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李清博客:听历史课有感
雾川:生动历史复习课
李林川:校本课程背景下
李林川:新课程改革背景
深圳吴萌老师口述:听课
李林川:20次修改论文的
李林川:实施新课程实验
程晓波博客:听湖北省优
王国栋:听郭富斌历史公
东坑:听课手记之东华陆
最新热门    
 
雾川: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感想

时间:2009-10-18 17:03:33  来源:雾川
 

 

雾川:激情乐学的爱国主义历史课堂

    ---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感想

 


  学校第二届凤凰杯比赛之时,听罢张彩平老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感想颇多。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所涌动的浓浓爱国主义教育真情,让所有听课的老师为之动容,让课堂中的学生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震撼。凤凰台上凤凰游,闻音亦明义。现就这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借鉴作用谈点管窥之见。

 

  其一:张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端庄大方、自然而又饱满激情。史诗一般的语言富有激情,能抓住人心,语言节奏控制适度,语调抑扬顿挫,语速或低缓或激昂,很好地渲染了本课的教学气氛。

 

  其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定位很准。卢沟桥事变,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南京大屠杀,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又较好地把握住了尺度,注意到了历史的现实性--当今中日二国的友好相处。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振兴中华,要树立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和平意识、国际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得当,让学生悲愤而有礼节,有理性的看待历史问题、借鉴历史经验。让学生学习历史,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从学习历史中明理学史。

 

  其三:教学设计形式新颖,教学手段方式多样化,教学情境丰富多彩。导入新颖,在音乐《卢沟桥歌》和图片“夕阳下的卢沟桥”的背景下,教师以卢沟桥“石狮子”的拟人身份朗诵导入新课。我也很快进入了教学情境。如此既衬托了本课的基调——悲愤、爱国,也比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实现思想的升华;内容充实,容量和密度把握适当;对教材理解透彻,处理得当,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能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是一节有效的历史课。这节课的教学方式的设计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如:表演自编历史剧《大刀敢死队出发前的那一个晚上》、战地记者前线采访报导、收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展示日军罪证等活动,多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表现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学生的情感释放水到渠成。整堂课的设计一环扣一环,老师的讲课艺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其四:这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制作的课件优化组合了众多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不仅容量大;而且很多第一手资料证实了历史的真实性,很多的图片如“夕阳下的卢沟桥”给人美的感受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背景音乐和视屏如“南京大屠杀”给人心灵的震憾,达到共鸣。

 

  其五:联系日军侵琼史进行乡土历史知识的传授,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材料,切实搞好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利用乡土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其六:古今联系,借古鉴今,史学结合。结合去年历史中考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日友好关系,到近代的两次侵华战争,到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展望,不仅使学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形成知识体系,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没有情感这一方沃土,知识的种子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历史学科尤其如此。学生心灵是一架钢琴,当你触动它的键盘时,总会发出叮咚的声音,一堂好课一定是真情涌动的。“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因此,要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首先要打动、感动自己,连接情感线,用活激情法。当老师满含热泪讲述抗日英雄佟麟阁的英雄事迹,讲述南京大屠杀时,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对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学生们带着真情表演《大刀敢死队出发前的那一个晚上》时,他们又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的热情,引发他们对历史现象的思考。

 

  教师的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历史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以情感人。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如临其境,与老师共享苦与乐,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时,知识才会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才能增强感染效果,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真正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只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时时不忘感情熏陶,牢牢抓住情感的缰绳,让真情涌动起来,就能使经久不衰的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爱国主义历史课堂也能激情乐学!

 

  总之,这节课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学习到了很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