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刘永红:以“内容标准”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张逸红:以乡土史教学为
陈立红:中国要欢迎强盗
张红:新课程改革下口述
南向红:历史课堂情感态
张逸红:提倡乡土关怀,
吴建红:戊戌变法成败活
陈红:关于日本“南京大
刘永红:岳麓马克思主义
最新热门    
 
陈素红:“神入”历史与“跳出”历史

时间:2009-10-18 17:02:12  来源:陈素红
 


教学反思:“神入”历史与“跳出”历史

                  
陈素红

07级历史教学教育硕士

 
还是关于《整体世界最终形成》这堂课的。

   
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这堂课讲的史实离学生有些远: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空间和事件是西欧强势的工业文明主流文化向全球的传播和扩散,世界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带领学生穿上具有魔法效力的seven league boots ,穿越历史时空,来到19世纪末英国,这里一个叫迈克逊老板正在举行招聘会,招聘的职务是经济咨询师,年薪十万------- 然后出示了迈克逊公司的背景资料:迈克逊家族早在新航路开辟时参与了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来开办了一个大型的手工工场,在蒸汽机发明并应用于生产以后,迈克逊开始投资建设新型棉纺织工厂,用蒸汽机代替了手工劳动,加强了工厂的管理。 令迈克逊合不拢嘴的是,工厂规模越来越大,而产品也越来越多。可是,慢慢的他的棉布在国内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国内的市场已经满足不了他。

   
然后我让同学们前去“竞聘”,“面试”的题目是关于如何解决迈克逊公司的发展瓶颈的,暗含的教材知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机器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跨越了一国的范围,国际贸易发展起来,开始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里面也包含了整体世界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必要条件、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等知识目标,同时渗透搜集信息、分析和概括归纳、合作与沟通、理解与表达等过程目标和科学态度、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竞争意识、辩证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设计的五轮面试题目是:

  
面试试题一:

      
面对国内市场的供过于求,如果本工厂聘请你加入顾问部,在不减产的前提下,你会做如何处理?

     
设计的意图是:理解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跨越了一国的范围,受利益驱动,西欧资本家开始开辟海外市场,国际贸易发展起来。

  

  
面试试题二:     

     
本人很早就有个梦想,就是在全球都设立贸易点,并且设计了草图,并希望各个贸易点跟总部要时刻保持联系。我的这个梦想会实现吗?

    
设计的意图是:分析是否具备世界统一市场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提醒同学们这是在19世纪末。

    

   
面试试题三:

   
那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地球就这样变“小”了? 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整体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设计的意图是:探究整体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面试试题四:  


   
有人说,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后,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你觉得合理吗?如果觉得合理,请谈谈整体世界的表现,并以部门为单位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设计的意图是:理解、分析和归纳整体世界的形成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主要以教材文字提供的经济、交通、人口流动、文化、体育等领域为主。同时“以部门为单位合作完成”目的暗含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面试试题五:    

      
恭喜你进入面试最后一关! 请你回答: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是在这一时间而不更早或更晚呢?

  

    
设计意图是:知道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理解工业革命是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根本原因,因此整体世界形成的时间是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

   
【 课后,历史课程教学论的研究生晓荣建议我删除此轮面试题,因为从情境的设计看,这个面试题不是很合理,我们的老师郑流爱博士也建议我淡化时间可以使我的整个课堂结构更具美感和更具逻辑性,我觉得他们言之有理,下次可依此改进。】

 

   
通过上述特定的“招聘”情境,我连贯了教材比较分散和抽象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在通过五轮面试试题后,我打出了“你已通过全部考核,恭喜你被公司正式聘用了!”

   
接下去转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环节: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这个环节实际上也是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之亚非拉国家是如何被动卷入整体世界的大体系中的。为了课堂整体情境效果,我设计了这样的“续集”: 你被正式聘用后……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迈克逊老板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大量涌入亚洲,公司决定在亚洲的印度设立子公司,鉴于你在业务上的出色表现,升任你为印度子公司的总经理,你被派往印度……

    

【我自己觉得:毕竟是头天晚上匆匆想出这个方案的,未经打磨,“你”得角色定位还是有问题的。】

 

以下的情境设计以“麦克顿公司的印度子公司总经理”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引领学生“领略”殖民体系的建立和工业文明的扩张对印度的影响。

设计意图是:引领学生认识到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以印度为案例使学生认识:工业文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进步;但野蛮的殖民掠夺又破坏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这一环节郑流爱老师给我的建议:郑老师赞同我的设置情境的教学方法,他这里给我一个建议:我可以增加一个设问,让学生去思考“英国驻印度总经理可以通过哪种途经去印度?”通过这一设问把工业革命的新型交通工具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拉近欧洲和亚洲的距离的巨大意义也贯穿进来,我觉得老师这个主意特好,下次可采用哦。】

 

在这一环节的深入探讨我用了两个设问:“有人说如果没有英国的入侵,就没有今天快速发展的印度,因此,印度应该感谢英国的入侵,你认为如何?”

“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人,面对西方工业文明与殖民掠夺,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你会选择逃避、投降、被动接受,还是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或者其他做法?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既给落后国家带来工业文明,使它们逐渐融入到整体世界中,同时这些国家也遭到野蛮的殖民侵略,社会经济破坏十分严重。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引导认识:只有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才是唯一出路。

【这一环节郑流爱老师给我一个极有价值的建议:郑老师认为我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要求学生“跳出历史看历史”,是站在今天的高度,站在人类整个文明发展进程的高度看历史了,而前面的情境设置实际上是“进入历史看历史”。因此,他建议我整个教学内容可依此分两个层次:“神入历史看历史”“跳出历史看历史”,“神入历史”重在历史地感知、体验历史,“跳出历史看历史”侧重在感悟历史、分析理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和教训,如此,整节课的认识境界就将得到提升升华。真是令我豁然开朗,感觉在我的思路上至此“划然变轩昂”了。】(上课时间4月8日地点金华四中)

 

 

附:《教学用书》对本课教学的教学评价建议:

在本课中不宜过多地强调整体世界的准确概念,也不要一味地在理论上挖掘深度,去分析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影响、意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侧重于学生能否从直观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对整体世界进行描述;是否知道并能举例说明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不同国家产生的不同影响;能否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能否在学习的基础上,对整体世界的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