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4

时间:2009-10-18 17:53:17  来源:朱煜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一、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百年探索

 

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历史课?历史课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其实,我国老一辈学者很早就有思考和研究。例如,我国最早留美攻读世界史的教授何炳松认为,历史课关键“就是要使得过去能够‘活现’出来”。所谓“活现”,就是说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有哪些“活现”的途径呢?一要利用直接材料,如本地各种历史遗迹,去帮助学生明白其他各地方的历史;二要依靠大量的间接材料,如历史模型、历史图画、地图图表和教师口头说明等;三是采取一些活泼的教学方法,如“编演历史的戏剧,使学生对于古人的礼节同服装得到一种真切的观念”,“又如令学生设身处地的代表古人作书札,或报告某件过去的事情”;四是“养成学生自动研究的习惯”,他认为可以“由教师在教室中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去研究。例如章题或节题标得对不对?内中材料如何?是否恰当?是否必要?何者最重要?何者最不重要?各段有什么关系?如此下去将教科书中各章或各篇解剖完了为止。”并且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的最好”,可以使学生“能够习得他应该习得的东西”。[1]这种“应该习得的东西”,我们的理解大概就是指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另一位学者、教育家蒋梦麟,早在1918年就在《教育杂志》上发表过《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的文章,他认为历史教学“当留意儿童之能力,择其于儿童现在之生活有关系者教授之。”“以已知推及未知,加增其经验,丰富其想象力,养成其思考力,使儿童知一切环境人事,皆有意义,则历史之效见矣。”又说,“教授历史,取一二大时代大人物而详论之,优于取诸时代诸人物而泛论之。盖详论一重要时代,一重要人物,则儿童习之,脑中现一种显明灵活之图画,如身历其境者。”[2]在八、九十年之前,学者们就能提出这样一些改革历史教学的思想和主张,确实难能可贵,而且对现今的历史教学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然而,民国时期虽然有像何炳松这样有影响的学者关注历史教学,对历史教学方法问题作出不少开拓性的探索,但是毕竟是少数,难以引起整个历史教学界乃至社会的共鸣。有研究者借用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里的比喻,将解放前这些热心历史教学改革的学者教授比喻为“潜水艇面包的上层”,[3]而下层学校的历史教学状况是令人失望的。后来成为著名明史专家的吴晗,在对1934年报考清华大学的4000余考生历史试卷进行统计得出,“题目全部是极简易的常识测验”,但及格以上大约只有1/4;尽管离“九一八”事变发生还不到三年,但能答出“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的不到一半;有7%的人说司马光是汉朝人;知道洪承畴是明清之际人的只有几十个。吴晗的这篇文章登在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上,一时间成了社会议论的热点。因为报考清华的学生一般都是中学生中的精英,精英的历史知识竟如此令人失望,社会上自然一片哗然。[4]吴晗分析了历史教学失败的诸多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但其中也有教学不得法,学生仅靠死记硬背来学历史的问题。

 

此后的几十年(包括解放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长期得不到根本的改善,经常使用的讲述法也好,讲解法也罢,历史课就是凭教师的一张嘴从头到尾地“讲”,这实际上是与传统的“以讲为主”历史教学方式相适应的。如果遇到责任心差或者水平低的教师,历史课甚至变成让学生划书、划重点就完事的课。

 

随着世纪之交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历史教学界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要求。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还主张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师要迅速转变观念,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以达成课程改革所期望的目标。

 

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是当今世界性的课题。在课程改革面前,台湾、香港地区的历史教师也在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香港杨秀珠博士主编的《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一书中,收录了许多香港中学历史教师对教学方法探索的成果。这里摘录其中一位李教师(香港救恩书院中国历史科)对教学方法问题的认识和所做的努力:[5]

 

“我不断发掘更多有关中国历史教学的有趣资料,有时候只是一张简单的相片,都是不可放过的教材,哪怕只是一些极细微或他人以为微不足道的东西,其实对教学也极有帮助。就如现在我每逢出外旅游,看到一些与中国历史有关的事物,便会想起我的教学。看到升旗仪式、登上泰山、大英博物馆的展品、卢沟桥旁老翁讲故事……只要看到有关中史教学的事物,便会触动我的心灵、情感,……这一刻想到的只是要将它带回去给我的学生。

 

