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博弈: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
备课札记:英国怎样建立
熊昌友:课标对教材编写
孟易旭:课程资源开发改
余慧娟:课程改革的路必
周彩秀:课堂的巩固和延
推荐阅读:课程资源国内
白月桥:课程目标建构与
xzc 老师的读书笔记(一
最新热门    
 
笔记:课标、儒家、佛学与马克思

时间:2009-10-18 17:02:10  来源:紫箫寒月
 

读文笔记(6):课标、儒家、佛学与马克思

 

文/紫箫寒月

 

看着自己所写的题目,不禁好笑。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竟然能让自己牵强附会拉扯在一起。也许一些东西真的有相通的地方吧。

 

由于工作紧张,好长时间没有读书、浏览文章,欠下好多期文章未看,许多书籍也未读。好不容易到了学期尾声,有些闲工夫来补习充电。昨日阅览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8期,今日读了一本《问题化教学设计》(胡小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1版),当然里面内容还没有彻底消化。

 

此笔记来源于《中史参》的张汉林老师一篇文章《再谈历史教学设计》,其中有一段写道: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李军在开始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教学之前,对学生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其中有道题目是:“提到中国古代农民、手工者和商人,你有什么直接感受和想法,联想到哪些?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一下。”调查结果是,学生对商人的认识有褒有贬。褒的是:吃苦耐劳(2人),精明智慧(4人)、爱国(3人)、走在时代前列(7人)等。贬的是:无商不奸(3人)、唯利是图(6人),官商勾结(4人)等。为此,教师将“认识和传承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作为《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规定,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根据这条规定,本课教学目标好像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前面说过,要从具体内容、知识结构和课程理念三个层次来解读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指出,通过学习,学生要“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商业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所以,“认识和传承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既符合课标的精神,也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困惑,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成为有效的教学目标。

 

开始没有仔细读,看了这个案例外,觉得课标解读确实是个大学问。三年课改,从培训到实践乃至反思,一路走来,此时方觉自己反倒成了个唯课标是从的教条主义者,从不越雷池一步,内容要点说什么就讲什么。对照自己的堂课,也不过是传统教法的亦步亦趋。先概述后总结,然后完事大吉了。课后还会沾沾自喜自语道:我完成了课标。

 

读了此段,我的大脑简直受到了冲击震动,课标到底如何解读和利用呢?于是重新再次从头仔细阅读此文。实际上,在此文前面有两自然段就给予了说明,只是自己走马观花般读来,没有认真思考而已。实录如下: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内容的分析被赋予了新的任务,这就是解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有三个层次。一是计较于具体内容(即课程标准上的“学习要点”),与旧课程相比,知识是新的还是旧的,容量是增了还是减了,学习要求是深了还是浅了。二是放眼于知识结构,将具体内容的变化置于结构(即课程标准中的“专题”、“模块”)中去把握,分析其角度,确定其重点。三是着意于课程理念,正是课程理念才赋予具体内容以灵魂,成就其生命。三个层次应该是有机联系,后一层次均包括前一层次。

 

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例。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规定:“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这与旧课程相比,是个新内容。“知道”属于较低的学习要求,“比较”属于较高的学习要求。德意志的统一不在学习要求之内,但可作为《德意志帝国宪法》制定的背景呈现。《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属的专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仍然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应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还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呢?如果是指“确立”,则强调《德意志帝国宪法》代表的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新模式。如果是指“发展”,则强调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甚至蔓延到专制色彩非常浓厚的德意志;这种发展,主要是指外延(地域)的发展,而非内涵的发展,因为德意志帝国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在课程标准中,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相关的理念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至于教师想以哪一条为立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搜索网上又得优秀的教学实践名师陈穗老师一读后感,也颇有启发,转录如下:

 

No.11 第9期:读李军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实录有感

 [ 2008-10-5 1:40:00 | By:

 

