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张波:换一种角度把握中
程晓波:如何唤醒学生大
朱波: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张建波:《万历十五年》
程晓波:香港教科书的问
刘波:历史教材表述应明
程洁波:请为“方国”作
刘波:是输入,还是输出
刘波:“辛亥革命”的疑
最新热门    
 
周刘波:科技史:历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时间:2009-10-18 17:19:59  来源:周刘波
 

科技史:历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周刘波(重庆巴蜀中学历史教研室 400013)

   要:学习科技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真实图景,也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准确内涵和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精神,同时科技史还具有其特殊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应该重视科技史的教学。

关键词:科技史  真实图景  第一生产力  科学精神  人文教育功能  

 

在科学技术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科技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所反映的蕴含在科学技术发展道路和历史人物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畏险阻敢于攀登的科学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创新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科技史在目前的历史课中只是一种点缀,其重要作用往往被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究其不被重视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点:其一,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文文化,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相对匮乏,当“五四”请出“赛先生”时,科学在中国才似乎逐渐得到重视;其二,这与我国的史学传统有关,纵观历史典籍,均未把科技史作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其三,建国以后,以原苏联历史教材为模式的我国历史教材,长期将历史机械地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板块,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历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针对这种情况,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明确提出,要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这些都离不开对科技史教育的重视,因为这个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着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和社会之间怎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为此,最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有不少关于科技史教学的内容,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历史(Ⅲ)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中8个专题中有3个直接涉及到古代中国、现代中国、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史;选修课程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也有专门的“杰出的科学家”一栏,提出了要从杰出人物身上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拟就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历史学科重视科技史教学的意义,以向方家求教。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真实图景

传统的的历史教学中,原本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历史被人为的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四大板块,科技史则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许多教材只是轻描淡写的罗列了一些科技史实,而未能突出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或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而忽视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精神方面的作用。其实,马克思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何谓自然史呢?马恩又讲:“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科学技术。美国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萨顿也说过:“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是人类和错误、无理性做斗争的历史。”他还说:“科学史是文明史的主线,是知识综合的枢纽,是科学与中学的中间,是教育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发展的历史线索也可以代表整个历史线索。所以,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重视科技史教育,就可以从一个不同的侧面完整地反映历史的全貌。例如,在上《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文艺复兴》一课时,教师不仅仅要讲这个时期卓越的艺术、文学、历史等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重点,还应该重点讲讲首先向教会权威和神学世界观挑战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讲讲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被宗教裁判所处死的布鲁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展现这个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呈上升趋势的时期的全貌。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准确内涵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是居于第一位的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因为随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发展,科技越来越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改造。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时,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已成为人们物质生产力的前提和条件,决定着自然界的改造,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关于这点,科技史提供大量丰富的历史佐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出了要求,例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时,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通过科技史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知道科技知识是怎么来的、科学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还可以科学家是怎样思考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有什么等等。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科学洞察力,同时也能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而不只是从某单个学科中学到一些作为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断。

三、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精神

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做出了许许多多新的发现和创造,而导致这些发现和创造出现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哥白尼就不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提出日心说;没有这种精神,爱因斯坦就不会在承受众多物理学家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创立相对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精神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德国哲学家韦伯尔曾讲过:“在每一历史事件背后,必须有一种精神。”那么,从科技史的学习中,就是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敢于怀疑和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切忌只是单纯地讲授并让学生掌握科学家们的贡献,而不用教材提供的科学家们成功的人生经验、追求真理的历程,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不管人类科学获得了怎样的发展,科学知识本身永远是有限的,而能真正突破这种有限性的科学精神却是无限的。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科学精神就是我们在进行科技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和实践的。

四、科技史具有其特殊的人文教育功能

科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其特殊的教育价值上,即美国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萨顿所提出的科学史作为联结科学与人文的桥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世界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科技史恰恰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它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的交叉点上,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他们真正理解科学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学习打满人文烙印的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各种技术演进的经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以及作为科学家的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我认为,这种贡献还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学科领域,还包括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等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学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真谛和掌握单纯某一门科学或某一项技术所不能带来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读史使人明智”,学习科学技术的历史可以使科学时代的人们变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大这方面思考和实践的力度,挖掘科技史中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更宽的视野中理解科技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科技史:重构历史学的真实图景》黄跃庆  刘奕  《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篇》主编 张宏毅  沈双一  李世安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4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10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4]《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吴宁 《光明日报》2003,9,18

[5]《科学、技术、人文主义与科学史──重读萨顿 刘兵  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6]《科学史的“无用之用”》  姜澎 李莹  《文汇报》2002,8,27

[7]《学习科学史的意义——吴国盛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转引自中学历史在线  (http://www.ls11.com/)

[8]《20世纪科技史的缩影》 王渝生  光明日报2001年12月10日

[9]《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江晓原   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苏州大学主办)2005年第1、2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