑台湾高中历史课程变动的特殊背景的话),但他对历史教育之重要地位的强调,无疑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另一位专家,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其学术专长是宋史研究,但对历史教学一直抱有浓厚兴趣。从80年代中期至今,张元发表数十篇(部)有关历史教育的论文(专著)。他的文章,注意引进西方特别是英国的历史教育理念与经验,并在台湾的课堂上进行验证,然后提出一些认识来。

 

譬如,不同年龄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究竟如何?90年代初,英国伦敦大学的李彼得(Peter Lee)、狄更逊(Alaric Dickinson)以及周孟玲,为了揭示学生历史认知的进程,主持名为“历史的概念与教学取向”(简称CHATA)的研究计划,经过几年钻研,取得一些初步成果。[8]张元借鉴英国同行的经验,选择新竹实验学校,在小学五年级学生(11岁)中进行了为时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出若干结论。如,11岁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限,但可以训练培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能够作一次推理或联想,少数能作两次;藉由图片等教具的运用,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历史图象是最有效的认知方法等。实验结束后,张元与实验学校的骆月绢老师共同执笔,公布了报告《11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初探》(发表在《清华历史教学》第5期,《历史教学》1997年第4期转载)。这份实验报告反映了张元对历史教育研究的一些基本思路,虽不见有数据图表,但也颇具说服力。

 

关于教科书的史料,张元认为这是“新”式课本的主要特色。教科书安排史料与问题,数量上当然应该限制,如果史料太多,问题太繁,并无深化教学的功效。相对而言,选取史料必须精审,首先,每段史料都应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教学功用。其次,应该选录各种各样的史料,呈现不同的教学功能。选取的史料应包括:1、可以补充课文的叙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认识的史料。2、本身即有问题可以探讨的史料。3、可以选两段或三段相关的史料,让学生加以比较分析,达到训练学生历史方法与历史解释的目的。不过,张元也承认,史料毕竟不是课本的主要部分,[9]因此,课文应该改变传统的叙述方式而体现出“深度”。所谓深度,并不是讲得多或者细,而是写出“层次”,包括论证、神入等等。此外,张元还撰写若干“教学设计”文章,反映他注重理论,同时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取向。尤其近年写的《时代图象与深入探讨:带领国中生认识西汉的教学设计》(《清华历史教学》第15期,2004)等文,即便“教学设计”也折射出“深度”,因为历史教学的新概念与“教学设计”较好地结合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纪之交,东吴大学林慈淑教授先后写出《历史与历史教育的目的——试析伦敦大学两位学者的争议》(1999)、《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2002)、《概念变迁与历史教学》(2002)、《年龄、知识或观念——试探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2003)、《英国历史教育改革中的“时序”争议》(2006)等学术含量颇重的论文。东吴大学刘静贞教授发表了《历史书写的可能途径——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表现》(1997)、《10~16岁学生对历史记述的认知初探》(2000)等学术文章。他们两位还合作撰写了《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理念试析》(1997)。这些论著应该反映目前台湾历史教育研究达到的最高水平(林、刘两位的研究,后面要专门论述)。

 

台湾的历史教育刊物,先前有《历史教学》双月刊。这份杂志是1987年由台湾“中国历史学会”创办的。该刊出版发行仅两年就因故停刊了(发行到198921期为止)。除了《历史教学》,台湾最富盛名的历史普及刊物《历史月刊》(创刊于1988年)也辟出一些篇幅,刊登学者的历史教学研究成果。再有,台北的《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不时也刊发一点历史教育的论文。当然,现今台湾历史教师最为熟知的专门刊物,还是《清华历史教学》和《历史教育》。

 