李军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实录有感

在《中史参》2008年第8期里,看到北京张汉林老师《再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一文时,就被里面举例用的李军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所吸引,心中颇多共鸣,自己也试着在脑里粗略勾画了一下这样设计时需要的材料和组织教学的策略,同时也迫切地想看到老师详细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
呵呵,《中史参》的编辑是如此懂得广大读者的心思,适时地在第9期刊登了老师的课例和张老师的评价,读来真是启发不少。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能灵活运用材料,删繁就简,适时地进行学习历史和思维方法点拨,想来教学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细读三遍之后,觉得老师的实录中很好地反应了以下几个结合点的有效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有效结合。
在平时的教学目标设定时,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往往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内容标准要求时,将课程目标囫囵吞枣放在目标的表述中。所以常常无法突出重点,或操作性不强。但老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有效地结合了这两个点。
教学目标(1)表达了通过学案和自主学习及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内容标准”中关于古代商业发展概貌和特点的目标要求。这一点就比较有效地实现了两个点的结合,且简洁操作性强。不仅如此,教学目标(2)(3)更是反映了老师能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对本课的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从而生发出这些方法、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目标,这些又将整个课程的灵魂统领起来。
整个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拖泥带水,表述简洁,基本突出一节课重点和设计特点,定位高,突显了文明史观的运用。
二、教学设计是积极的价值引领和历史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正像老师所说,很多老师在本课的处理中,着力点主要在“梳理商业发展的概貌,概括商业发展的特点”,再多一些,就是“穿插一些材料解读的活动,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呵呵,本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老师的别致之处,在于本课教学环节的设置,层层深入。退一步有关于概貌和特点的归纳以及一般学习方法(如归纳特点的方法、史料互证法、信息提取的方法等)的示例和指导,这主要针对高考吧;进一步,有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商业文化中浓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且基本将这几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特别是第二部分“聚焦个案”的设计,结合得尤为突出。思辨体现在是“因势利导”还是“与民争利”政策的选择及影响上,体现在对“利”的认识上,价值引导在于政府与商人(甚至人民)的关系上如何更好处理。当然,第三部分“提升认识”关于商人“无商不尖”与“无商不奸”的引入也有思辨的迹象,这部分更突出的是虽然略微提到商人的困境,但更多还是把笔墨放在商人留下的“勤劳、有才华、责任感强、重义、诚信”等精神财富和商业文化遗产上,突出体现了积极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领。
三、资源开发将“封闭式”教材和开放的师生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打破了以往“教教材”的思路,改为“用教材教”,所以教学资源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开发和积累教学资源是我们老师要留意思考的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要利用教材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时这本教材就是主要的教学资源。老师第一部分的教学,虽然语焉不详,但从设计来看,学生应该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完成这个可以反映商业概貌并归纳特点的学案的。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应该就是教师自己的资源利用。难能可贵的是老师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发展,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也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资源:
1.对学生携带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调查学生对商人的印象,及时反馈引导思考。
2.对学生个体资源的优势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学生制作的FLASH故事和对于“无商不尖”意思的介绍。由“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不但建立在真实的史料之上,而且形式新颖或话题有趣,应该有利于学生置身其中,开展探究。
3.对学生二次资源的开发。比如布置作业中要求学生用文字、漫画或其它方式表达对商人和商业的认识。完成作业,学生就得继续发掘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业完成,学生的作业就又是师生教与学的新资源。
学生资源是生成的动态的,开发和利用这个资源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积累。相信李老师的学生能这么好地配合,一定也是平时师生有效交流的成果。
四、教学时空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与“无限”课外学习的有效结合。
这一点不用赘言,课前学案的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使课堂留着反馈和解决核心问题,效率比较高,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和处事习惯的养成。
老师的实录告诉我对本课教学有另一种成功的尝试,虽然绕不过商业文化,但他仍取得了很大突破,并引人深思。能做到这些,我不能不佩服老师的教学功底,特别是象他“学习中国古代商业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何裨益?”那种不断追问的精神,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追问和反思,才会有不断精彩历史课堂。

