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政策专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单
高中生历史课外阅读调查
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素质
吕准能:构建高中历史教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
最新热门    
 
江苏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教学7

时间:2009-10-18 17:20:35  来源:江苏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了解《权利法案》

制定和责任制内

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

级君主立宪制的

特点。

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情况。

2.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程序。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体会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1.可以选择英国“议会”为线索来贯穿教学过程,英国议会改革的有关史实,有助于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也便于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权利法案》的有关条文,概括《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作用,并认识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3.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政治制度,认识其不同的本质和影响,引导学生体会中外历史进程的差异。

 

说出美国1787年

宪法的主要内容

和联邦制的权力

结构,比较美国

总统制与英

主立宪制的异同。

1.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知道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美国联邦政府的构成情况。

3.比较美国总统

制与英君主立

宪制的异同。

 

 

1.可以选择一些具体鲜活的实例,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帮助学生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是理解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影响的必要条件,独立战争及战后状况的事件性叙述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运用课堂讨论、代表发言

的形式,组织学生比较美国总

统制与英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道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

比较德意志帝国

君主立宪制与法

国共和制的异同。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

君主立宪制与

法国共和制的异

同。

3.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由各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1.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归纳法兰西共和之路的曲折历程,帮助学生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诞生的背景。

2.结合德意志帝国的统一进程,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产生的背景,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做出合理评价。

3. 可以组织角色辩论,甲方是法国共和制的拥护者,乙方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拥戴者,让他们各自陈述权力构成和制度利弊,引导学生进行两种制度的比较。

分析资产阶级代

议制在西方政治

发展中的作用。

1.了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形式。

2.分析资产阶级

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3.体会资产阶级

代议制在人类历

史发展中的进步

性。

 

1.作为对本专题的整体回顾,需

要对17世纪以来的欧美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历程做一梳

理,将抽象的制度置于具体的

政治事件的结构内,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清线索,准确地进行

知识定位。

2.列表比较英美法德四国资

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点,体会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的广

泛影响,从政治民主化进程

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统

一性与多样性。

 

●史论共享

现代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英国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虽是国家元首,但无实权,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因此,英国实际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的共和制。而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的共和制。在这里显示出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

在德意志,世袭的帝国皇帝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在法兰西,虽然总统名义上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实际上处于类似于议会君主制的“虚君”的地位,被称为“虚位元首”。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