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2

时间:2009-10-18 17:53:28  来源:朱煜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方式

 

 

一、“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精力和时间来讲述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1]

 

如果翻阅一些老教师总结毕生教学经验的著作,就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至少90年代之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就是单一的以讲述为主的方式。如,老一辈知名特级教师陈毓秀在80年代出版的《怎样教好历史课》一书中,认为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具体形象地讲述”。她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说:[2]

 

我基本上都采用了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讲述方法,就是先从叙述史实入手,自然导出结论,最后加以分析总结,得出规律。

 

例如,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这一段教材,我用了这样一个讲法。首先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指出中间席地而坐的是墨子,周围是他的学生。并且告诉学生:“墨子和孔子一样,有许多学生。”然后提出注意墨子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把墨子的服装和孔子的服装对比一下(教科书上有孔子的图像),学生鲜明地感觉到服装的不同,孔子穿的是贵族穿的气派很大的宽袖长袍,墨子穿的是短衣,是劳动者的服装。这样,我接着告诉学生:“孔子是贵族出身,墨子是劳动者出身”。从图上面可以看出,墨子的学生手里拿的是锄头,身旁卧着的是耕牛。他们不但很有学问,而且亲自参加劳动。这样,学生对墨子这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我将话题转入教材内容的主要部分:“这样一位劳动者出身的思想家,他的主张是什么呢?”于是,便开始讲“兼爱”、“非攻”。讲“非攻”的时候,引述了“止楚攻宋”的故事,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最后,我把“墨子”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小结,说明墨子是劳动者出身;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兼爱”、“非攻”……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使学生生活到过去的岁月里去,要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历史原来的面目,除了利用地图、挂图、模型、文物、幻灯等教具,主要的仍旧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形象地讲述。

 

陈老师谈的固然是她个人的教学体会,但确实也是那个年代中学历史教学的真实写照。由于时代的局限,教科书对历史的叙述可能还带有一些“左”的痕迹,这些姑且不论。我们要说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从上课开始一直到结束,基本上都是教师的“独角戏”,完全靠教师讲课生动来吸引学生。

 

从另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刘宗华写的书中,也能看到他的教学方式与陈老师类似,仍然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要特征,而且他对教学非常严格,要求“完全脱稿”、“倒背如流”。他认为:[3]

 

对每堂课要讲的内容,要熟练到不看课本、教案或笔记,完全脱稿,倒背如流。这是讲课的基本功。多年来我这样要求自己,也要求我培养的青年教师。/如果讲课内容不熟练,不能脱稿,你的精神就要集中于讲课内容,翻看课本或教案,你就顾不上学生,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倒背如流要讲、不要背,要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口语,最好不用书面语言。讲起来要如行云流水,自然流露,水到渠成。/讲课脱稿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不但小课堂如此,就是上几百人的大课,也是如此,这也算是一条特点吧!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今的中学历史课堂与80年代、甚至90年代相比,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从有些调查来看,“以讲为主”的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仍然占重要地位。据重庆市教科院研究人员1998-1999年对西南地区556名中学历史教师和2121名中学生的调查,有21%的学生反映教师仍是“一讲到底”,40%的学生认为历史课堂不太活跃,两项合计为61%;有58%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呆板成了影响他们对历史科目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4]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如,可控性强、简便易行等等,对于像陈毓秀、刘宗华这样一些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语言、旁征博引等方面积累的基本功可能容易得到发挥,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教师的教学语言都非常见长或能达到知名教师那样的水平,因此,这种方式又容易演变成注入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难以获得必要的教学反馈信息。至于“一讲到底”,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按照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般都要经过知识的提供、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消化三个环节,而“一讲到底”只解决了知识的提供问题,后两个环节却没有真正解决,学生缺少思考和反馈的过程,难免形成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习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单一的讲述,不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结果学生不是兴味索然,就是消化不良,又怎么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5]不过,历史课程改革也不意味着可以用讨论、探究等活动来完全取代教师的讲述,必要的讲述是不可少的,但应该精讲、少讲,不能“一讲到底”。

 

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1、英国:“困境中的奋斗”

 

因传统的教学方式等原因而导致学生不愿意上历史课的情况,在海外也同样存在。就以英国的历史教学为例,[6]1966年,英国负责“研究并监督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法及考试以改善教育”的“学校委员会”,曾针对学生对学校中各种科目的态度及期望,做了一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历史科的反映极差。接受调研的9677名学生多半感觉,历史科是非常无趣的一门课程。1966年,关心历史教育的英国“历史学会”刊物《历史》(History)上,刊登了《历史处于危机之中》的文章,引发多方回响。作者引用了“学校委员会”令人失望的调查结果,对于历史课程在学校中的命运提出警言。面对这样的局面,当时英国关心历史教育的人士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历史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一致认为历史课程“无用且无趣”呢?

