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李清:新课程背景下的“
佚名:新课程中开展主题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朱煜:历史课堂教学视角
最新热门    
 
朱煜: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探讨

时间:2009-10-18 17:16:40  来源:朱煜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进,历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发展,对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对历史教师的进修也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然而,现状是历史教师进修内容尚存在许多不足,如比较陈旧,缺乏新颖性、前沿性,或者是急功近利,热衷进修一些研究生课程,而忽略实用性。一言以蔽之,进修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修的质量。因而,探讨这一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教师进修,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教师的经验、认识为媒介的“学会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过程①。也就是说,教师进修不但要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又要求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进入新世纪,教师进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数量不足、学历不合格的问题,而是在新的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提升素质的问题。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哪些呢?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观念。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性支点。


 近20年来,英国历史教学界在教学理念上最重要的一项变革,即是认为“历史科的中心是在于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学生不应只学习那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关于“历史这一门知识是如何而来”的“程序性”的知识。具体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去认识过去,学习批判与诠释,甚而依据史学家的办法来“重建过去”②。美国历史教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历史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搜集事实、日期、名字和地点,而是要求学生:(1)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思考,即能提出问题,并整理论据来回答问题;能超越课本提供的史实,自己查阅历史的记录。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期刊、日记,以及研究工艺品,访问历史古迹和其他过去的证据,富有想象地考虑这些记录建立时的历史条件,并对比当时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2)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论文、辩论等形式来表达观点。1994年颁布的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强调让学生“从做中学”,透过对原始的文献资料的搜集、寻找、阅读或运用,图表的制作,角色的扮演,增加主动学习的机会,使整个学习充满动态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英美等国倡导的这种“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历史教学理念给我们很多启发。新世纪历史教师赋予历史教学以探究性、思辨性的新内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应该的,必须的教学新理念。当然,并非要将每一位学生以未来历史史学家的标准刻意培养,而是要使学生能理解,体会到历史的价值,并为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的历史专业学识


 专业学识是指对某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修养。这样的知识和修养,新世纪合格的历史教师怎可或缺?这固然因为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特点,但同时更因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近几十年,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它不仅表现为史学家的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而且表现为史学研究向纵深开拓,以探索历史的新内容、新层次、新侧面。当代西方史学逐渐确立“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社会史研究的分工日益细密,尤其重视移民史、家庭史、社区史、城市史等等④。史学研究一方面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对历史问题作微观探析,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作整体的综合化的研究的态势。这对历史教学必然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我国新编历史课程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增加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并编入大量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感知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笔者手边有两种我国台湾最新出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李孝悌、张元编著以及王仲孚主编的)。这两种历史课本的内容,除了叙述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之外,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士绅社会、城市文化、大众文化、社会变迁等,介绍了一些在学术界相当重视的观念或课题,反映出一个包括文化、思想、社会与生活的“整体历史”⑤。总之,历史叙述的内容不断趋向全面和丰富多彩,已经成为当今海内外历史教科书改革的重要方向。历史教师必须面对这种形势,及时“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学识。


 历史教师的专业学识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历史学科的知识,包括丰富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国别史、专史、地区史知识等。对于在职历史教师来说,亟须补充一些专史知识,如社会史、文明史、宗教史等。二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及时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三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当今的历史教师不能再“隔行如隔山”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这一点后面还要专门说到。

 

 


 (三)过硬的历史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当今社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教师,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这种能力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养成。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应该表现为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历史教学活动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形成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历史教学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如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也可以是历史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意义的较为严肃的理论问题,如历史课程和教材编制、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教学心理等。事实上,不少历史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作了大量探索。


 (四)精湛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能


 现在人们已日益认识到,教师职业与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业。教师既要有专门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也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历史的教学活动的各种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绘制图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等,还应该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但是课本、地图册、教学挂图、教师语言、板书等,这些传统媒体的效能是有限的。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综合编排处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信息容量;不受时空限制地再现历史场景;提供清晰的历史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其形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动态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近年,有些地方的历史教师分别掌握了Animator Pro,Photoshop Power Point,Front Page,Flash,Authorware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取得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的经验⑦。有的教师还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制作网页等网络技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历史教学。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教师尚未掌握这些现代教学技能,更谈不上达到“精湛”的程度。据有关人士对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师现状的调查,完全不会多媒体教学的历史教师的比例高达63.42%。最近笔者面向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广西、辽宁、湖北、江西、贵州、新疆等全国13个省市区的在职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收回有效问卷574份。调查结果表明,会多媒体教学的只占45.99%。可见,提高并且逐步能够精湛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能,已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的究竟应注意些什么?


