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
沈素英:历史教学的预设
王国英:07年高考历史模
王英:《中国近现代史》
三元里人民抗英:保家不
马慧英:人教必修一探究
吕文英:中国历史教育学
石中英:当前基础教育改
张晓英:记录历史课改之
沈素英:历史经典知识及
最新热门    
 
金武英:学生的木然表情让我学会思考

时间:2009-10-18 17:18:54  来源:金武英
 

金武英:学生的木然表情让我学会思考

上海市杨园中学 
 
一、 研究背景

“学会思考”是一个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它是一种不断追求完善的体现,在思考中挖掘不足、积累经验。
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中确定的目标是:提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技巧性,给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

问题的设计是整节课的灵魂。在我的教学中一直存在信手拈来提问的随意性,但学生的木然表情一次又一次地打击我,也驱使我学会思考。《新航路的开辟》教学中,三个班级设计不同的问题,教学效果也不同。

二、 研究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是一节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的课,在即将结束新课的时候,我随意地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

面对这个问题,底下的同学都默不作声,按照惯例,似乎在等待老师“自问自答”地将答案公布。

我着急了,因为我自认为这节课上得太成功了,条理清晰、语言精练、学生认真听讲,怎么会?我又把题目念了一遍,底下又是一片沉寂,没办法,我只能让平时思维较活跃的同学来回答,他拘谨的捧着书,在课文中找到一段文字,直接朗读了起来…….

眼看就要下课了,我只能示意同学坐下,然后自言自语般地说:“这个问题看似短小,其实包含许多内容,大家回去以后细细分析本节课的背景及过程,下节课我们再进行讨论。”这样,这节课就很遗憾地收场了。

看到学生木然地表情,我……自以为成功的课,而学生的表情竟是如此?这也促使我进行反思,回去经过修改后重新设计了一个问题:出示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两张世界地图,一张是意大利妥斯坎纳利的世界地图,另一张是现在的世界地图,而后提出问题“世界变大了,如果让你为海上冒险之后的世界作讲解员,你怎么说?”“我们请一位普通话讲得特棒的同学做讲解员,但他必须得到大家的帮助,请你们为他出谋划策吧!”

 

 

在第二个班级授课时,同样进入这个环节,学生反映有了明显不同,同学们的讨论热烈起来了,“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地图上增加了美洲大陆,把美洲与世界联系了起来”“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世界的交通发达了,中国的文明可以传播得更远了”“西方人到东方来会给东方带来灾难的”等等。

之后请一位学生来归纳,最后我说:“同学们,历史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让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如今天这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唯一的答案,可以说这题的答案还没有完整,就要看我们同学如何思维、想象了。”

三、教师说课

1、这节课我曾二次上过公开课,一次是十多年的教学展示,另一次是学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评比,都曾得到不同的好评,因此,这也是我引以为荣的一节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是这节课,学生所反映出的表情让我的情绪也发生着剧烈地变化,从兴奋—平和—愤怒—平静,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学会反思,也论证了“一层不变”是多么可怕,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他们信息量之大往往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怎么会安心听你讲他们早已获取的信息呢?再有,问题的设计本身是一节课的灵魂,而我设计的问题缺乏新意,难怪他们选择了“沉默”,这也使我意识到本学期我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是: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性,提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这需要我不断挖掘自身的专业知识,用我的教学智慧去探索。

2、正如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我们进行的任何课堂改进,都必须围绕着这个基本理念进行。

3、本案例说明,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渗透,要求教师完成角色的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能力的培养,从记忆性教学转向思维性教学,从封闭性课堂转向开放性课堂,从传统性教学手段转向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追求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在完成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更高的来自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已很真实地感悟到这点,我想这就是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这一代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