《清华历史教学》是(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刊物。1993年创刊,迄今已出版17期。总体而言,这份杂志注重学术品位,希望藉此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十多年来,它登载许多国外学者的专文,介绍最新研究成果,拓展了教师的学术视野。例如,Peter Lee《儿童学习历史的进程》(第3期,周孟玲译)、周孟玲《知识与实际:英国历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问题浅析》(第5期)、狄更逊《理性的理解历史与历史教学》(第6期,周孟玲译)、沃尔夫冈·胡格《<世界历史概况>:一本处于理论和实践交叉点的历史教科书》(第9期,陈虹嫣译)、A.K.Dickinson,A.Gard,P.J.Lee《史学证据与课堂》(第13期,许全义译)、A.K.Dickinson,P.J.Lee《理解历史》(第14期,陈冠华译)等等。从这些标题,大概就可以知道它的学术价值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了。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历史教育》杂志,创刊于1997年。每期均厚厚一册,突出历史教育史、历史教科书、考试评量等内容的研讨。虽较少登外国学者的文章,但它刊发的许多论文以研究细致而令人瞩目。例如,张心恺《新史学思潮对清末民初历史教育的影响》(创刊号)、杨宇勋《<叙千古文>与宋代儿童历史蒙书》(第2期)、郑冠荣《认识中国妇女的历史角色——以高中历史课本为例》(第2期)、吴兢洪和王声岚《电影与历史教育——以在台放映商业片中日本人形象的转变为中心的探讨》(第5期)、石阑梅《商代的历史人物与中学历史教学》(第6期)、黄锈媛《美、澳多元文化教育在历史课程中实践的比较:种族、文化、认同相关课题的探讨》(第8期)等。不可否认,它也是台湾历史教育领域学理研究的重要园地。

 

就历史教育研讨活动来说,1985年,台湾师范大学曾主办“国际历史教育研讨会”,会议论文如Kenneth T.Jackson《1945年以来美国的历史教学》、Yun,Sei Chul《社会科中的历史:韩国历史教学的一些问题》、胡昌智《历史教育目标的理论与实际——从实际理性的观点论历史教育》、李弘祺《传统中国的历史教育——以宋代为中心》、古伟瀛《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历史知识的态度——以顾炎武为中心》、张明雄《四十年来台湾地区高中历史教育的回顾》、林玉体《我国国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报告》等,质量都可谓上乘

 

1997年初,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举办了“方法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分析编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研讨:1、历史教科书的分析,如Falk Pingel《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不同背景所进行的国际教科书分析理论问题与实践经验》、周樑楷《欧洲和西方:高中历史教材研究分析的基本问题》;2、历史思维与历史教学,如Peter Lee《儿童对历史记述的性质和状况的观念》、Alaric Diccinson《理性的理解:儿童历史的理念的探讨》;3、英国与韩国历史教科书的分析,如周孟玲《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皇朝史》、李泰永《关于韩国的历史课本》;4、教科书编写的重要议题,如张四德《种族意识、史学研究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以美国为例》;5、历史意识与历史教学,如张元《历史教科书中的因果关系》等。客观地说,这些论文,尤其是国外学者的文章,基本反映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至今仍是历史教科书研究的重要资料。[10]

 

 

 

二  新近研究动态及进展

目前,台湾学者在历史教科书、儿童历史认知、“第二层次概念”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较高。下面,作些概要介绍、分析。

 

关于历史教科书研究。台湾学者比较注意对教科书反映的相关主题、书写方式、观点立场、历史意识等问题的探讨。譬如,历史教科书如何书写历史人物?怎样展现历史的“人性”?刘静贞以90年代英国编写出版的四个版本《中世纪领域》中学课本(分别简称M书、O书、N书、C书)为例,检讨它们的书写方法。[11]刘静贞欣赏M书的写法,从表面上看,全书只有一章涉及生活史,但事实上,生活史“内含”在全部章节架构中。在“国家的统治”、“英国——欧洲的一部分?”、“变迁与延续”三个课题中,M书以农村为基点,先讨论居民的社会关系、物质条件,再将焦点延伸到城镇、市场,然后从宗教生活、对异族(犹太人)的宽容程度等方面分析当时人的价值观与处事态度。在对社会基层结构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再将视点拉到统治这样社会的国家。由“中君主所面对的难题”的提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随之展现,包括:政教冲突、君主与贵族的争执、农民的不满等。在这种环环相扣、注重整体结构脉络与长时段历史趋势的叙述中,“人”的独特性,是否会被忽略甚或被消解了呢?M书藉着问题设计、深度讨论,让学生透过“神入”,尽量捕捉历史人物的情感、情绪——还给他们人性。对于市井小民、芸芸大众,限于史料,O书和C书就利用虚拟的人物、故事来铺陈历史。比如C书,作者在每一章都安排了所谓“焦点”页,在“诺曼征服及其影响”主题下,除了诺曼战士口述的“赫斯汀战役”,还有仿现代新闻报道的“英格兰反抗行动瓦解”、老农奴哀叹冬季难挨的“无名氏的日记”、一位年轻人谈论“宫廷生活”的信札等等。其中不乏虚构的人物及想象的情节。刘静贞的结论是,编写历史教科书,对重要人物——如帝王将相,要尽力让读者嗅到“人”的气味;以虚构的方式将无特殊面目的小人物安置在真实可证的历史情境中,以解读他们的心情,也是值得借鉴的办法。