课堂是互动的,要令学生享受课堂,老师便不能只“依书直说”,所以老师要多发挥其个人的长处了。……在课堂中,当我教授一些历史名词时,如连坐法、专卖制度等艰涩的词汇时,我便巧用智慧,把这些名词应用在课堂内。当我教授连坐法这刑法时如班内有一位同学忘记带书,我便“处罚”他及与他邻坐的同学,此举当然只是说笑性质,但在过程中可令学生捧腹大笑之余,亦可加强他们对知识的感染力。同时,我会把一些历史人物渗入课堂内,如褒姒、商鞅、纣王等等……课堂后,他们选举同学饰演各个历史人物,此举令课堂充满生气,学生对历史人物亦有更深刻的印象。

 

我尝试多找些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室,给予他们一个更大的空间参与各式各样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亲身体验。如我曾带学生到广州考察,好让他们在旅程中感受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差别,希望学生能透过对自己国家的观察,学会珍惜和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每年我又会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历史文化考察比赛,透过口述历史、发掘石碑文物、翻阅档案,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趣味。”

 

不过,就历史教学方法而言,综观目前的实际情况,虽有些改善,但仍不可乐观。有课题组曾对中国大陆包括大城市、沿海地区和中等水平地区的6省(市)22所中学作过调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最欢迎的是讨论法,占51.2%,其次是叙述法(指生动的讲述),占43.3%,不受欢迎的是自学法。自学法实际变成“老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老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熟这些重点”,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所以不受学生欢迎。[6]另有研究者对北京市数千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学方法,按照喜欢程度的百分比递减排列依次为:“配合教学到博物馆或遗址参观考察”(69.4%);“老师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58.2%);“希望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参与教学”(44.2%);“我们进行活动,如角色扮演等”(39.1%);“研究历史材料,进行问题研究式学习”(24%);“老师一人讲,讲得生动就行”(15.4%);“老师直接告诉我们答案”(10.3%);“老师划重点,学生背熟重点”(6.7%)。[7]这些研究和数据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大致反映出历史教学方法的现状以及学生喜欢上什么样历史课的信息,对我们改革历史教学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翻阅已出版的一些历史教学法(或历史教育学)著作,我们发现关于历史教学方法,写法基本上一样,一般都列出讲述法(包括叙述、描述、概述)、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图示法等。应该说,这些确实是长久以来历史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许多方法在现在乃至今后的历史教学中仍然继续使用。但是,这些方法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讲述”,是与传统的“以讲为主”教学方式相配合的,此其一;其二,除了直观教具演示法、图示法外,基本上又属于普通教育学或教学论教科书上讲的方法,缺少历史学科的特点。基于此,我们尝试从新的视野论述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一)“说故事”

 

一堂历史课决不应该只是使用一种方法,如谈话法或讨论法,许多时候,特别遇上情节生动曲折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还是不妨采取“讲”的方法。但这时的“讲”,不能是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而是动听地“讲”,类似“说故事”一样。

 

台湾张元教授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历史原本就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历史课绝对应该是一堂很有趣的课。中学历史课多说些故事,就是少了点精确,又有何妨?相反的,教师讲的都是历史的事实,都是精确的史实,只是沉闷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道就是一节好的历史课吗?在历史课中讲故事,除了引起兴趣,更重要的是把故事当作认识过去的例证;历史的趣味是一种有深度的趣味,教师讲有趣的历史故事,应该努力把趣味的深度呈现出来。[8]

 

如何“说故事”呢?香港桂华山中学中国历史科的陈老师认为,讲故事是教历史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保持好状态。有些故事,老师认为很有意思,但学生不一定喜欢。如果把“讲故事”形式作一些改变:其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堂上讲历史故事;其二是安排学生做历史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堂上播放。两种设计都能够取得很好的反应。为什么呢?因为前者和后者有很大的区别:前者,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需要聆听;后者,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表演者。老师讲故事素质比学生有保证,电台的广播剧一定比学生的广播剧生动,但绝不能代替学生。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9]

 

“说故事”其实也是一种讲述,但与一般讲述不同的是,它要求说得动听,要能够真正吸引住学生。怎样才能说得动听?关键是有时只宜“说一个故事”,而不是一堆零碎的历史事件。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整合的主题,除了看到因果相连的关系外,也在于意义的寻找。[10]换言之,“说故事”不仅要生动,而且头绪要少,还要说出“故事”所蕴涵的意义来,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某些启示或引发一些思考。

 

(二)资料研习法

 

资料研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研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形成对历史问题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透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11]

 

