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朱煜:历史教科书研究2—3

时间:2009-10-18 17:22:29  来源:朱煜
 

第二节  史料证据与中学历史教科书

 

一、史料证据与中学历史教学

 

(一) 90年代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述评

史料证据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掌握史料。史料也是历史教学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必备条件。历史教学和历史教科书要做到言之有据,没有空论,就必须从史料证据出发。

 

中国近现代编写历史教科书,大都把史料化为编者的语言写入书中,运用史料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历史教科书虽然在行文中运用一些史料,但数量很少。90年代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开始注意增加史料的数量,在每课书的版面上都开辟了专栏,中国史引用史料以竖排字加装饰边,世界史引用史料以横排字加装饰边;在行文的大小字中,也引用了不少史料。这些史料的运用,较以往的历史教科书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一是体裁广泛,除了史书中的材料外,还扩大到历史类的诗词、歌谣、谚语、对联,甚至还有店铺招牌、标语口号等;二是所选的材料,有当时的原始资料,有后人留下的资料,还有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等。鉴于史料中有的文字比较难理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史料大都是文言文,有些艰深,因此,教科书运用的史料首先着眼于浅显、生动和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总之将一切可以说明历史情况的生动的、典型的材料,均作为史料看待并加以引用。这些史料的作用,编者认为是多方面的,史料“既有说明或浅化重点内容的,又有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运用史料“不仅起到了加强历史课的真实性的作用,更大大加强了课文的生动性”;表面上看,加强史料是相对增加了课文的难度,但由于“注意选择那些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并感兴趣的内容,结果反而降低了课文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并学习分析史料,通过史料来了解历史。[1]

 

然而总体上看,9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主要作为课文的附加材料,用来印证课文的论述。这种运用方法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引证,基本上还属于课文内容的点缀和附属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史料教学的真正意义和方法缺乏认识,初中历史课很少运用史料,高中则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得已进行一些史料的讲解和测试。

 

(二) 海外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的概况

 

1 美国:运用第一手史料

 

近几十年来,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学和教科书,比较重视大量运用史料证据。在美国,90年代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让学生“从历史档案、证人的叙述、报刊杂志、书信、日记、产品、照片、历史地点、艺术品、人口普查、税收记录、建筑等历史记录中找到历史问题”,而且还要“调查历史资料是否具有偏见、歪曲事实或有意识地忽略、缩减或无中生有的杜撰等现象,测量其真实性、权威性、一致性和完整性”。[2]即,通过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美国的历史教学界不仅注重运用资料,而且强调运用第一手资料。为什么要使用第一手资料呢?他们认为,第一,可以提供具体的历史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第二,有些历史事件非常复杂,属于不同派别的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来参与和创造历史,搜集这些不同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派别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全面地了解历史;第三,收集、分析、判断和应用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主要包括物化产品、图片、录音和统计资料等。物化产品,如古物、工具、人类发明、墓碑等。它们被认为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感性经验,使历史变得丰富和具体,且可以使学生学习研究和观察社会的基本方法。图片包括广告、旧照片和画,如使用旧照片来研究服装(服装是怎样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人们的着装怎样反映了他们的工作和社会阶层?),根据街头照片来看当时的经济和商业情况,等等。美国的历史教学比较喜欢使用旧照片,在教学时教师还运用一些表格引导学生观察照片和做出解释。录音材料不仅包括已经存在的、而且包括组织学生访问社区居民过程中的录音,如访问老兵,请他们讲述战争的场面等。统计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地理调查材料、地图、建筑等,如收集某城市或某地区的历史地图,研究该城市和地区在人口、工业和房屋方面的变化。

 

 

 

2 英国:用“纯粹历史的方式”运用史料

 

对史料运用研究最多的要属英国。早在1972年,以历史教学为对象的研究计划——“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简称SCHP)指出,旧课程过于偏重讲授“重要”事实,而对传递史料证据以及与史料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有所忽略,久而久之,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教科书中的历史是绝对的、不能怀疑的,历史只是一种叙述,与解释无关。SCHP的报告肯定:让学生明白历史学家是根据证据做出解释,是历史教学必要的工作。[3]随后,SCHP便致力于推广他们“新历史科”理念的教材。新历史教科书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十分强调运用史料证据。史料的范围广泛,有事件当时留下的证据、后代的著述,也有当代史家的观点。其中,非文字性的史料有地图、绘画、照片等,文字资料则包括了各类公私档案记录、史学研究成果的摘引。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新历史科”提倡课堂中使用第一手史料,认为“它不仅可以激发兴趣,阐明纲目或事件,而且还可以作为证据”;[4]二是当叙述某件事的时候,新历史教科书一般能同时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以资互相印证或对比,教科书的编者认为,如果只提供单一史料,学生恐怕很难达成判断、比较史料和诠释历史的目的。