老师在《再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一文中批评那种“预设的教学实录”式的教学设计,非常中肯。的确,教学设计在于预设,所以应该充分估计学情和教学内容,并在设计中写出自己教学策略的依据、目标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教学实录又不同于教学设计,它的特点在于已经进行了教学实践,所以实录不仅能提供给我们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和策略,还可以反映课堂教学实践中设计实现的程度和效果,反映老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时的教学智慧;我认为阅读实录的过程就是和上课的老师一起面对设计成果和问题不断从细节上反思并完善教学的过程,是全方位的课堂设计是否有效实施的过程。因此,由于实录的简洁和是本人驽钝,阅读实录时,我无法像老师听过课那样比较全面的认识,自己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另一方面,从历史的有效教学上来看,我还是渴望从这个实录中看到以下有关内容:
一、关于问卷的内容设计、实施和反馈问题。
老师的文章说,“教学之前,对学生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导,其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古代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你有什么直接感受和想法,联想到哪些?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一下’”。侧面反映导入部分对商人的认识只是诸多调查内容中的一个,那么其他问题是怎样设置的?为本课做了哪些铺垫?在何处可以使用这些问题的调查结果,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呢?很想知道老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
二、关于教学第一部分提到的学案的编写问题。
学案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但实录对具体编写的内容没有介绍。由于各个版本的教材差别很大,加上如何来构建概貌和特征也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老师是如何去芜存菁,删繁就简的突出教学内容和目标(1)是我关注的一个要点。学案的设计是按照人教版的三个时间段设计还是传统的几个分期,各阶段又是怎样分“方面”的?这直接影响着目标怎样达成、是否达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着部分材料的使用和问题角度的切入问题。比如,个人认为如果第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关于城市发展和职能变化的分析,那么第二部分,在FLASH故事之后的再次由学生分析宋朝商业活动的特点就显得重复了。
三、关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细节问题。
1.教学资源的运用。在第一部分阶段特征的归纳中,在归纳完明清的情况后,突然有一组反应宋代到清朝市和城市的材料,从使用上来看,似乎主要是为了得出明清时商业市镇兴起这个结论,但使用时缺少必要的过渡,似乎突兀;两次出现《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使用意图是不同,但都和“市”有关,是否可以整合。
2.对学生的回答的反馈。比如,问“宋代商业为什么会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呢?”,学生答“经济繁荣,交通方便。”老师接着就说“宋代财政一直比较紧张……”,这里的评价,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教学目标中也有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的设置。学生携带式资源是多样的,也有待开发,其正确或错误的信息都应该予以反馈,这才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和利用。老师如果写出来了,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第借鉴和学习呀。
3.对照教学目标,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和“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似乎分散在好几处,不知道是否利于学生从规律上把握。
以上问题是我这个愚钝之人的请教,学习心切,不到之处,见笑了。

我知道一节课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有重点要注重效益,围绕这个重点目标,设计出来的一节课应该也会是一节有特色的有效的课。呵呵,评论别人似乎总显得容易一些,自己要上可不是嘴皮一动的事情,所以第三部分就先搁置一会,容我想想我的再设计。

 

课标说完了。接着说儒学,很早就对儒家思想感兴趣,后来再次上学期间读了四书五经及其各家的解读。下录《孟子》中一段:

【原文】

  淳于髡 ①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 之以手者,权②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 乎?”

【注释】

  ①淳于髡(kun):齐国著名辩士,曾在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做官。事迹见于《战国策·齐策》、《史记·孟荀列传》、《史记·滑稽列传》等。②权:本指秤锤,衡量轻重。引申为衡量轻重而变通处理,即变通之意。

【译文】

  淳于髡问:“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的。”
  淳于髡又问:“那么,假如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 吗?”
  孟子说:“嫂嫂掉在水里而不去拉,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这是通权达变。”
  淳于髡说:“现在整个天下都掉在水里了,先生不去救援,这 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整个天下掉在水里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嫂掉 在水里,用手去拉就可以了——您难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吗?”