阅读、分析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案例,可以分享信息、经验、智慧,也可以促使我们反思。北京师大附中高一年级一堂历史课《欧洲的启蒙运动》的教学,上课时执教老师印发了反映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观点的三组材料,作为学生认知的素材。教学中,采取学生自学与协商相结合的方式,逐一形成对三位启蒙思想家重要主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形成对启蒙运动认识的整体建构,老师又组织学生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观点,从中总结出法国启蒙运动在批判的对象、追求的目标、涉及的领域、批判的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二是联系法国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时代特征,分析法国启蒙运动的作用和影响。三是比较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分析各自形成的不同原因,使学生一方面把这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区别开来,另一方面搞清楚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总之,资料研习使学生直接接触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获取信息,并作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直接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而教师则起着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三)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理解历史问题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认识起于问题的发生,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观点。[12]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并做出自己合理的或自圆其说的解释。

 

案例:北京市某中学一堂高一的历史课《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3]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就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对德国法西斯的认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内容的认知和情感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你最佩服的人物”这项调查中,共有22名学生明确表示崇拜希特勒。教师根据调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外,还确立了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教育目标。学生主要探究的问题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而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两者交融在一起。在教学实施阶段,首先,教师选择了纳粹迫害犹太人为切入点,通过屏幕展示《受到迫害的犹太人》照片中小男孩惊恐的眼神,以及小男孩身后荷枪实弹的士兵,营造了历史氛围和问题情境。而后,教师引导学生研习相关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探讨纳粹党在1932年势力急剧增长的原因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习了三段资料,有“德国工人党的二十五点纲领”摘抄、希特勒的一段演说和《我的奋斗》的节录,请学生就“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同纳粹党势力增长之间的关系”自由发表观点,进行讨论,而教师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认识的交流和智慧火花的碰撞,并适时加以点拨,促进学生认识的多维和深化。最后,在对希特勒的评价中,教师谈了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后测”显示,尽管仍有两名学生未改变佩服希特勒的想法,但其他学生的认识有很大变化。

 

(四)历史调查与访谈

 

所谓历史调查与访谈,就是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历史调查与访谈运用于历史教学,其理论基础是新课程关于学习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从社会实际中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的观点。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功能和作用至少有三点:第一,它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面貌,而使历史教学成为充满活力、内容丰富的动态活动;第二,它增强了历史的个性化色彩,使历史显得更真实,而且还能展示过去常常被忽略的一些深层和复杂的情感,把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事件联结在一起;第三,它打破了课堂与社会的界限,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糅合起来,而且活动也促使教师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伙伴。

 

 

历史调查与访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史

 

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小的寻根访谈调查,透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学习家庭史。如,可以让他们回家搜集全家人的照片,并分别向祖父母和父母询问家庭的过去,包括家庭的成员、家庭的变迁、各时期的生活情形以及他们的童年时光,像什么时候搬的家?为什么要搬家?学校上课的情形如何?小时候玩哪些游戏?流行什么歌曲?看哪些故事书?等等。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让他们学习撰写家谱。从家人那里记录下来的资料,对学生来说,是有感情的、亲切的、具体的经验,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生活,而且还能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例如,2001年成都市中学历史学科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有学生写出了自己家谱,从清朝时期至今,家庭和家族成员的变化情况,线索清晰,文字生动。有写家庭成员的小传“我的爷爷”;有写“我的家庭文化概况”;有的学生采用家庭照片写历史:“望着墙上那已泛黄的家庭照,蓦然回首,家中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沧桑的历史使我明白了自己这一代的责任和重担。”从一篇篇家史调查报告来看,各类家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每个家庭的历史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14]学生通过与长辈对话,经历了一次家庭历史的回眸与心灵体验,深切体会到长辈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从有关方面介绍的情况看,活动是比较成功的。

 

国外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如,一节美国的初中历史课,讲的是佛蒙特州的发展史。教师先让大家看四张房屋的照片。他告诉大家这是玛格丽特同学的家,并让玛格丽特给大家讲解。于是,玛格丽特开始讲她的祖辈是如何从欧洲来此,第一座木屋的简陋正说明了当时生活的艰苦;接着,她指着第二座木屋讲了如何建成日光采暖型的新屋;第三座房屋很小,她指着这张照片讲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她祖父的无奈;第四座房屋是她现在的住所,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还带有两间车库和一个小游泳池。玛格丽特的介绍充满了对先辈艰苦创业的赞美和自豪,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称赞。最后教师总结说:“玛格丽特给我们带来的四张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是由先辈们的劳动创造的。……(它)就像是历史的见证,告诉我们要永不停止地奋斗!孩子们,我相信你们已经开始理解历史了。”[15]

 

