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游彪正说宋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最新热门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教材资源精解8

时间:2009-10-18 17:27:17  来源:华师大
 

二、变法及其失败

 

北宋帝位传至第四代仁宗,已历62年,峰顶过后,使渐渐露出“祖宗之法”的阴暗面。于是便有改革的呼声出来。

 

1.“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联合副枢密使富弼等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张。

 

其举措以吏治改革为中心、兼及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重命令等十项革新主张,力图挽回颓势。主张多为仁宗所采纳,史称“庆历新政”。

 

1044年,因夏竦诬陷富弼等谋废立,出富弼、范仲淹为外路宣抚使。

 

次年,范仲淹又被诬以“朋党”而罢参知,富弼、韩琦、欧阳修均被外贬,“庆历新政”夭折。

 

2.“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幼随其父遍历各地,见多识广,深谙民情。

 

嘉祐四年(1059),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王安石曾向仁宗上《言事书》,力言改革,这一上书实为后来变法的早期纲领或理论雏形。

 

仁宗盛赞其文才,拔为知制诰,然对改革主张未加采纳。

 

1067年,神宗赵顼即位,次年,急召王安石入京,商讨变法。

 

1069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拟定新法具体条款。

 

1070年,任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举措有:

 

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贡举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以及置将法等。

 

关键是通过扩大税收和变相税收的方法增加国库收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引起较大的社会矛盾,并遭到政见不同的以司马光为首的官员的极力反对。

 

熙宁七年(1074)前后,变法陷入困境,王安石一度离职。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最终辞职南归。新政在章享、蔡确、吕公著等主持下,历熙宁、元丰,一直坚持到神宗病逝,前后17年。

哲宗继位,司马光出任宰相,在向太后支持下,于元祐年间尽废新法。

其后,哲宗、徽宗虽两度试图恢复熙宁新法,皆徙有其名,政事日非。

王安石所倡导的政治改革终告失败,但其改革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繁盛的经济与三大发明

 

一.经济关系的变迁

 

自世族门阀衰微后,农村阶级、阶层关系的悄然变迁,到北宋就开始明朗化,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

 

世族门阀地主让位于与科举制密切联系的品官地主。

北宋户藉分主户与客户两种,主户又分五等。一、二、三等户习惯上称“上户”,四、五等谓之“下户”或贫户。官户和形势户也包括在主户里。

 

客户除少数侨寓外地的小工商业者外,主要是农村的佃户。

 

手工业者社会身份的改善,也是宋代经济关系中的一项新特征。

民间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表现为作坊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雇工和独立手工工匠的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农村家庭纺织业仍是农民生计中的一项重要补贴。

 

宋代政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比前朝要宽松。

 

总之,帝制时代统治者在观念上认定“山泽之利”是属于国有资源,与农副业不同,宋代仍对盐、茶的生产、销售实施控制(“禁榷”)。但由于宋代财政有意识地增加商税的比重,相比前期僵化的“重农抑商”政策,它更注意灵活放权,多依赖税款增收创利,经营的自由度确实有明显的增加,但执行过程中损害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聚敛行为也就司空见惯。

 

二.城市经济繁华与三大发明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首先突出地反映为城市的繁华。城市开始摆脱中古城市的封闭性,显示出了近世城市的许多新风貌。

首先是坊制的破坏,这是中国城市史上一个关键的转变。

  

另外,就是厢制的创立。

  

开封临安是宋代两个最大的城市,人们多认为这两个城市人口在百万以上。

  

宋代除都城以下的城市,大概可分四级。大的商业都会如大名、成都、武昌、建康、苏州、福州、广州等人口规模数万户至10万户,估计有十多个。大的州府城在万户左右,一般的州府县城,在2000-5000户不等,边远地区的州府县城都在千户以下。

北宋在县以下还出现了市镇,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的态势开始显露。

草市的兴起,当时尚不起眼,特别是处于农村聚落中心的草市,到明清时期有不少上升为镇。

宋代在北边与少数族毗邻地带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榷场”是宋代对设置在辽、夏、金、元边境上的互市市场的专称。在边境进行的各族相互贸易称“互市”。

宋代比较重视对海外贸易,继广州设立市舶司后,又有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港口对外敞开。对外通商范围,东则高丽、日本、麻逸(菲律宾)、渤泥(婆罗洲),南面则从南洋群岛西行到印度洋、波斯湾达阿拉伯半岛(大食)。输出品主要为丝绸、瓷器、茶、漆器。

四川因使用铁钱,商人交易不便,于是有“交子”的出现,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在城市经济繁华的基础上,宋代“三大发明”成为有宋一代最值得骄傲的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

指南针。

火药。

 

 

        第四节 繁荣的宋代文化

一.理学与史学

 

两宋思想学术,当推理学的形成与史学的发达最具时代历史价值。

理学由周、张开辟,二程继之,至朱陆成大体,尤以朱熹影响最大。然其间异同甚多,要归之,不出“涵养用敬”与“格物穷理”两种思路,一主内,一主外,殊途而同归于儒学道德至上的主旨。

