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张华中:中国古代史知识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施丝:中学历史教学之联
郭子其:中小学教师如何
最新热门    
 
陆静: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几个问题的探讨

时间:2009-10-18 17:17:46  来源:陆静
 

陆静: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几个问题的探讨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这反映在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上,就必须是注重创新、注重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仅止以“理解”“认识”为主要特征。本文仅就课程目标中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根本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没有个体的优秀,就不会有集体的强大。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个体,第一个直接目标就是个体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的完善、升华与提高,间接目标才是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要重视通过历史的学习,为最终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打下基础,以便开发学生终身的发展潜力和不断完善人格。为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就必须贯彻以下三项原则,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构,精心挑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和未来工作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历史知识体系。

  1.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求专业深度。

    历史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知识层面的多元化。历史知识的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侧面的网状结构;历史概念又存在着由低到高、由大到小的塔式结构。注重其广博性是为了形成多角度、多视角的观察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不求专业化深度是为了将专业化的历史学习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区分开来。

  2.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求面面俱到。

    正是由于历史知识无限的包容性和延伸性的特点,使我们绝不可能在每一个时空“经纬”的交叉点上对全部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的阐述,而是要捕捉历史长河中每一阶段“航标的亮点”,重点学习关键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可以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而通过对典型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便于掌握观察、认识同类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可持续性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就会体现什么样的课程目标。

  3.注重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历史结论的记忆。

    对于历史的结果,尤其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意义、影响和背景等方面,应尽量避免给出惟一的、武断的结论。通过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学生就能很有兴趣地学习,并可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材料和过程,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锻炼历史能力。

  从学生本身的发展需要出发,来确定中学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那种单纯为了完整和高度而制订的标准,往往看似完美却严重脱离学生自身发展实际。

  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16世纪,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近代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把学习对象进行分解和分析,通过各个学科领域,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它是近代科学技术分门别类探索客观世界的产物。但是分门别类的学科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分科学习最终能在学习者身上产生知识的综合。再则,知识的发展和增长不仅是迅猛的,而且是无限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则是一个常数,亦即短暂而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者即使产生了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知识也必然是不完整的。因此,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不是,也不可能是,更没有必要是把所有的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习者。这就使学习者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目标必须从形成综合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向进一步形成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否则学校教育就不能实现满足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根本目标。因此,如何处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如何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育的质量,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和结构,改进教育方法。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综合能力训练是较好的途径。

  历史是通过证据与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试图重现“过去”、认识“过去”从而“知今”、“彰来”的学问。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史料的运用,进而了解历史现象所蕴涵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最终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结论,这就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熟悉既定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了解历史知识是如何建立的,进而培养学生特定的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过程变迁延续的感悟力、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力、解释历史现象论据的构建力等。通过学习历史而形成的这些综合能力,又必须建立在如何对待、判定、分析和运用史料,即历史认识能力的基础之上。认识历史的载体是包括文献和实物等史料,认识的方法在于实践。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方法——包括使用图书和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及基本的历史思考能力——包括分析、理解、推证、判读、综合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

  既然学生对史料进行鉴别和处理的能力,是学习历史应当形成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那么历史教学就应对引入史料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提高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功能。对这一点,我提出如下看法和建议:

  1.历史教育能否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兴趣、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是学习者活动的奠基石。历史教学中所引入的古代史文献,不妨译成现代白话文,以便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虽然经过处理后的原始资料很有可能失却原有的韵味,但是,在“不知所云”与“了解梗概”、“不知韵味”和“有所体味”之间权衡得失,那么,史料的简易化、现代汉语化就可以看作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弹性策略。对于高年级的中学生而言,阅读原始材料的能力已有所提高,但在若干不易理解之处,仍须插入注释,以补不足。而那些以观念为先导而非以史实为先导的原则编选的史料,必须符合大多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应尽量避免学术化和脱离实际的理论化倾向。至于教学中引用的古代绘画及艺术作品等教育资源,也只应作为学生了解历史线索、领悟先人生活方式、培养审美情趣的一种途径,而不应着眼于更为专业化的艺术手法或艺术风格的探求上,以尽量避免因过于抽象而无端损耗学生还处于相当直观和感性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历史教育从史料分析入手,目的是为了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说明概念和结论形成的正确途径、表现史学方法的极端重要性、渗透历史理论的某些元素,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奠定史料基础。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无法脱离史料,正如史料的运用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史料的运用一旦与教学中所述知识各行其是,失去联系,最终所谓的史料分析也只能沦为技巧的反复练习而已。因此,史料分析不应变成一种机械式的演练。学生经由史料真正需要认识的史学产生的过程,即史料、证据与史学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使用虚假“史料”作为证据,同没有证据的结论一样,都是与历史学的本质格格不入的。

 

 

  3.史料编选取舍的多样化原则。历史教育中所引入的史料,应当多样化,包括历史遗址,遗物,当事人口述,后代传述,非文字性的地图、绘画、图片、简图、现代重建图等,当然也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料。文字资料不仅有历代所修史书中的记载,也应包括各种私人文书、官方档案等,也可以包括某些经典的史学研究成果。必须注意的是,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不应是点缀或“插图”,它们本身就应成为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学生能通过多样化的史料,初步形成较为客观、真实的历史认识,接触和了解各种史料形态并在冲突的历史认识中,能初步学会恰当地选择那些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构建论据时,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目标就得到了基本实现。