 

撇开教学内容不谈,英国的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被批评者嘲讽为“伟大的传统”,为了配合以传递大量事实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将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收体,讲述、板书、念课文成为历史课堂内的主要活动。而学生能做的就是将他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或记下的历史知识记诵起来。这样的历史课,在学生眼中怎么不“无用且无趣”呢?当时一位14岁学生朱蒂对历史课的描述颇有代表性。她这样形容上历史课的感觉:“每个星期一早晨,我总要被一阵恶心的感觉所惊醒——今天有连续两堂历史课!要忍受整整八十分钟老师念经一样平板的声音,和他在桌子前晃荡的腿。”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是历史课被学生认为“无趣”的最直接原因。

 

然而,在教学方式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更深层次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与教育目的存在断裂现象。一方面期待历史教学发挥“对传统文化遗产有良好的掌握”、“培养民族意识”等效果,另一方面却在教学上将历史视为一个以背诵为主的科目。即使教师努力通过考试等手段,使得学生果然记住了一些事件、人名和年代,而这并不能与“对传统文化遗产有良好的掌握”、“培养民族意识”、“陶冶道德”的结果等同。历史课的“背多分”也只能使学生感到无聊。

 

第二个问题是人们对于历史课程的看法。20世纪50、60年代,教育改革浪潮影响着英国,当时关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日益受到强调,“学习如何去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响亮的口号,有些科目已经先行一步,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是历史课仍然被定位为“板书与讲述”的方式。之所以如此,也与当时许多研究报告都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有悲观的结论有关。如,1966年哈蓝(R.N.Hallam)的论文《儿童与学生历史思维一些面向的研究》,1969年德西法(W.A.DeSilva)的博士论文《以历史材料为例看学生之从背景线索而来的概念形成》等。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学生的历史概念的发展要比其他概念来得迟缓得多。哈蓝指出,学生要到16岁零两个月左右,才有能力对历史内容进行假设性和推论性的思考。德西法的研究也指出,14岁以下的学生在运用历史的推论性概念上有极大的困难。从这些结论看来,历史似乎是一门“成人学科”,既如此,中学的历史课程只有采用讲述的方式,甚至是否需要开设,都值得考虑了。

 

面对历史教学的困境,英国的历史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并未放弃努力,而是不断地开展教学实验。在此后的教学实验中,影响最大的是1972年以里兹大学为核心、“学校历史科委员会”(Schools Council History Project 1972-1976,简称SCHP,后来改称SHP)所进行的一项为期四年的大规模教学实验计划:“历史13-16”。这项研究计划的总结报告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透过教师的解释、师生间的讨论、让学生学习处理史料、影像教学等方式,16岁以下的学生仍然可以逐步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掌握史学的要义。换言之,16岁以下的学生仍有可能从事高层次的历史思考活动。除了“历史13-16”这样的大型教学改革计划外,各种小规模的教学实验也有许多。例如,布斯(Booth)选择了某个中学,以世界现代史的课程内容为范围,利用讨论、阅读史料及报告等方式进行教学。17个月以后,再进行测试发现,70%的学生可以运用想象和抽象概念去联结至少两份图像资料,文字资料虽然对学生的挑战性较大,但仍有58%的学生可以组合两个甚至更多的文字证据。布斯强调,学生本有各种“能力”去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16岁以前的学生不难达到对历史的理解,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方式要正确。

 

对学生历史认知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70年代以后,英国的一些历史教师不断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尝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例如,课堂上加入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等多样化的教学材料;热心的教师安排带领学生参观古迹、博物馆、档案中心等地;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历史游戏、角色模拟、历史剧的编演、搜集乡土史资源等,总之努力使教学方式活泼化。更重要的是,将“探究式”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历史教学。由此,历史知识的基础——史料,被引入了课堂中。一些教师开始让学生透过史料来学习评估证据、分辨“事实”与“说法”的不同等,藉由理性的判断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想象来理解过去。学生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的材料,彼此讨论,热闹地在课堂上进行“做历史学家”的“活动”。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后来不断推广,使英国的历史教学逐渐走出困境。

 

 

  

 

90年代后,国内历史教学界也有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其中以张静老师主持的“历史课问题探究式学习研究”最具代表性。[9]

 

从1996年开始,张静老师和一些北京的中学历史教师开始了“历史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对问题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问题探究的理论依据来自国外“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吸纳了“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的特点,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历史课的“问题”主要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是给“结论”,而是挖掘、引发不同质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进行探,加以解决。这种“问题解决”具有很大的相对性、限定性,同杜威等学者所说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境中形成的问题”不同,也与历史学者发现并解决的问题有差异。学习心理研究表明,13-18岁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思维十分活跃,他们厌恶教师“满堂灌”,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希望通过学习增长智慧。实践说明,如果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把“以讲为主”的教学改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历史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教学,寓历史信息于问题之中,其结果会有根本不同,也会更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这项研究确立的教学原则有三点:

