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吴自兴:变闻为吃另辟蹊
吴自兴:历史学习中的表
周兴:历史课堂提问的有
吴自兴 :历史课程改革亟
吴自兴新课程、新标题、
陈培兴:高中历史模块一
吴自兴:新课程下对历史
绍兴:历史教学有效性研
吴自兴:培训归来的随想
吴自兴:历史教师知识结
最新热门    
 
吴自兴:《大变革的时代》一文商榷

时间:2009-10-18 17:20:30  来源:吴自兴
 

《大变革的时代》一文表述和结构商榷

 

岷县城关中学 

吴自兴 

甘肃岷县 748400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111541/archives/2008/834574.shtml

 

内容提要:历史课程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语言表述方式。《大变革的时代》一文的编排,有背于这些原则,其表述和结构值得商榷。

关键字:铁农具,牛耕,商鞅变法,封建制度,关系,表述

 

一、课文内容的结构和表述

《大变革的时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课文。课文有三个子目,第一目“铁器牛耕的使用”主要讲述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课文第二目“著名的都江堰”讲都江堰的修建和对成都平原生产发展的重大作用。第三目“商鞅变法”先讲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即大量田地的开垦和地主、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然后以“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导入商鞅变法,讲变法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最后说明,各国经过变法,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1]P36-39

这样的表述和结构使课文内容的逻辑顺序不太连贯,对师生的教学过程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下面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二、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涉及的主要学术问题综述

根据配套发行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的说明,本课要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P59

从课文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来看,本文主要涉及两个学术问题:中国古代史分期和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极为复杂、极为艰巨的课题。从上世纪30年代到现在,对中国古中分期问题讨论已经历过近70余年的历程。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古史分期讨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三论五说”的八种不同意见。持战国封建论的历史学家主要是郭沫若、吴大琨、白寿彝、杨宽、林甘泉等人。[3]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指出,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并把战国划为封建社会,理由是第一,铁作为耕器在周室东迁前后出现并使用,这一重大因素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逐渐促进了井田制的崩溃,因而也就招致了奴隶制的崩溃。第二,土地私有权确定,地主制度正式成立,地主阶级出现。臣工尽量榨取奴隶们的剩余劳动以开辟方田外的荒地,在方田外所垦辟出的土地便是所谓私田。私田却真正是私有财产,在初却完全无税。就在这样发展的过程当中,土地国有制遭受着削弱,诸侯和百官们逐渐豪富起来了。私田的亩积逐渐超过公田,因而私家的财富也逐渐超过公家。从鲁国(公元前五九四年)的“初税亩”开始,合法地承认公田和私田的私有权,而一律取税。这就是地主制度的正式成立。经这一合法承认,土地私有权是被确定了。第三,民众的身份分逐渐改变。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力于农穑”的庶人即农夫已经从最下贱的奴隶地位解放了出来,而成为了半自由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由奴隶身分解放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奴隶制度的崩溃。第四,战国时期各国的变革(如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分晋),是革命的变革,它的实质并不是改姓换代的单纯的政治革命,而是使社会起了质变的社会革命。[4]P19-26

商鞅变法是战国史研究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变法的时间、性质、内容和成功的原因。关于商鞅变法的社会性质,一部分学者认为,变法是在社会生产力已经向前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急剧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正在形成的情况下,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起来改革。[5]变法运动使地主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改变了上层建筑的性质,自上而下地完成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6]商鞅变法是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变法中设置的某些社会制度又已具有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7]变法是在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产生的,变法建立了较完善的封建专制的行政机构,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并沉重打击了领主贵族,扶植了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8]但也有学者否定商鞅变法对封建制的推动作用,认为商鞅变法并没有改变奴隶社会的性质,而是促进了我国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商鞅变法仅仅是一场在奴隶制度内部进行的改革运动,并未瓦解奴隶制,不可能具有封建性质。商鞅变法实质上是国家地主联合庶族地主反对宗族地主的运动,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使本已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制向以编户制为基础的典型地主封建制的过渡,并使其后来很快具备了小土地私有及随之而来的土地买卖自由和兼并的特色。在我国古代,奴隶制与农奴制的因素是同时并存的,商鞅变法似乎使后者更有利于发展。[9]杨师群根据对《云梦秦简》及有关史料剖析认为,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社会性质与所谓地主阶级几乎没有任何关系。[10]他认为,分析商鞅变法的实际措施,找不到任何要改革旧的生产方式的内容,没有改变奴隶地位的动作,反而增加了一些奴隶制度,因而变法谈不上代表什么土地私有制经济集团——地主阶级的利益。[11]可见,对商鞅变法的性质的讨论并没有形成定论。杨宽在《战国史》中说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奠定了秦国此后在兼并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和完成统一的基础。变法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1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里说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但没有排斥和废除奴隶制。[13]《教参》解释说,采用主流的意见,强调变法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P60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社会在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制度的主要原因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基础的改变引发上层建筑的变革。即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导致私田产生、井田制被破坏,地主、农民两大阶级的形成。战国时期的变法起在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促进、保护、巩固作用。《教参》中也强调,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P59

 

 

三、课文内容的表述和结构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大变革的时代》一文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一目和商鞅变法一目中间安排了著名的都江堰一目。使文章内容显得不太连贯,至少是在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及引发的社会变革到商鞅变法再到封建制度的确立这一文章主线有所间断。因为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2]P59因此应将著名的都江堰一目做移动,可以做为一项文化内容加入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一目和商变法一目相连。

课文在商鞅变法的内容结束后另起一段,讲“战国期间,各国经过变法,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这样的表述如果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一目内容不能衔接,便会有将封建制度确立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变法之嫌,造成理解上的岐义,使本来就是难点的封建社会的形成更加难以被学生理解,给教师的讲解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参》指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2]P59《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中历史课程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要求,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遵循中学生理解能力。[14]P2既然如此,教材应将封建制度的形成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阶级变化和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方式表述出来,学生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如果说各国经过变法,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无疑将是抽象甚至是无法理解的。这也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一目和商变法一目间断后给理解文章内容带来的障碍。因此,教材在交代封建社会形成时,可以用“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经济发展,地主农民两大阶级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主阶级通过变法巩固封建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思路结构模式编排课文,在文字的表述中,应该加入“巩固、促进”等词来说明变法和封建制度形成之间的关系。《教参》在教法建议中建议老师讲完三个目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分析变法运动与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的原因。[2]P60如上的编排,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这一难点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商鞅变法一目的第一段首先叙述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这是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后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和因此而导致的社会阶级的变化。然后以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导入变法的详细内容。就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而言,似乎更侧于重承上总结铁器和牛耕广泛使用的意义,而不侧重于启下导入商鞅变法。因此,在都江堰一目做移动后,将这段文字放在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一目的最后似乎更为妥当。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2]李秉国.《大变革的时代》[A].马执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3]朱绍侯.《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与中国史研究》[J].《史学月刊》,1998(06).

[4]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3.5.

[5]世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 Z1).

[6]黄中业.《重评战国变法运动》[J].史学月刊,1981年(5).

[7]高炳生.《论商鞅变法的奴隶制社会属性》[J].洛阳大学学报,1999(3).

[8]宋青林,齐月华,商桑.《商鞅变法的前提条件及深远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4(09).

[9]朱风瀚等.《先秦史研究概要·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研究概要》[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10]杨师群.《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国有制经济》[J].史学月刊,1995(4).

[11]杨师群.《商鞅变法的性质与作用问题驳论》[J].学术月刊,1995(6).

[12]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3]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