第二,社区史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入社区,访问在该地区居住较久的居民,探访当地的文史古迹,了解社区的变迁。美国“全国历史日”活动97—98年度的主题是“历史上的迁移:人民、思想、文化”,其目的是要加强学生的社会、社区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意识。活动建议参赛者考察自己居住的社区,并提出下列问题:谁居住于此?他们或她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来自哪里?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有共同祖先的人们仍然彼此紧密相依吗?他们带来了什么文化传统?他们面对的新挑战是什么?他们的到来如何重新塑造了自己的社团或居住的地区?该活动使学生对社区、社会、种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渊源和未来走向有了历史性的认识,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和谐的重要性。[16]

 

除了以当地文史为主题,社区产业发展的资料也可以搜集。访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社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而且,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从一些成功人士那里学习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经验,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此外,也可以探寻社区内的河川、老树、古建筑的历史,以访问老居民的方式,了解它们所蕴涵的历史意义,进而获得新知识,感受历史的氛围,加深对社区的了解。

 

 

 

第三,学校史

 

校史对学生来说,也是可以随时体验的“活”的历史。校史研究涵盖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内容,包括它的存在时间、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机构设置、学校教师、学生、教学与管理特色等。作校史调查,任教较久的老师以及老校友都是调查对象,也就是“资源人物”。调查的重点包括当时的校舍如何、学生玩什么游戏、当时的服装如何、有没有书包、有没有旅行远足等等。校史陈列室是最重要的学校史料来源,学校的沿革、校园的老照片、知名校友介绍等都放在里面。通过这些材料,学生能了解一些学校的历史演变和对社会的贡献。

 

第四,访问历史亲历者或知情人

 

访问历史亲历者或知情人,一般多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人类活动无比繁复,即使再详细的文献、档案,也只能记录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再者,以往的文献,偏重于记录统治阶层、社会精英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活记录较少。访问历史亲历者或知情人,则可以弥补文献这方面的不足。因此,许多史学研究者对此都很重视。旅美史学教授唐德刚等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有计划地对寓美中国军政要人李宗仁、胡适、陈立夫、顾维钧等进行访谈,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访问历史亲历者或知情人的方法,现在也开始引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之中。如,1999年,香港的历史教育研究者曾与三间中学的历史教师合作,以“历史双城记:城寨与香港”为主题,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同学深入地认识80年代拆除的,有100多年历史的九龙寨城。一些同学通过朋友的介绍,访问了一位曾在寨城居住长达30年的女士,向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是否怕被打劫、被骚扰、传染病、毒品、娼妓?城内居民的文化水平是否比城外低?出乎意外,这位女士都一一否定寨城的黑暗面,一再强调居民的团结互助精神,当政府拆城时更舍不得离开!透过对亲历者的访谈,使同学能从多角度了解寨城。[17]

 

历史调查与访谈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其一,对于中学生而言,进行历史学科社会调查,无法要求他们做到像史学家一般严谨,主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体会历史学家治学的态度与方法。

 

其二,历史调查、访谈之前需做一定的策划与训练。如,调查活动之前,教师需向学生介绍调查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搜集受访者的相关信息;确定分工;拟定访谈内容等。

 

其三,调查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及时整理资料,编写调查报告,进行班级研讨。运用调查访谈的方式搜集史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史料来了解一些历史相关概念和思维方法,包括史料的鉴定与诠释。历史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加以讨论。如,将调查的内容与教材或文献资料相互比较,看看哪些内容可信度高;哪些观点与教材或文献资料不同,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又如,针对同一事件,将观点冲突的不同访谈内容加以比较,进行分析,让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等。

 

其四,成果评价。对学生的调查报告的评价,可依据以下一些标准:如,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搜集到符合主题的资料?是否提了具有误导性的问题?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互动如何?搜集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有其他文献材料相配合?等等。对于学生的历史调查成果,可作为历史课的成绩评价之一,优良作品还可以公布在橱窗里;或刊登在校内刊物上;或作为历史课活动的参考资料。



[1] 《何炳松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71-375页。

[2] 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载《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3] 旅美历史学者黄仁宇把近代中国比喻为“一只大型的潜水艇面包”。

[4]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9页。

[5] 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港)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3-87页。

[6] 王斯德等:《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现状调研》,见刘军:《历史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7] 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的探讨》,(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8] 张元:《教好每一节历史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2期。

[9] 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港)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4页。

[10] 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港)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1页。

[11] 参阅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的探讨》,(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12]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

[13] 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的探讨》,(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14] 李洁:《渗透人文关怀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教学》,2003年第4期。

[15]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6] 陈其:《美国中小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历史教学》,1999年第1期。

[17] 杨秀珠:《香港资讯科技教育与历史教学:个案研究》,历史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