 (一)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


 一般说来,在职历史教师进修学习不能重复内容、“炒冷饭”。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曾嘱咐北京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毕业后要继续学习,要学点史学名著⑧。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在本科阶段,绝对是个“弱项”乃至“缺项”,而它却可以作为历史教师进修的内容。比如像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赵翼
 的《廿二史札记》、顾颉刚的《古史辨》、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等,都是代表性的名著。这些名著,教师不一定都念完它,可以挑选若干篇(卷)来学习。另外,还可以从现当代一些杰出史学家,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人的大量传世的学术论文中,精选若干出来研读。


 研读这些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包括史家论文),一则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体现出进修学习的高层次性和学术性;二则可以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掌握学科前沿;三则通过阅读古代史籍,增强分析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则研读史家名著和论文,还可以领略史家的研究态度,受到严谨的学术规范的熏陶,有利于学者型历史教师的健康成长。如此“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学习当代历史教育和教学理论


 要从更高层次上推动历史教学,在职历史教师进修就不能没有对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习。因为采取何种“历史教学法”,从根本上说,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或者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关,或者索性说与他的教育理论有关。近10年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学业已由产生逐步向纵深发展。历史教育学跳出了“历史教学法”经验总结模式,不再描述旧框框,而是大大增强了理论性。历史教育学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一种是作综合性的整体研究,已经面世的几种历史教育学著作,如赵恒烈、王铎全、金相成、于友西、赵亚夫、姬秉新等先生的《中学历史教育学》、《历史教育学概论》都属于这种研究成果。另一种是把它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对它的各个分支逐一深入探讨,如郭景扬等的《历史教育测量研究》、赵亚夫的《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林丙义等的《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介》、赵恒烈的《历史思维能力研究》、朱煜等的《历史教材学概论》等就属于这类研究成果。历史教师进修,可以将这两种研究成果均作为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三)探讨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


 传统的历史教师进修的弊端之一,就在于进修的内容空泛,难以贴近课堂教学实践,缺乏针对性。比如关于教学设计的探讨就很薄弱。故此,研究我国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就成为历史教师进修的重要内容。


 我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历史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是教学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据我所知,20世纪80年代北京历史特级教师陈毓秀曾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文章及她的同事、学生学习陈老师经验的体会,一并结集,由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以《怎样教好历史课》为题,正式出版。90年代中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成为集我国特级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之大成的著作。全书共16卷,其中“中学历史卷”收录了我国有代表性的8位著名历史特级教师的教学论文、课堂实录及讲评。这8位教师是:丁丙炎、包启昌、刘宗华、杜继江、沈湘泉、张如德、陈毓秀、龚奇柱。近年,刘宗华老师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专家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并出版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这些都是已经出版的,且产生较好影响的历史教学经验总结方面的书籍,历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


 当然,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经验的介绍文章,应及时阅读,从中受到启迪。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考察、总结和探讨的好机会,不应轻易放弃。

 

 


 (四)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


 为了搞好教学,历史教师广博地学习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各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素质是必须的。当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而基础教育课程大整合和高考“3+X”模式的推行,或大或小地对历史学科都发生着影响。这启示我们,新世纪历史教师要面对现实,及时进修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理工科知识、科技卫生知识、音体美知识。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哲学以及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宗教、科技、军事、法律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可以从请教他人得来,也可以从网络中得来。不断汲取这方面知识的营养,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左右逢源”。运用多学科知识既可丰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讲授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适应高考跨学科综合命题趋势。


 总之,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的内容,一定要体现时代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使进修的内容不至于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应有的成效。
  
 ①钟启泉:《教师“专业化”:涵义与课题》,载张维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②陈冠华:《英国历史教育改革理念之历史科的内容》,(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③刘德美:《美国历史科世界史国家课程标准——〈探索通往现在之路〉评介》,(台)《历史教育》创刊号,1997年6月出版。
 ④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