 

辅仁大学的戴晋新教授也有研究。[12]他选取1953-1984年间的四个版本台湾高中本国史教科书,考察这些教科书的人物品评,制作了详细的“异同对照表”,研究是否有什么较为客观而具体的方法或评量标准。他的观点是,历史教科书的人物品评无法避免,要避免的是不适当的品评。2006年8月,在扬州大学举行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的沙培德教授提交的论文《未来主人翁与国家认同:晚清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即从“国家认同”这个主题,研究了晚清六种小学历史教科书的话语系统,以及它们所传递的历史意识对未来主人翁的影响。[13]

 

台湾学者探讨历史教科书,一般注重案例研究,确定某些主题,通过解剖教科书的内容,有的甚至做非常细的量化统计,来分析教科书的得失,并进而提出改进教科书编辑的策略和途径。

 

关于儿童历史认知及“第二层次概念”研究。[②]林慈淑和刘静贞对近三十余年英国学术界有关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做了详细研究。尤其林慈淑的《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一文[14],很清晰地勾勒出70至90年代,英国学者在儿童历史思维、历史认知领域内进行的探索,包括70年代“历史13-16”大型教学实验、伦敦大学Dickinson和Lee的实证研究, 80年代里兹大学Shemilt提出“建构历史意义的概念”,Lee在Shemilt概念基础上提出“第二层次概念”,[③]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儿童历史思维是有“进程”的并试图建立历史认知的模式,1992年至1996年伦敦大学Dickinson、Lee和周孟玲主持的“7到14岁儿童的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CHATA)计划等。英国学者不同时期的研究活动、成果及其推进,在女士的笔下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这篇文章可以算是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借用英国学者建立的观察方法,1997年,刘静贞在台湾选择24位分别来自小四、小六、国二、高二的学生,每个年级六人,三人一组共同阅读两份描述秦始皇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趋于负面,第二个故事趋于正面),然后观察他们在讨论中的表现,并分析其能够运用或无法运用的历史学科“第二层次概念”。几年后,刘静贞写出《10-16岁学生对历史记述的认知初探:三人组讨论方式的尝试》一文。1999年后,刘静贞与林慈淑、张元合作,共同主持“台湾儿童历史认知模式的分析:历史叙述与历史理解”(简称CHIN)计划。CHIN实验也以“一段历史,两个故事”为设计主轴,运用笔测和深入访谈方式进行考察。总共收集54名学生的资料。作为该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2003年林慈淑发表了《年龄、知识或观念:试探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15]

 

上述两篇论文,叙述了近年台湾开展儿童历史认知实证研究的过程和初步结果。相对而言,刘静贞对学生运用“第二层次概念”进程的研究似乎更为详细。[④]她从“因果关系的理解”、“神入与历史解释”、“资料与证据”、“面对评价”等层面,透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探寻他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秦始皇)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关系如何把握?能否神入古人的思想、心情?对资料证据怎么看?等等。研究发现,学生要到高一,才会对历史情境的特殊性有所把握;虽然所有学生几乎都会发挥历史的想象,对于秦始皇的种种作为作了各种解释,揣摩他的动机,但是他们的认知并不稳定,还不能真正认清史家与读者在展现历史、认识历史的过程中皆有主观性;对于资料与证据的把握还不是很清楚。林慈淑将儿童面对“一段历史,两个故事”的各种解释,按认知程度的高低划分了层次,并考察年龄因素和故事熟悉度对于儿童思考的影响。研究显示,只有12%的学生认为“两个故事”涉及人们的想法和着眼层面的不同,可以接受两个故事的并存;而88%的学生在“同个时间,只能有一个正确故事”的观念支配下,不能接受两个故事的同时存在。年龄或者知识背景好象并不是制约儿童历史思考的关键因素,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才是影响他们看待多元历史叙述的原因。这样的研究结果冲击着人们对儿童历史学习的某些传统认识。[⑤]

 