【读解】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一条微妙的牵涉性心理问题的规定。由于有这一条规定,当“嫂溺”的时候是否“援之以手”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了。
  想来弗洛依德博士不一定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恐怕也没有读到过淳于党先生与孟子的对话,不然的话,倒正好可以作为一份性心理分析的材料了。
  我们既不是博士的学生,当然也没有办法来进行这方面加析只好从淳于髡先生与孟子的精采对白方面来欣赏了。  孟子虽是亚圣,但这淳于髡先生也非常了得,人虽矮小,其貌不扬,但太史公在《史记》里称他“滑稽多群,数使诸侯,未尝屈辱”。是当时齐国准外交部长级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国际名士。且看他问孟子的问题,出语不凡,神出鬼没而又直钉本质。稍有反应不过来,不弄得你尴尬无措,“顾左右而言他”才怪。
  但亚圣毕竟是圣人级的高手,群才无碍。只需略施机锋转语,以“权”释‘“礼”,便出人意表又合于情理地回答了对手的诘难,令人不得不服。
  通权达变,智者风范。
  而我们在前面的若干篇章中已经知道,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 都非常重视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通权达变精神。

《认识佛教》净空法师摘自网络

我早年有一位老朋友,抗战期间他在南京时和两个朋友被日本人追赶。他们逃到中华门外的一个寺庙,那寺庙里面的老和尚,救了他们三个人,他们才没有被日本人抓去杀掉。抗战胜利以后,他们回到南京,想到老和尚救命之恩(常常惦记在心里),要报答这位老和尚。于是在南京酒楼里,备了一桌非常丰富的酒席,请老和尚来应供。老和尚来了,一看,鸡、鸭、鱼、肉,果然丰盛!这时,他们忽然想到:‘哎呀!出家人吃素的,这怎么办?怎么没想到办素席!今天我们要报答他老人家救命之恩,搞了这么一桌,怎么办?’结果老和尚非常慈悲,他举起筷子说:‘好!大家坐下来。’酒席就开动了,他举筷就吃。这令他们非常的感动。这位老和尚是不是破斋呢?不是!这是佛法里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四摄法中菩萨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因为他们不是有意作弄人的,是真正诚心诚意报恩的。法师也很感激他们,一点都不见怪,大众没有一个不受感动,这是菩萨接众的一法。如果老和尚扳起面孔恼怒相对,会把人家的学佛机缘都断掉了;但是法师有大智慧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接引众生。佛法是这么方便、圆融,这是大乘佛法的殊胜可贵。

 

第四个该说马克思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最早恩格斯就强调各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后来才有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知道了马克思不是僵化的,是发展的。如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

第一, 从基本立场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一致的。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1泽1民,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毛泽东早就系统的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果断决策,把全党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大力倡导、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先民的提出,要以“三个有利于”以及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江1泽1民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在对待人民这个问题上,革命导师和领袖们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把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

第二, 从思想路线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样也深深的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俄国当时的实际出发,找到了俄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取得了事业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得到度,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打破“两个凡是”的僵化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江1泽1民同志也同样是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司机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三个代表”本身是以江1泽1民同志为核心的成果,同时,他尤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三, 从基本原则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都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做过深入的研究,到毛泽东、邓小平,形成了越来越完善的思想体系。毛泽东一贯强调并坚持马克思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科学的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关系。江1泽1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论述了党的基本纲领和最高的纲领的辩证统一,号召我们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三个代表”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上是一致的。

第四,从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邓小平也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的路数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和途径,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由此可以看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全过程的。因此,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总论:课标、儒家、佛学与马克思解读时,最相通的是一定要领悟出其最基本的内核。如课标的总论部分是其重要实质与精华;儒家有其核心仁;佛家以善为上;马克思就在它的基本原理。把握住根本部分不变,其他的是可以灵活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周恩来选集》(上卷)有一句评价毛泽东主席的话:在运用决策艺术上,毛泽东同志“是最能坚持原则又最能灵活运用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许多决策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如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代表我党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在原则问题上他始终坚持我们党的立场不动摇,揭露国民党蓄意挑起内战的阴谋,并驳回其无理要求,捍卫了我党的地位和尊严;在其他方面,则相应地作出让步和牺牲。最后逼迫国民党承认和平团结的方针,共同签订了协定,取得谈判的胜利。

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性是由事业的方向、目标决定的,失去原则性,就失去了大方向和总目标,即使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也没有意义。灵活性是由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决定的,许多事情人们无法预料,也不可能按人们设计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必须随时调整思路,改变对策,灵活应对,确保原则性要求得以有效贯彻,使大目标得以实现。

呵呵,从课标又说到了人生,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