 

其实,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在英国是有传统的。不过,在20世纪中期以前,史料在历史课上仅仅是作为一种引证,目的让学生感受历史叙述的真实性,进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史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放在一课的结尾,作为一种生动的例证;另一种方式则是放在一课之先,在学生尚未读到正文前作为引线。”[5]史料被看成课文的“附属品”,主要起到点缀的作用而已,课文叙述才是教学重点。近几十年,英国的历史教育研究学者,如李彼得、狄更逊、罗吉斯等人对史料教学问题从理论到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结出许多观点。如,罗吉斯认为,“把史料放进课本之中的本身并非重点,重点是在于这些史料必须被学生用某种纯粹历史的方式而运用。”[6]所谓“纯粹历史的方式”,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利用史料来尝试鉴别和阐释。从新历史科的理念来说,史料运用的本身就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而不只是“附属品”。在实际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大致采用如下一些方式:

 

·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

·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选出一个主题(如俾斯麦的性格),给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自己的推断和结论。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处理。

 

不过,分析、判断、运用史料以解释历史的能力,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决非“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教科书设计各种问题来引导学生朝此方向努力。这也正是英国历史教科书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

 

然而,上世纪英国的新理念教材上市后,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赞同与反对的两极化声音。后来,学者们大致同意这样的观点,即,历史教学虽然并非“就是叙述”,但也不是只要“程序”就可以了,教学时应该将两者折中处理。另外,我们必须看到,不管赞成还是反对藉由史料进行历史教学,学者们的意见大多处于思辨层次,缺少实证研究成果的支持。

 

 

 

 

3 台湾地区:兼顾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

 

台湾历史教科书的编者认为,史料(资料)不一定用原始的,也可以是改写、摘要。资料的理解、分析、推证在学习过程中占重要位置,教科书中没有采录是严重缺点,但采录多少,如何编排,则需细思。[7]大约是受到英国新理念历史教科书的影响,也是考虑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不足,台湾“龙腾版”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资料全部改写成现代语体文。它每课的资料少则3、4段,多则7、8段。另外,作业中也有许多资料。这些资料的来源大体上分以下几种类型:

 

(1)原始资料。如,引用了《史记·刺客列传》、《汉书·晁错传》、《文献通考·职役考》、“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1583至1610年日记”、“雍正朱批谕旨”、“河北景县义和拳民口述回忆”、“乾隆皇帝致英王敕谕”、《信及录》、“余清芳抗日革命全档”、“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华盛顿的演说”等,涉及政府文件、档案、日记、演说、当事人回忆和文稿、正史等大量第一手资料。

 

(2)现代学者著述资料。如,引用了张荫麟的《中国上古史纲》、邢义田的《秦汉的律令学》、余英时的《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钱穆的《国史大纲》、萧启庆的《蒙元史新研》、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张仲礼的《中国绅士》、(法)勒戈夫的《另一个中古时代》、(英)霍布斯邦的《资本的年代》、《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等等。

 

(3)报刊和文艺题材资料。如,世界史教材中引用了伏尔泰讽刺18世纪法国社会的小说《憨第德》,19世纪里昂丝织工人的歌谣,美国《当代》杂志发表的讨论历史问题的文章,等等。

 

这些资料与课文紧密结合,而且选材生动,注意设计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下面以周樑楷教授编著的《世界文化历史篇》中的若干事例加以说明。

 

案例1:在“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一目中,教材设计了三段资料:

 

(1)蒋廷黻是留美历史学者。1938年他出版《中国近代史大纲》,内容提到鸦片战争,他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

 

(2)德国学者史宾格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出版《西方的没落》,他认为:“人类”事实上,本来既无目标,又无观念,又无计划,……可是“生命”,具有无比的内涵、深度与运动,……我认为那直线型(即古代→中古→现代)的历史空壳,只能把人们的眼光,局限在某些显著的往事里,我们不如注意某些强而有力的文化表现,更能开拓人们的视线。……每个文化都有各自发展的可能性,它兴起、成熟、腐败,而一去不返。

 

(3)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知识丰富,以冷峻的观察力和辛辣的批判手法撰写《蒙田随笔》,成为不朽的名著。他说了两段话:

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健康,判断不正常,我宁可让我的学生把时间用来打网球,那样,至少可以使身体变得矫健。

为师者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不要让学生因死记硬背迦太基灭亡的日期,而忽略了汉尼拔和西庇阿的品行,不要光让学生记住马塞卢斯死于何地,却不讲清楚为什么他那样死不是死得其所。老师不光要教学生历史故事,更要教会他如何判断。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大脑需要特别专注的内容。

问题:

·依你的见解,讨论资料一、资料二与写作的时代背景有何关系?