平心而论,林、刘两位的研究,应该代表台湾“第二层次概念”研究的最高水准。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她们所依据的样本偏少。也许正因为样本少的缘故,同样是研究学生对“一段历史,两种记述”的反应,刘静贞整理分析不同年龄学生的回答,得出“年龄与记述概念间似乎具有相当的正相关”的结果,而这与林慈淑的结论相左。可见,要想了解“真相”,尚需要更广范围、更精确的实证研究。

 

近年,“神入”empathy作为重要的“第二层次概念”,在台湾历史教学界已广为使用。“神入”之说,虽颇多争议,但对历史教育的影响不可小视。所谓“神入”,是指能够“进入”过去人们的心灵和感受当中,去认识过去人的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16]最近几年,介绍英国“神入”研究或涉及这方面内容的,主要有:陈冠华硕士论文《英国近三十年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之探讨》(1998)、林慈淑和刘静贞的课题研究(前已介绍)、花莲师院吴翎君教授《神入历史与观点陈述——引导学童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初探》(2003)等。20065月出版的《清华历史教学》(第17期),有两篇谈“神入”的论文。这两篇的作者都是中学教师。其中篇幅略长的,是苗栗高中黄琇苓的《谈历史教学中的“神入”概念》。文章引用了一些外文资料,介绍了英国历史教育界关于“神入”争议的由来、焦点,对台湾学者有关“神入”的研究做了梳理。对神入在教学中的运用,包括步骤、评量等做了系统说明。这是笔者见到的介绍国外有关“神入”研究成果较系统的一篇。然而问题是,西方学者的理论框架与模式是否合乎我们研究的具体对象?要不要做一些调适?这些其实都值得我们思考。

 

 

 

三  几点思考

 

1、大学教师关注历史教育研究

 

在台湾的大学,并没有人一辈子专门从事中小学“历史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几乎所有在历史教育研究方面有些投入的学者大都另有自己的“学术专业”。诚然如此,出于对历史教育问题的兴趣,许多人还是不计较成果是否会受到公正对待而在这个领域孜孜以求。而且,不仅师范院校历史系的教师,甚至一些普通大学历史专业教师也乐此不疲。作为培养台湾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基地,台湾师大历史系自然负有引领历史教育研究的责任。多年来,老、中、轻几代学者确实也很重视历史教育问题并做了许多研究。他们有感于有关历史教育的理论,一直是被忽略的学术领域,于是在1997年通过向各界募捐,创办《历史教育》杂志,“供做探究历史教学学理研究的园地”。[17]这就可以说是明证。但是,研究历史教育并非师范院校教师的“专利”,许多非师范大学也不断有学者涉足该领域,譬如,两岸历史教育界颇为熟悉的张元教授,任职于(新竹)清华大学;在英国历史教育研究方面做出很大成绩的林慈淑、刘静贞两位教授,则服务于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历史系。比起师范院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他(她)们的成果毫不逊色。环顾目前中国大陆的情况,不用说普通高校,就连师范院校历史系的多数教师对历史教育问题其实也并不热心,更不会在上面进行学术探讨。对照台湾学者的投入,我们或许应该作一番深刻的检讨与改进。

 

2、重视译介海外历史教育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台湾学者比较关注国外历史教育研究的最新动态。其实,台湾学者与英、美、德等国同行进行历史教育学术交流,基本上也就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即以张元教授为例,他是在1993年的北京、上海两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结识了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李彼得、狄更逊先生以及周孟玲女士的。也是在这两次会议上,认识了韩国历史教科书研究所的李泰永教授。1995年他又藉赴海德堡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之便,访问了德国教科书研究所,认识了德国教科书专家平格尔博士等德国学者。[18]此后,《清华历史教学》从第3期起就陆续登载英、德、美等国专家有关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论著。现在台湾,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拥有硕士学位,有的甚至修读了博士学位。这些经过较为系统学术训练的中学教师逐渐成为台湾历史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不少人的外语水平好,翻译了不少英美学者的论著,在他们自己的研究论文中也大量参考、引用外文文献。如陈冠华老师,即以英国中学历史教育为硕士论文选题,曾花三个星期泡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图书馆里,搜集了相当多的英文资料,[19]在此基础上撰成《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一书,对人们了解英国近几十年历史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情况很有参考价值。当然,历史教育研究也要警惕盲目照搬外国学者的理论与方法,必须立足本土实际,“洋为中用”,消化吸收。

 

3、追求历史教育研究的深度

 

