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最新热门    
 
佚名:历史教学与“科学的发展观”

时间:2009-10-18 17:18:02  来源:佚名
 

在历史教学中体现“科学的发展观”

 

 

【内容提要】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本质与核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基本要求。在现行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中有这种内容,作为老师应该好好地在教学中运用并且教育学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展观”。

【关 键 词】 历史教学  科学的发展观   人文精神  能源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科学的发展观”。那么,何谓“科学的发展观”呢?这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是其本质与核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其基本要求。这个要求,与现在提倡的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坚持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一致的。

 

(一)

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就有这种材料,体现、渗透着这种思想。作为一个历史老师,应该好好地研究材料,充分地加以利用。例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8页阅读与思考题: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这段材料,虽然是在阅读教材内容中的,但是其中反映的思想,很有价值,很有现实意义。而且,下面的问题中也提到对现实的教育意义。

农民“偶沾其利”,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开始“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最重要的是他们不顾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掠夺性的、盲目的扩大生产,导致了“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在加上“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于是“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且“数年后,衣食无出,势将坐困”。最终导致了“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而到了“市疲山败”之时,农民才有改悔之心。

作为老师,在讲解和分析这段材料时,应该突出强调这种危害性。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向学生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让学生了解何谓“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与本质是“以人为本”,加强历史学科的人文主义教育。

 

 

 

(二)

新世纪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而现在的历史教育却出现“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提出,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人文教育有其历史根源与现实意义。其历史根源在于: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教统治下对“人性”的泯灭、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战争、核武器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面对着物质和精神文明失衡的加剧,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新的理性思考,摆脱功利性目标的压力,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实施和进行人文教育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因素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所以加强人文主义的教育迫在眉睫,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三)

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即抓住课堂上突发的内容和知识点,因势利导,引发学生更好地思考,将课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备课时,笔者只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备课,但在上课时,笔者突然发现 “科学的发展观”更能够解释和说明这一问题。所以就引入了“科学的发展观”这一重要的概念。先让同学谈谈他们是如何理解“科学的发展观”,然后详细讲解这一概念,让学生有更清晰的认识。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现在的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和理解“科学的发展观”,培养这一观念,并在实践中发扬与运用。

 

能源问题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中重要内容就是对于能源的使用要科学和合理。

 

2004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了《2004-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名次比上一年度下降了两位,列第四十六位。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中能源消耗快速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的确,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要了。而石油问题是能源问题的核心。在讲课过程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课堂上笔者不仅介绍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还联系现在能源紧缺的社会问题,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我们在注重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历史是一门值得认真学习、研究的学科。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应该积极备课,多多学习,与时俱进,在历史教学中体现“科学的发展观”,使历史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2、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