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杨扬:历史教育的价值:读《由唱国歌引出的历史教育》有感

时间:2009-10-18 17:19:14  来源:杨扬
 

杨扬:历史教育的价值:

      ——读《由唱国歌引出的历史教育》有感

引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11期发表夏辉辉《由唱国歌引出的历史教育》一文,文章列举了抗战中的几件事:在南京大屠杀中,2000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5名日本士兵押解到草鞋峡进行屠杀,其间没有一人反抗,结果只有几人幸存;南京在日军攻击下很快陷落,然后有南京大屠杀,而苏联的列宁格勒面对德国的进攻顽强抵抗3900天,一直没有陷落,其间列宁格勒军民死亡90万人,是南京的3倍,然而却消灭德军20多万人;在抗战中中国军队兵败如山倒,各级军官贪污腐败,士兵胆怯厌战,造成大片国土沦丧。作者沉痛地问:“我们的灵魂到哪去了?”

 实际上在“二战”中,我们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南京大屠杀的悲哀与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固然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许多中国高层人物如溥仪、汪精卫等相继投向日本,大批中国军人成建制地投向侵略者,充当伪军,帮助日本人来屠杀自己的同胞,这在整个“二战”期间也是罕见的。《南方周末》报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专刊上沉痛地说:中国乃泱泱大国,日本乃撮尔小国,中国不自辱,何人能辱之。

中国的自辱何在?在于民族精神的涣散,在于民族灵魂的堕落,这与历史教育密切相关。我们的灵魂是要靠历史来塑造的,准确地说,是历史教育来塑造的,这就是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

 

 

中国虽然有修史的传统,但向来漠视对国民的历史教育,历史只是少数人的笔下春秋和统治者玩弄的权术。历史教育的缺失造成民族的历史素养低下,而后果一是经常重蹈历史复辙,如中国的王朝循环现象;第二就是缺乏完整的民族意识,进而缺乏坚定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涣散必然导致民族的自辱。

常言道“落后就要挨打”,但人们往往把“落后”二字局限于科技的落后,但文化的落后精神的涣散也要挨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不仅仅因为清政府的腐朽,也在于当时中国国民精神和文化的涣散与落后。看看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再看看北洋舰队官兵的所作所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洋枪洋炮打不过日本的洋枪洋炮了。在甲午战争50年后的中日再战,中国人的精神依旧,才会有南京大屠杀等悲剧。

透过历史的硝烟,我们应当反省我们的历史教育。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是观念培养和精神塑造,而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传递,离开了精神和信仰,历史教育将毫无价值,只会成为愚民教育和奴化教育的工具。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台湾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问题等,实际上都是历史教育问题,这不仅关系着民族的尊严,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我国正在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需要现代的国民精神,而历史素养是国民精神的核心,缺乏历史素养的民族不会真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日的中学历史教育,必须将当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素养培养放在首位,历史教育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