宋代,为中国古代史学鼎盛时期。新史体先后创设,长篇巨著之多,史学家成就之大,各种地理志的纂修,以及金石学入于史学等,总体态势均凌驾于汉唐。其中当推《资治通鉴》独占鳌头,最具影响。

 

二.文学与艺术

 

1.宋词

大家有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等,后世论者多据其风格分为婉约、豪放两派

 

2.散文

大家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后人将上述诸家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3.书法

代表性书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后人合称“宋四家”。

宋代典型书法为崇尚“意趣”

 

4.绘画

山水、花鸟、人物皆有发展。

其时绘画创作以画院为中心;北宋中期以来又兴起讲究神韵和笔墨技巧的“文人画”,元代以后逐渐成为画坛主流。

 

 

 

 

第八章 大一统与大融合:元朝

 

元朝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创建蒙古汉国。自成吉思汗到蒙哥汗,陆续攻灭西辽、夏、金、大理,并在叶蕃建立行政机构。蒙哥死于攻灭南宋的战事,其弟忽必烈继汗位,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忽必烈开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保证了已经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基本上得以延续和发展。与后来清朝相比,元朝具有浓厚得多的民族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色彩。

本章将组织讨论元朝统治的地方经济之独特契机与当时整个帝国活跃的商业。

 

第一节 忽必烈统一中国

 

一、 蒙古族的兴起

 

蒙古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得很远。

蒙古汗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蒙古各部于1206年大会于斡难河畔,被拥戴为蒙古统一后的最高首领,尊称其为“成吉思汗”。此事,标志着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已经统一形成为一个以原蒙古部为核心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即着手组织精锐的护卫亲军(“怯薛歹”);分封各部首领为不同等级的“那颜”,实施部族军事贵族制统治,巩固对蒙古草原辖境内各部的统一;颁布法典(《大扎撒》)、创制文字(畏兀儿字蒙古文)等,使初建的蒙古国逐渐摆脱原始的部落制,成为较有政治军事威力的游牧部族贵族制国家,促进了蒙古族的形成和蒙古社会的发展。

 

蒙古族统一后,利用其凶猛的军事威势,积极向四周拓展,朝着建立大蒙古国的方向步步前进。成吉思汗通过自己以及诸子的多次西征,建立起了疆域广阔、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内有四大汗国之称。

 

二、 元朝统一中国

  

正当南君臣纵乐西湖,权将临安法汴京,沉醉于歌舞声色之中,北方蒙古高原上崛起的新政治军事集团先后于1227年和1234年灭了西夏与金,直接与南宋接壤;在此之前,蒙古军队在窝阔台和忽必烈之兄蒙哥时期曾两次南征,已越过青海草原征服了吐蕃、大理(今云南),从南疆形成了对南宋南北夹击的态势。

第三次南征,是由忽必烈(1215-1294)来完成的。南宋景定元年(1260),他在开平(后改名上都,今内蒙多伦西北,一说今内蒙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自称大汗,不久定年号为中统。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接受刘秉忠建议,改国号为“大元”,次年改燕京为大都。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执意继续其兄蒙哥未竟之业,发动第三次南征。

 

景炎元年(1276)正月,伯颜军到达临安东北临平镇,宋奉表请降。祥兴元年(1278)宋帝昰病死,陆秀夫再立8岁幼帝昺,改元祥兴,迁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十二月文天祥于五坡岭为蒙军袭执。次年,元兵追击至厓山,张世杰与蒙军再次决战,大败,陆秀夫负幼帝投海死,张世杰海中遇难溺死,至此,南宋历150余年而亡国,元朝统一中国,开创了由少数入主中原建立统一王朝的先例。

 

忽必烈自1251年开府漠南后,逐渐与汉族士大夫有所接触,这些汉人在开国前后都是忽必烈重要辅佐要员,他们对元统一中国后较好接受汉制产生重大影响。

 

元朝统一后,世祖忽必烈下诏书禁止诸王贵族改田亩为牧场,劝农力耕,并颁行《农桑辑要》,在江南设行大司农司及营田司,提倡垦殖;开会通河、通惠河,整治水利。命省、部、台、院参用南人,遣人赴江南访求人才。中枢机构中书省八大员(左右丞相、左右平章事、左右丞、左右参知政事)中,汉人几居其半。这些施政举措对促进蒙古族的社会进步,恢复战后经济,减少因汉蒙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倒退与损失,均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元朝建国后,原上都开平改为避暑的夏都,在原金中都燕京定都,改称“大都”,又称“汗八里”。元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也是当时世界著名城市,来自东欧、中亚、非洲、日本、朝鲜、南洋的各国商人萃集于此,全国货物汇聚,商业极为繁荣。与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不同的是,它又恢复了坊市封闭制,故其城市建制和布局更多地类同于唐长安城。

 

与后来清朝相比,元朝具有浓厚得多的民族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色彩。自成吉思汗至忽必烈,蒙古统治者具有强烈的民族保守意识,严防“同化”,在政治、军事权力体制上,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区别明显,法律制度不完备,司法随意性极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