 

1、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助于教师设计问题,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新问题。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所规定的问题或者教师主观想出来的问题。比如,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些男生对战争中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很感兴趣,进而想探究科技发展的作用。还有的学生对战争中希特勒、丘吉尔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产生兴趣,想收集有关资料评论一番。了解学生头脑中的问题并注意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这是探究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2、创设情境与问题探究的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以“直觉和经验思维”为特色的,缺乏这种思维手段就不会有儿童的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一点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更为明显。自然科学的学习大多属于事实的分析与逻辑的推断,历史学习大多诉诸直觉和想象;自然科学的原理可以在实验室里验证,而历史则不能重演,教师如果不凭借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很难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过去,也很难帮助学生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比如,在“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一课的教学时,先向学生展示《少数民族内迁与汉人南迁图》,从中引出内迁“五胡”之一的鲜卑族,然后从《魏书·序记》关于鲜卑族起源的一段记载,在投影幕上展示深山老林中的嘎仙洞和石室北魏石刻,让学生据此想象鲜卑族的生活状况和地理环境的局限,思考鲜卑族如何解决发展的问题。伴随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投影幕上出现了开阔的草原,教师告诉学生,鲜卑族来到了呼伦池,发展了游牧经济。在讲到孝文帝迁都时,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结论,而是将一些史料和《北魏疆域图》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思考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时而观察图片,时而讨论问题,历史情境与问题探究交织在一起。

 

3、注重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记得某个具体知识并不十分重要,譬如是否清楚地记住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和措施、“光武中兴”指什么等等,关键是能否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与历史学习相关的资料,运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它,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探究学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的本身。

 

 

附录:历史课问题探究式教学案例两则

 

案例1:北京安贞里中学王老师执教的初一“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课中“通惠河开凿”教学中“问题探究学习”的运用。说明两点:第一,安贞里中学属于三类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第二,在本课中,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主持开凿通惠河是北京乡土历史的好材料。教师突破了由老师讲述、学生充当听众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了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即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结合已有史地知识,综合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下为教学时师生的对话)

 

师:(带学生观察地形图)提出问题:请你们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想一想当时开凿从通州到大都的运河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男1: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通州到大都修运河要逆水而上;再加上北京水源缺乏,所以很困难。

 

师:说的不错,他提到了哪几点困难呢?

 

女2:一个是缺水;一个是地势西高东低。

 

师:好。实际上,当时大都的水源比今天丰富。但大运河要行运粮船,吃水深,现有水源就不够了。另一个困难,就是北京的地势,西高东低。大都与通州相隔仅几十里,但海拔却相差30多米。面对这两个难题,请同学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拿出你们解决这两个困难的方案?

 

男3:可以从别的地方引水,就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解决地势高的难题,可以在河道上修一些闸。

 

师:引水、修闸的主意不错,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家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男4:我觉得运粮船可以直接沿温榆河北上到沙河,再由沙河开辟一条到大都的运河,粮船便可通到大都。

师:好,这算是第二个方案,是否可行?一会儿我们再探讨。

 

男5:刚才提到的修闸建议好,但要修好多道闸则船行的速度就太慢了。如果从通州修一道闸,使水位与大都平行,船行的速度肯定要比修多道闸快。

 

师:同学们提了三个方案,相当有水平。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它们是否可行。同学们提出要引水来解决水源不足,北京有多条河流,从哪引水呢?当时郭守敬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指图介绍)他首先引浑河(今永定河)水,但泥沙太多,夏秋季节,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后来他又引玉泉山的泉水入京城,但水量仍不足。郭守敬没有气馁,仍在想方设法去解决。刚才有同学提出在通州修一道闸,将水位提高30米,与大都平行。这个方案可行吗?

 

生(多人):行。

 

生(多人):不行。

 

男6:不行。只修一道闸,将水位抬高了几十米,但整条运河也就成了悬河。

 

师:他的问题很重要,修一道闸将水位提高了,但几十里悬河使京城受到威胁。同时工程量也太大。(边指图,边提问,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另一同学提出的粮船沿河北上至沙河,再往南行至大都的设想行不行?

