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
沈素英:历史教学的预设
王国英:07年高考历史模
王英:《中国近现代史》
三元里人民抗英:保家不
马慧英:人教必修一探究
金武英:学生的木然表情
石中英:当前基础教育改
张晓英:记录历史课改之
沈素英:历史经典知识及
最新热门    
 
吕文英:中国历史教育学会2005年年会

时间:2009-10-18 17:19:59  来源:佚名
 

学习理论 研究实践 推进课改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纪实

    2005年9月16日---9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课程理论与实践”。 170多位与会代表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一线历史教师和教研员代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单位及出版社从事历史教育研究者,日本历史教育者学会会长石山久兰先生和另外七名日本历史教育专家也应邀参加了本届年会。大会就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理论的指导作用、课程实施中的困惑、新课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处理、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体制等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龚其柱老师作了题为《对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的重点发言,在发言中龚老师就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新课标和现行教材谈到自己认识,建议大家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三维目标的关系、课标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理念的前瞻性与现实可行性关系等。希望一线教师聚焦历史课堂,借助课改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将历史教学方式的记忆型变为思维型、传递型变为对话型、挑战课堂提问,把教学理念变为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学会秘书长李伟科老师对目前史学界抗日战争中的几个问题的新研究进行介绍。广州市教科所何琼老师《学生评价若干问题思考与实际》历史学科纸笔测试中开放性命题的SOLO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结果复杂性描述进行分层评价,相对科学的体系得到大家认可。人教社马执斌、华东师大聂幼犁、重庆特级教师李得藻等历史学界的大家他们的发言深入、精辟,让与会者在浓烈的学术争论中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历史的责任和教学的重任。日本石山久兰先生在大会上作了《日本关于国际历史的一些态度》专题发言,就史学研究与大家共同交流。

    此次大会,在各专家专业引领下通过深入分析、理解新课程理念,学习全国各地先进经验后结合我区历史教学现状,有很多启示:
   1、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适应时代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对历史的研究走向更科学和客观。作为教师在学生时代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有不少目前已经有新的发现和认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史学研究的动态,调整、充实自己的历史知识。在正常情况下,历史课程与历史高考、中考的关系中,前者处于主导地位,但目前历史高考、中考与历史新课程还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研究考试信息,在不断学习、研究过程中深入体会新课程理念,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适应时代发展。
   2、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做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
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必须首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还学生以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可以创新的人、学生是极富潜能的人、学生是个性独特的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教师应尽量创设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提供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精神的指导,始终渗透科学精神,鼓励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去推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然渗透德育,培养科学的理性。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得需要的知识,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3、不断反思,研究教学,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有亲身实践的经验,最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也最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和改进。在新课程教学中面对许多新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与同事的合作等去解决。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进行教学实践,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在研究中实现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创新与自身专业发展的整合。

               
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吕文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