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
沈素英:历史教学的预设
王国英:07年高考历史模
王英:《中国近现代史》
三元里人民抗英:保家不
吕文英:中国历史教育学
金武英:学生的木然表情
石中英:当前基础教育改
张晓英:记录历史课改之
沈素英:历史经典知识及
最新热门    
 
马慧英:人教必修一探究活动课介绍

时间:2009-10-18 17:22:14  来源:马慧英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倡导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为了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特别在教科书中设置了探究活动课,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

在《历史1(必修)》这本教科书中,设计了三节探究活动课: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设计这三节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体验、理解、感悟历史;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完善人格品质,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探究活动课的设计原则是紧密结合本册教科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探究活动课一,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切入,由于这份问卷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年龄上与现在学生相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份问卷调查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有助于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对辛亥革命这节课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由于这节探究活动课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的,决定学生探究活动的形式最适合分析研讨,即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获得历史结论。

探究活动课二,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其突出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于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过程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所谓“多元”指的是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所谓“一体”是指56个兄弟民族结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为什么中华民族具有这个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这节探究活动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凝聚力,包括了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层面。一个是56个兄弟民族自身的凝聚力,另一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这两个层面的凝聚力是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制约的,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离不开各兄弟民族自身凝聚力的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发展,也必然要促进各兄弟民族自身凝聚力的发展。所以本课探究活动课可以围绕这个主题,依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分布情况开展活动。

本课的形式是让学生尝试自编教材。如果说研讨课的形式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接触过一些,而自己编写教材则基本没有尝试过。采用这种探究活动形式是为了借用编写教材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人类对过去事实的记录,也是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还包括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及在这个基础上探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最终升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探究活动课三,模拟召开一个联合国会议,讨论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阶段,年龄特点使他们比较喜欢表现自己,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也特别喜欢这种活动课的形式。这节课的内容是2003年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各种媒体都知道这场战争,也知道这场战争结束以后,直到今天伊拉克局势仍然动荡不安。选择这个内容不是让学生作为政治家、救世主为伊拉克人民决定他们的未来,而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问题,认识到社会现实问题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开展这种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首先要搜集大量资料,然后研读资料,走进历史事件中,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进而才能理解历史的真相,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构建自己心中的历史。

 

 

 

在实施探究活动课时,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这是活动课能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关键,教师一定要解决好自己在探究活动课中的定位问题。在探究活动课中,无论提供的是什么内容和形式的活动,都是为学生搭建实现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是主体、主角;教师则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对要开展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兴趣;协调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当学生开展活动的顾问,引导学生完成好活动的学习任务。那种放任自流、教师不闻不问学生活动进展情况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高中学生还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自身成长需要得到师长的指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需要获得教师的引导、指点和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探究活动课开展的如何,是教师幕后工作情况的反映。

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根据近几年教师们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课的情况,提几点开展探究活动课的教学建议。

第一、早布置

本册教科书学生要用9周时间学完,开展探究活动课,学生需要搜集资料、消化理解资料,形成历史认识。这些活动不可能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的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成果。建议教师们可以在学期开始的起始课上,将本册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探究活动课向学生们提出来;或者在开始相关单元学习时将探究活动课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布置下去,从时间上为学生提供能够完成探究活动课学习任务的保障。

第二、提要求

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必须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之前,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总体要求: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的是全员性。教师要向全体学生指出开展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自主学习活动中都要承担一个角色。例如:在探究活动课一,担任研讨会的主持人、发言者、研讨文章撰写者、资料搜集者、展示课件制作者等等。具体要求: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确定活动方案,包括具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建议采用先民主再集中的办法。请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向同学们广泛征询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教师与课代表和小组长决定具体活动方案。然后明确实施活动方案的要求。要求学生无论是以小组形式还是以个体形式完成活动课学习任务,都要制定开展活动的计划。计划要将活动分解为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规定时间及预期结果,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学习任务,避免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勤过问

在探究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制定的活动计划,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进展情况,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在转变学习方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探究活动课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第四、快反馈

探究活动课完成以后,要及时总结。最好师生共同总结活动课开展情况。在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必修课程中,每本教科书都有若干节探究活动课,及时总结开展探究活动课的得与失,可以使以后的每一次活动都能够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开展探究活动课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按照教科书提供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探究活动课进行改造。

 

 

 

例如:探究活动课一,还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模拟这次问卷情况。召开一次座谈会,请一部分学生扮演被测试者,一部分学生为调查者。由调查者询问被测试者你是怎样知道华盛顿、亚里士多德、安重根等这些历史人物的?你崇拜这些历史人物的原因是什么?让现在的学生与当年的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进行心灵的沟通、碰撞,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变化。

探究活动课二,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为主题,给台湾中学生写一封信,表达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探究活动课三,也可以请学生搜集近来伊拉克局势的情况,编辑出版校园主题小报。

教科书中提供的探究活动课只是为师生们开展探究活动课提供的范例,不是定式。本次课程改革还有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即师生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和学生应该根据这个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创造出更加鲜活的探究活动课来。

师生在开发探究实践活动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活动内容要与学生学习的《历史1(必修)》的内容相符。活动课内容应该是本册教科书内容中一个问题的延续或深入,即纵向或横向的拓展。第二,活动形式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依据《标准》编写的人教社普通高中课标教科书《历史》,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活动课更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作为历史教师,要利用好这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进行多样化学习,锻炼解决历史问题的各种能力,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探究活动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方面发挥其独有的功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