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沈素英:历史教学的预设
王国英:07年高考历史模
王英:《中国近现代史》
三元里人民抗英:保家不
马慧英:人教必修一探究
吕文英:中国历史教育学
金武英:学生的木然表情
石中英:当前基础教育改
张晓英:记录历史课改之
沈素英:历史经典知识及
最新热门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

时间:2009-10-18 17:52:54  来源:张莲英
 

课堂教学实效例谈

 

张莲英

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效  例谈


有人说实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些无效之现象,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共同思考与追求。在此,笔者从课堂提问及合作讨论环节,就课堂教学实效问题,采用“例谈”的方式,把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一、告别无效提问   演绎课堂精彩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当下被许多教师作为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落实乃至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经常性教学举措。在听课过程中,目睹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一些“无效提问”,引起笔者的反思。

课例1:某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时,提出以下问题:1、英国对华输出鸦片的本质意图是什么?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教师在提出上述问题后,没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有的问题甚至是在先请学生起立后才提出的。结果三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是紧张茫然而尴尬地站着,而问题的提问与回答随之“形同虚设”……

反思1:解决上述“无效提问”的策略:首先,教师对课堂即时提出的问题要善于运用“第一等待时间”和“第二等待时间”,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课堂要求学生即时回答的问题,则应课前布置相关预习。其次,应该提供相应思考的“载体”,实现“论从史出,论从证出”。第三,提问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课堂要求学生即时回答的问题,其设问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层层递进,并允许学生可以置换一个问题作答。第四,不要先请学生起立,再提出所回答的问题,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和质量。

课例2:某教师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英国产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时,在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材料和问题探究情境的情况下,提出一个让学生即时作答的问题:鸦片战争后,假如你是英方中国市场的销售经理,你将给英国政府提供一份怎样的市场销售调研报告?结果,问题提出后,学生无一做出回应,老师也没有提出新的课外拓展学习要求或点拨,就转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该问题随之成为一个“死问题”。

反思2:解决这一“死问题”的策略:首先,问题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学生缺失生活体验及相关问题探究情境、载体的情形,要求学生即时回答的问题不易过大过难。其二,案例中所设计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进行适度的学法指导,把其作为一个课后拓展性的探究作业还是可行的。

针对“无效提问”的弊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尝试“生成性提问”。

课例3:在学习《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为了在上课之始就把学生引入浓浓的问题探究情境中,授课教师在“导课设计”中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视频。

2、展示学生代表搜集的国民党前辈于右任先生临终前在台湾留下千古悲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3、由学生代表朗读台湾现代诗人余光中《乡  愁》节选:“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之后,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听完歌曲和同学的朗诵后,老师仿佛听到了游子盼望回归祖国怀抱的呐喊,也深切感受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和历史潮流。同学们此时有何感受?结合预习,在学习本课中你又有何问题想提出来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呢?

学生甲:我想知道《七子之歌》的词作者是谁?“七子”指的是哪七个地方?

学生乙: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学习本课我想知道造成大陆和台湾人民长期隔绝、祖国统一大业迟迟不能实现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丙:我想了解在台湾赞成统一和企图“台独”的人口比例。……

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没有采取“包办”教学,而是采取善用“疑问”,乘胜“追问”的教学策略。老师面向全体学生问道:对于学生甲的问题有哪位同学能够提供帮助?结果,学生丁说,《七子之歌》的词作者是闻一多,“七子”我只知道三个:香港、澳门、台湾。老师对于学生丁的回答和勇于参与“教”的精神予以肯定,之后继续采取“架梯助答与助问”的策略,把课堂引入了一个又一个师生和生生合作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

反思3:该案例因为教师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想法,因势“设问”,善用“疑问”,乘胜“追问”,而形成“有效提问”和“生成性提问”。课堂教学也因此而“生动”“有效”并“精彩”。

课例4:前段时间,我到我市某校听课调研,了解到其生源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年级招生约170余人,其中没有中考成绩约100个左右。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授课教师没有抱怨,不言放弃,在组织学生学习选修模块  《思想家柏拉图》  一课时,她结合“学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页相关内容,思考归纳雅典学园的特点,并撰写一份雅典学园能够批准你入学的申请书。教师给学生的准备时间约5分钟。当时,我注意观察学生准备时的情境,发现有的学生在思考、划书,有的在本子上写申请书的草稿。学习成果展示时,其中一个学生撰写的申请书所陈述的理由可谓言简意赅,并且涵盖了雅典学园的特点:“我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对几何学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在雅典学园学习治国安邦之道。”……伴随着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课堂教学也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反思4:该教学环节的成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立足于“学情”,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呈现方式,我们的学生就会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因此有效并精彩。

 

 

二、丢弃形式上的合作   追求课堂讨论之实效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更是当下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举行各类公开课时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笔者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课堂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存在追求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

课例1:某教师在讲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提出以下问题:《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要求学生看书并进行小组讨论。

结果,学生刚开始阅读,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找到该阅读课本的哪些内容,小组讨论更谈不上真正开展,多数学生在保持沉默,有的学生甚至在呼呼大睡。教师就宣布阅读讨论结束,时间充其量也就一、两分钟,课堂教学随之进入了教师讲解环节。

反思1:在此,我们姑且先不讨论教师所提出问题讨论价值的大小,仅从教师所提供给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时间就难以保障其真正有效的开展。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有效开展呢?

合作与交流需要作为一种兴趣和主动意识为前提。首先,教师应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兴趣和意识,还要设计出适合于学生探讨的问题,把全班学生分成数个合作讨论小组,确认好他们所承担的探究任务。其次,在时间上要有充分的保障。教师要给学生想、做、说、写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针对上述课例中提出的教学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设计:首先,教师应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兴趣和意识,还要设计出适合于学生探讨的问题,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合作讨论小组,确认好他们所承担的探究任务。其次,在时间上要有充分的保障。教师要给学生想、做、说、写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针对上述课例中提出的教学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设计: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发生在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战败后被迫接受的屈辱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我市在课堂小组合作、讨论的组织教学中也不乏实效并成功的课例。

课例2:这是一节初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课堂上教师布置了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题目是:请你概括孙中山的重要事迹,说说你心目中的孙中山。课前,全班学生已经围坐成6个人一个小组,共8个小组的场景。老师宣布讨论开始,各小组的学生随即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当时,任课的陈老师在巡视学生小组讨论情况,并不时俯身和某些学生交谈。我也仔细倾听了我附近一组学生的讨论情况,但我发现学生们的陈述仅限于孙中山在某年某月做了何事;正在我思考此时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把讨论引向深入的时候,陈老师走到了该组同学跟前,倾听了一会儿并点拨说:“评价历史人物不仅要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还应该知道他做的事所产生的影响,这样你才能说好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之后,学生的讨论也随之深入。待到课堂展示环节,小组代表踊跃展示了本组同学的探究成果。学生的回答,不只是罗列孙中山的事迹,还有对孙中山的概括性评价。如,“我心目中的孙中山是一个勇敢的革命者、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是一个伟人”……

反思2:合作与交流还应该作为一种方法和能力来培养。首先,在选择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从教学内容本身出发,要考虑该问题的讨论有无必要?讨论的目的是什么?要选择哪些只有当学生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或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的问题。其次,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讨论,在学生的讨论搁浅或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时,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或进行适度的点拨、引领。

让我们一起努力,告别课堂教学“无效提问”,提倡“有效提问”和“生成性提问”;丢弃形式上的合作,追求课堂讨论之实效,共同演绎课堂教学的优质与实效。

备注:本文曾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