 

男7:从沙河到大都,中间隔有山地,无法修河,所以船过不来。

 

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没有想到,沙河的地势比大都还要低几米,即使开凿船也要逆水而上。郭守敬当时没有什么更先进的测量工具,却发现了这不易察觉的问题,是很了不起的。

 

师:郭守敬是怎么解决这些难题的?首先,在亲自察看大都周围水文地势的基础上,修渠引水,将昌平白浮泉水引至瓮山泊(今昆明湖),再沿西山南流,拦截所有西山泉水,汇成流量可观的清泉水源,注入积水潭。第二步,设闸筑坝,从通州到大都的十几道闸坝,使粮船阶梯式平稳上升。大运河全线贯通,运粮船从杭州可直通大都。

 

 

 

案例2:北京师大附中李老师执教的高二历史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你怎样看待辛亥革命?”这次教学活动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史实之后。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地对相关历史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论证自己认同的观点,经过相同观点的内部讨论和不同观点的思想交锋,建构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价值认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敢于并善于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课前准备。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然后从课外书籍、论文、互联网搜集材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其次参照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环境的观点,在教室内布置一些学生搜集来的资料、书籍、图片及辩论提纲等。第二,课堂实施阶段。首先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要探讨的问题之中,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推出代表,在阐述观点后开始辩论。其他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是通过递纸条出主意,为本方代表提供帮助,或参与教师就辩论中没有深入下去的话题的群体讨论。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学生,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以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持“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观点的学生,先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观点:即政治上——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经济上——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思想上——正是因为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才有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其他学生又从多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表现出参与的热情、思维的敏捷、表达的机智和有理有据。第三,总结阶段。教师就研讨中不够深入的问题加以引导,进一步提出“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是不是等于推翻了封建制度的统治?”“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是否得到真正发展?”等衍生性问题引导学生继续在课下思考。

 

课后,课题组对学生反馈进行了调查,全班52名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态度是:“很赞成”,20人,占38.5%;“赞成”,24人,占46.1%;“一般”,8人,占15.4%。持“赞成”、“很赞成”态度的理由比较一致,都认为教学形式活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活跃思维;对课本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并超越了课本;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准备过程中扩展了知识面;进一步掌握了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1] 林丙义:《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看法》,《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4期。

[2] 陈毓秀:《怎样教好历史课》,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2页。

[3] 刘宗华、孙恭恂:《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4] 龚奇柱等:《西南地区历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 金相成主编:《历史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

[6] 这部分内容参考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台)龙腾文化,2001年版,第25-44页;林慈淑:《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1960′s-1990′s)》,(台)《东吴历史学报》第8期,2002年出版。

[7] 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初探》,(台)《清华历史教学》第5期,1996年8月出版。

[8] 骆月绢老师“附记”,见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初探》,(台)《清华历史教学》第5期,1996年8月出版。

[9] 参考张静:《历史课问题探究式学习初步研究》,(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3期,2002年10月出版。

 

 

附我国台湾地区:关注学生历史认知及其教学方式

 

90年代以来,台湾一些关心历史教育发展的研究者和教师也在实验,研究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清华大学张元教授与新竹科学园区实验中学骆月绢老师合作,于1994年10月-1995年1月,以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11岁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张元教授一改传统的“以讲为主”的历史教学方式,而采取问题讨论的方式。他把每一课的内容都先拟成若干问题,边讲边问,从学生的回答再引出相互的讨论,来探知学生认知与理解能力的限度。如在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融合”的第二课“秦朝的民族融合”中,设计成以下一连串问题:为什么秦国能够打败其他各国统一天下?秦国的力量为什么很强?如果说秦国的军队训练有素服从命令是得到胜利的重要原因,那么想想看秦国的老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秦统一天下以后,为什么要统一文字、车轨和度量衡?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游牧民族为什么要向南侵犯呢?秦的长城是用什么方法修筑的呢?是不是大家都喜欢秦始皇的统治方式?如果不是的话,有人会怀念过去,就会提出还是过去比较好的说法,秦始皇高兴吗?他当然很不高兴,那么他会怎么办呢?……课堂教学的策略是教师除了必要的讲解外,基本上都是利用开放式的问答要学生回答,再对学生的说法加以分析,逐步引导到最为圆满的答案。

 

通过三个月的实验教学,分析学生“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获得一些重要信息。如,低年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虽然有限,但可以训练培养;他们对历史的记忆能力并不强,也不值得刻意训练;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够带起学生的上课情绪,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开展,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个月的教学,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与学生一起谈话。当然,这样的谈话是有主题的,但学生却在一种相当轻松的气氛下参与讨论,尽量思考问题的答案,争取发言表达的机会。[7]实践证明,学生们“喜欢这样轻松愉悦的历史教学,喜欢历史、谈论历史”。学校考试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爱发问、爱思考的学生,成绩反而大有进步”。[8]台湾的这项教学实验,虽然只是在五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但它对初中、甚至高中的历史教学来说,应该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