如果承认历史教育研究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学术领域的话,自然就应该以追求研究的深度为旨趣。台湾学者的做法大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学术规范,论文(专著)在资料搜集上力求全面完整。比如,研究国外历史教育的论著,都注意尽可能多引用第一手的外文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教育问题的,除了参考台湾的现有资料外,还搜集很多大陆、香港以及其它地区的中文资料。他们的课题研究普遍注重学术史的回顾,这样就可以看出哪些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哪些是自己的努力与推进。二是研讨会遵照学术会议的惯例,无论是较大规模的“国际历史教育研讨会”,还是小范围的“历史教学研讨会”,都是既有“论文报告人”,还有“评论人”,时间紧凑,气氛热烈,基本是严肃的学术讨论。三是不但理论研究追赶国内外学术前沿,即便实践研究的成果也不是单纯的“经验总结”,不少学者、教师注重通过教学实验,求得具体数据结论或成效评估,依靠事实说话。由此,近年台湾学者做的许多研究正步步深入下去,呈现一定的“深度”。从这一点上说,借鉴台湾的经验,减少“重复劳动”,遵循起码的学术规范,有助于推动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附记:拙文的撰写,幸赖张元、王仲孚、林慈淑、刘静贞诸位教授及清华大学研究生洪婉芝小姐在资料方面提供帮助,谨此致谢!)

 

[作者简介]朱 煜(1963—),男,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①] 中国大陆已有的成果主要是对近十多年台湾历史课程和教科书的演变、内容、课程标准(纲要)的介绍和分析,如王宏志《对台湾教科书<认识台湾>的看法》(1997)、朱煜《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2002)、刘兴民《战后台湾中小学历史教育与教科书的演变》(2005)、杨璐《从台湾新“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看“台独教育”本质》(2005)等。此外,王铎全和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1995)、余伟民等《历史教育展望》(2002)、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2005)等书均有章节谈台湾历史教育。不过,迄今尚未见到介绍台湾学者对历史教育研究现状的专题论文。

[②] 这里的“儿童”,是相对于“成人”的概称,通常包含小学生、中学生在内。国外学者一般将“儿童”作为16岁以下学童的统称。

[③] 历史科的概念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概念”指具体的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而“第二层次概念”是指时序、证据、因果、变迁、延续、记述、神入等结构性概念,它们是帮助史家组织历史、赋予意义的基本要素。

[④] 当然,林慈淑也曾专文探讨历史教学中的变迁概念问题,惟缺少实验相印证。

[⑤] 如,认为儿童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逐渐领会理解那些重要的史学概念。



[1] 张明雄.四十年来台湾地区高中历史教育的回顾[A].国际历史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985.272.

[2] 高亚伟.历史教育的立场问题[J].新天地,1962(3).第1卷第1期.

[3] 陈光棣.也来谈谈历史的立场问题[J].新天地,1962(7).第1卷第5期.

[4] 喻蓉蓉.唤起历史的幽情:探索历史教学新方向[M].台北:历史智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21.

[5] 王仲孚.台湾中学历史教育的大变动(增订版)[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26.

[6] 王仲孚.台湾中学历史教育的大变动(增订版)[M].46.

[7] 王仲孚.《高中历史暂行课纲》的实施与“历史教科书”的编辑[J].康熙高中历史教学通讯,2005(9).

[8] 张元,周樑楷主编.方法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编写国际探讨会论文集[C].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

[9] 张元.加强历史教学深度的一些想法[J].清华历史教学.2005(5).第16期.

[10] 方法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分析编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竹举行[J].清华历史教学,1997(9).第8期.

[11] 刘静贞.历史书写的可能途径——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表现[C].史学与文献.T台北:学生书局,1998.

[12] 戴晋新.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品评:以我国高中本国史的四个版本为例[A].张元,周樑楷主编.方法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编写国际探讨会论文集[C].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365-370.

[13]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中国扬州.2006.222-230.

[14] 林慈淑.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J].东吴历史学报, 2002(3).

第8期.

[15] 林慈淑.年龄、知识或观念:试探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J].东吴历史学报, 2003(12).第10期.

[16] 林慈淑.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J]. 2002(3).第8期.

[17] 郑瑞明. 发刊辞[J].历史教育, 1997(6).创刊号

[18] 张元.世纪之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一个台湾的经验[A]. 历史教育论集第26辑[C].汉城:韩国历史教育学会,2001.

[19]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M].台北: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张元“推荐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