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刘永红:以“内容标准”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张逸红:以乡土史教学为
陈立红:中国要欢迎强盗
张红:新课程改革下口述
南向红:历史课堂情感态
张逸红:提倡乡土关怀,
吴建红:戊戌变法成败活
陈红:关于日本“南京大
刘永红:岳麓马克思主义
最新热门    
 
陈素红:消失了历史味的历史课

时间:2009-10-18 17:02:12  来源:陈素红
 

历史课程网——高校中学历史教师联盟


听课随记:消失了的历史味
 

陈素红

 

上周二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在十八中举行,上课的老师是一重点中学的年轻的女教师,课题是《新文化运动》,看得出这位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教学设计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她把整节课的流程设计成一次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参观活动,通过多媒体制作了虚拟的展厅,从“大门”进去后依次是六个展厅,然后带领学生一一“参观”:

    
展厅一:人物篇   在这一展厅,老师呈现了大量的人物图片,让学生一一辨认,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等,其中有一张图片是照片,名为《北大钟声》,画面中有众多的北大名教授,老师花了一些时间让同学们一一辨认,这些学生还蛮厉害的,居然也基本能够一一辨认出来,画面中前排显著位置有一马褂长辫人物,同学们不认识,老师说:“同学们看这个人,穿着大红长袍马褂,留着长长的辫子,从他的装束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封建、保守的人,他就是辜鸿铭…… 【 我的感受:“从他的装束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封建、保守的人,他就是辜鸿铭…… ”这话听着怎么有点不对头呢???】

    
展厅二是带领同学们参观《新青年》杂志,同时介绍与杂志有关的历史知识。

    
展厅三是用一些史实来说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这个版块教学我觉得不错,有“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味道】

    
展厅四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选用了参观参观毛泽东工作过的新闻纸阅览室和看一副当时的时政漫画《“三从四德”靠不住》来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展厅五是展示一副未完成的对联,要同学们开动脑筋对出下联和横批:【我的感受:是否“语文味”十足呢?】

       
上联: 批判封建文化病灶,  直指“孔家店”,奔走呼号,要驱散专制阴霾。

       
下联: 探索        良方,  请进         ,摇旗呐喊,为迎接         。

        
横批:          

   
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探索救国道路良方,  请进《新青年》,摇旗呐喊,为迎接民主曙光。

             
横批:  思想解放

    
同学们费了很大劲,积极性也蛮高的,但是好像只填对了《新青年》,后来老师就说了“标准答案”,然后学生齐读。

    
最后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讨论“当代人们尊孔复兴国学,如何理解今天的尊孔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得出传统的儒家文化有“好的”“不好的”,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的疑惑:传统文化有“好”“坏”之分吗?如何界定“精华”与“糟粕”呢?】

    
谈谈我的总体感受:这位老师整堂课课件制作优美,以展厅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设计亦可谓精巧矣,只是让我觉得有点疑惑的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发起?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的展开的,好像教师都没有交代,在缺乏历史大背景铺垫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一幅幅的图片,使得教学游离于特定的历史情境,有时甚至让人误认为这是在上语文课,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上出“浓浓的历史味”?这个问题看来我还得探索。呵,tommy以前做过“历史感”研究,能否谈谈你的高见:怎样上出有历史感的历史课?
 


————————————————

当当网: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3862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