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朱煜:历史教科书研究2—5

时间:2009-10-18 17:22:24  来源:朱煜
 

三、史料证据的教学问题

 

(一) 史料证据的教学功能

 

历史教科书中编入大量史料,有什么功能呢?近些年来,国内外历史教育界对此问题颇感兴趣,作了不少探索,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意见。

 

如,美国学者罗杰斯把史料在教科书中的作用归纳为:第一,激发兴趣;第二,“使历史变活”,具有时代气息;第三,加深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法律、制度等问题的认识;第四,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第五,使批判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等等。[①]

 

英国学者洛马斯认为,史料在教科书中的功能:第一,进行说明;第二,发展想象力;第三,澄清旧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第四,有助于发展历史的及一般的技能和认识;第五,有助于传达真实感;第六,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②]

 

英国学者狄更逊、李彼得等认为,历史教学中的史料,主要是作为推理和诠释史事的证据,透过有限的史料及其练习,使学生获得这方面的能力。[③]

 

国内研究历史教育的学者叶小兵教授认为,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对于教师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机械复述课本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研习史料可以使他们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历史的探究,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认识。[④]

 

归纳这些意见后,我们认为,史料在教科书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2、增强历史感;3、养成学生探究历史的习惯和能力。从我国现已出版的、比较优秀的一些新世纪历史教科书来看,引用史料(或称资料)大都注意选材和编排形式的丰富、生动,基本上能够满足激发兴趣、增强历史感的要求,所不足的是,尚未由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向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转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探究史料能力的发展。这是历史教科书尚待改进之处,也是需要教师在历史课上予以弥补的。

 

历史教学不应该让学生只是记住一种答案或者某种权威的解释,而要使学生学会探索,成为敢于怀疑的、有思想的人。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来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必然避免死记硬背教科书结论的弊病,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

 

 

 

(二) 史料证据的课堂教学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在文章中谈到:“强调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反之,没有正确的方法,不但不能进行历史之科学研究,即从事于史料之搜集与整理,亦不可能。”[⑤]这里虽然说的是历史研究,但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国外历史教育研究者认为,“学生陷入史料之中,未必就能自然而然地受益,只有用正确的方式运用原始材料,才能有助于认识历史的进程。而正确的方式肯定是要对学生处理史料进行认真的指导,并将史料与广泛的历史本身联系起来。”[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和运用历史教科书的史料,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说,史料运用大体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认读材料,理解含义

 

运用史料,首先要让学生读懂史料。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经常有许多难认难懂的字、词,有时还使用典故,使学生的阅读理解产生一定的困难;世界史的史料,由于翻译和不同的语言习惯的问题,有些材料,学生也不容易一下子读明白。对此,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认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对于某些冷僻字,如果教材没有注音的话,教师需要给出正确的读音;一些难懂的典故、文物、制度等方面知识,教师视情况要给予讲解。

 

2 适当补充,拓宽思路

 

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教科书受篇幅限制,有些史料未能完整地摘引,而教学时为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消除对史料进行人工雕琢的痕迹,需要适当添加;另一层含义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时也需要适当补充相关史料。

 

围绕某个历史问题,教师在教材提供的史料基础上,通过适当补充,多角度地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逐渐学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3 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学生对史料进行理解和把握,一般通过设计的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目前出版的一些历史教材,许多虽然引用了史料,但是却没有问题供学生思考。除了非常简单的史料,一般来说,与史料运用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设计一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高质量、有坡度、有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设计的问题要与史料有密切的关系,不能让学生撇开史料,就能够从教材找到答案。问题要有适当难度,或启发学生思考,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三)史料证据在历史考试中的使用

从90年代以来,史料(材料)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在历史学科的各种考试之中。由于确立了“能力立意”的考查方向,而考试测量学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只有在新材料和新情境下,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正能力和水平。因此,试题如果重复课文中的材料和情境,只能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正因如此,在近年来的各种历史考试(包括高考)中,史料被运用于几乎所有的题型。不仅用于材料解析题,也被运用于选择题和问答题等题型中。材料解析题自不待言,设计选择题和问答题如何运用史料?试以我国的高考题和港台地区的练习题、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1、选择题使用史料证据

 

例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4年高考江苏卷)

例2: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2004年高考上海卷)

例3:史书记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所以要提升他们爵位

B、皇帝担心外患,所以要加强位在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

C、皇帝担心梁国成为帝国心腹之患,所以实施“众建”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所以要边疆国梁国多发展 

(2003年台湾“大学学测”题)

例4: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2003年台湾“大学指考”题)

(注:现在台湾地区的高考制度,年初有“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7月初有“大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

 

2、问答题使用史料证据

 

例1:“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君主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

                                    (2004年高考上海卷)

例2:“宋徽宗能书善画,对玩乐尤为喜好,凡能投其所好者,都得到信任和重用。如,高俅,本是个听差,因为善于踢球,徽宗继位后,不几年就升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禁军:与高俅一道当随从的人希望徽宗也能一视同仁,宋徽宗竟说:‘你们有高俅那样的好手脚吗?’徽宗还到处征取奇花异石。苏州应奉局有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载在大船上,役夫达数千人之多,在运往京师的途中,拆毁桥梁、城墙、水门,以便通过。”

(1)高俅凭什么本事成为殿前都指挥使?

(2)太湖石在运往京师的途中,造成什么破坏?

(3)你认为宋徽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香港高中历史习题)

例3:元人汪大渊游历各地,记述见闻,著《岛夷志略》。他记“琉球”有云:“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其峙山格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土润田沃宜稼穑,气候渐暖,俗与彭湖差异,水无舟楫以筏济之。”请问:

(1)他所说的“琉球”今为何地?

(2)其地风俗为何与与彭湖差异?            

 (1994年台湾“大学联考”题)

 

 

综上可见,现在历史试题中运用史料,所测试内容不再限于课文知识的记忆,还要求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分析。因此在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花较多的工夫在解释历史概念和现象上,要培养学生发现并能说明史实与史实之间关联性,以及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对于考生来说是能理解的,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材料要与设问有相关性,而且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材料应避免照抄课本中使用的材料或课文,也不宜过于冗长等。



[①] 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②] 蒂姆·洛马斯:《论史料教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2期。

[③] 狄更逊等:《史学证据与课堂》,(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3期,2002年10月出版。

[④] 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2004年第7期。

[⑤]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⑥] 蒂姆·洛马斯:《论史料教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2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