  4.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引用应注重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敏感度,也就是说,建立在史料运用基础上的历史认识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从最初提供阅读书目,做收集整理工作,直至开始由学习判读单一文字与图片资料到多则史料的内容比对,然后是明了史料与证据的区别,文字史料与图片史料的互补印证,继而明确考古证据与文献证据的特征与局限,数据资料的用途与不足,最后便是对同一事件却有完全不同的阐述的史料,或相同史料却有完全不同解释的状况,做出恰当判断与处理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了解、鉴别、掌握和运用史料,做出自己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解释的能力。其中的关键,是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并能做到灵活运用。从长远来说,也是培养学生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面对不同的观点时,能够自己独立选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立人”功能。

  5.注重历史教育中运用典型史料的重要性。历史教育中,典型史料的应用目的,在于说明历史叙述都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也就是说,历史知识并非凭空而来,从问题的假设,到推出结论,都离不开史料证据。历史既然是由证据构建的,同样也可以因新证据的出现而被修正或改写。因此,历史是一门虽然不能进行反复实验和全部复原,但可以进行解释的科学。同时也可以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明确,历史学要发展,一要靠新材料的发现,二要靠新角度、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而后者全部是人类各自的认识能力和方法。因此,通过典型史料的引用和运用示范,可以使学生知道,历史学独具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对客观资料的发掘、了解和掌握,更在于对已有资料的判断、分析和运用,进而构建个人对历史的解释体系。我们以往的历史教育,过于专注讲授所谓“重要”的事实,忽略历史知识与史料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会理所当然地以为:与解释无关。这种僵化的学习既扼杀了学生的心智,也使史学僵死凝固、迟滞不前、失去了活力。历史不是不容置辩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可以讨论的、不断更新的领域;所有历史情境的再现必须依赖证据的支持,也必须不断接受证据的严格验证。这一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新和发展的思想理念。

  为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还可以考虑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进行交叉课程内容的研究与选择,如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教育与社会的进步、社会风俗与文明进步、人口构成与社会结构等;或以历史为线索,进行历史教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综合,从整体上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发展,从而把认识论和方法论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试点,以探索这种学科层次上进行综合的最佳途径。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目标的重构

  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是新时代教育最突出的特征。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的时间不过20多年,但它却深刻地影响着各种层次的教育活动。现代信息技术所影响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从最初的教学手段迅速扩大到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认识理论、心理发展等各个相关领域,甚至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如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显,学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日益重要,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不但必要而且可行,信息领域中的多元化、平等化和民主化,将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受教育者健康个性、民主意识和建设性态度的日益成熟,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渠道。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再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解读,无疑是陈旧、过时的学习方式。在资源的选取上,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够激发思维活力、便于学生已有知识发生迁移、能够激活学生创新欲望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将会逐步在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新形势,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都面临着重构课程目标的重大任务。其中,历史课程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而紧迫。那么,仅就课程目标所赖以建立的信息来源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历史课程目标的冲击是什么呢?

  传统历史课程目标,主要依赖于惟一给定的教科书来制定历史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情感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的特点是:材料给定,结论惟一,不提倡独立思考和多元化解释,强调目标要求的统一性,忽视个性情感体验和认识角度的差异性。但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已经在信息来源这一认识起点上对传统历史课程目标形成了直接的挑战。

  广义的历史教材不仅包含指定的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其他历史学方面的普及性读物或学术著作。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视听手段的现代化,大量各种媒体类型的历史资料不断传播,大量配合教材内容而编制的历史教学软件,通过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等硬件,向过去经过精心挑选的史料体系和历史认识的价值体系发起猛烈冲击。它们以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和理论,甚至比传统历史教学更具吸引力的手段,向学生再现多元解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些过去不被我们认可的历史解释和不被我们所用的史料,已经事实上成为当今历史教育的非正式内容,冲击着我们传统课程目标中对学生应达到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学历史教育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策略可供选择。一是坚持传统的课程目标,对造成认识“混乱”、不被认可的史料和历史解释,甚至包括传播这些内容的硬件设施进行批判与封堵。这样的应对策略,可以在部分受教育者中起到暂时“正本清源”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史料、知识和认识上的“混乱”问题。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如何识别众多史料的真伪、辨别知识的真假和汲取他人研究成果中的合理成分,逐步增强学生抵御谬误的免疫力,变传统课程目标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独立判断的新型主体。这一策略立足于既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和相信学生的鉴别力,又不放弃教育的责任与功能,从使被教育者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完成教育所承担的变自然人为社会人的根本性任务。后者,要付出极其艰苦而长期的努力,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要承担相当的“风险”,但是笔者相信受教育者的鉴别能力,只要组织、引导得当,后一种策略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育的现状,使现代技术成为迅速普及历史教育、提高历史教育的社会效益的利器。

  历史教学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把基于文字的抽象思维同基于图像和音视频的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改变传统课程目标中单一、固定、统一的要求模式,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扩大课程目标的个性化、层次化和多样化,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完成历史课程目标个性化、层次化和多样化的重构任务,改革历史教育的课程结构就成为当务之急。历史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原则应当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多样化和可选择性的需求,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课程体系。如,由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历史概念体系组成的系统课程;解剖典型历史时期或比较中外历史发展特点的横断史课程;以某些重大历史问题或某时期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课程;以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目标的微型课程;以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或满足学生兴趣为主要内容的单元课程等。目的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