·对资料一、资料二的历史思维方法,你有什么意见?为什么?

·资料三认为学习历史最重要的应该是什么?你同意蒙田对学习历史的看法吗?讨论你对历史思维的意见。

 

案例2:在“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一)”一节中,教材引用了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在《资本的年代》里对近代欧洲城市的描述:

 

对城市规划当局来说,穷人是种危险。由于他们居住集中,闹事的潜在因子较高。城市规划当局希望能拆迁贫民区,改修马路,或盖高楼,然后把拥挤不堪的居民随便赶到某条卫生条件可能好些,危险程度确定少些的地方。铁路公司也竭力鼓吹这种做法,它们处心竭虑想将铁路铺进城里,最好是穿越贫民窟,因为贫民窟地价便宜,居民提出的抗议也可充耳不闻。对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公司来说,穷人是个无钱可赚的市场,是从特价商店和商业区里,从中产阶级的坚固宅邸里,以及从郊区开发区里仍出来的垃圾。只要穷人不挤进旧区,不住进比他们有钱一点的人所放弃的房子,他们就可以搬进新住宅。新住宅或由小投机营造商承建,这些人跟乡下工匠差不了多少;或由专造干瘪小的一排排街区房屋的建筑商承建,德文中有个极其生动的名词可以形容这些房子,即“出租的兵营”。格拉斯哥在1866至1877年间营造了不少这类住房,其中2/3是两房一厅。然而,即使这样简陋的房子,也很快就挤满了人。

 

问题:本段资料是描述19世纪欧洲城市发展和规划的情形。这种情形与20世纪下半叶,许多开发中国家(指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相同之处?为何有些历史会重现呢?

 

 

 

案例3:“近代社会与文化变迁(二)”一节中,编辑了如下一大段资料: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格尔尼卡小镇遭遇轰炸,西班牙政府军联合了德国纳粹法西斯政权进行的暴行,立刻传遍了欧洲,3个小时残酷的轰炸和机枪扫射,使手无寸铁的格尔尼卡居民死伤无数,许多文字报道和图片经由新闻被传阅,一星期之后,毕加索开始把过去对战争描述的片段组合起来,完成了他重要的巨制“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在巨大的画幅上完全以灰黑白的单色系完成,使画面统一在沉重庄严、如同挽歌的调子中。

画面的中心点有一些立体派切割的几何形,仿佛炸弹爆炸开来的中心,向四面弹射出碎片,嘶叫的马头,露着牙齿和尖尖的舌头,地上一双断掉的手臂,还紧紧握着一柄折断的刀,一个仓皇的女人从右边奔逃而来,最右上方是两手向天仰头嚎叫的妇人,一扇小小的窗,在密闭无望的室内仿佛唯一的出口,左上方是冷漠的牛头,是古老的神祗,无情地凝视一切,下面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的死尸哭叫苍天,一个男子的头和手臂,被遗忘在左下方。

毕加索没有直接控诉战争,透过这张大型画幅,让人们对于战争带给人类的悲惨形状感到震撼。

(教材同时配了毕加索的照片和《格尔尼卡》)

 

问题:西班牙内战期间,为何许多西方文人和艺术家反对法西斯分子?你对战争与历史的关系有何见解?

 

以上我们对海外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情况的介绍、评论,虽不全面,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中仍然可以大致了解海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对于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教材和教学的改革应该有借鉴作用。



[1] 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1、97-98页。

[2] 转引自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历史教学》,2004年第7期。

[3] 转引自林慈叔、刘静贞:《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理念试析》,载《方法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编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年版,第322页。

[4] A.K.Dickinson:《史学证据与课堂》,《清华历史教学》第13期,2002年10月出版。

[5]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龙腾文化,2001年版,第145页。

[6]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龙腾文化,2001年版,第147页。

[7] 张元:《高中历史教科书(龙腾本)的编写原则》,《历史月刊》,2002年第12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