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初二下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八年级农耕文明时代(上
八年级农耕文明时代(上
八年级农耕文明时代(下
八年级农耕文明时代(下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朱正标de博客:一标多本
朱正标de博客:走出历史
最新热门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时间:2009-10-18 17:04:34  来源:陈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广东省汕头市聿怀中学   陈穗    广东历史教育博客 发表于 2007-7-20 22:26:00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是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呈现出与农耕文明不一样的商业文明特质。商业发展建立在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又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农耕文明带来更多的活力,我国古代经济因此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在农耕文明大背景下,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商业在这种政策环境中仍顽强发展,不断突破,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呈现出中国商业文明特有的魅力。但横向来看,对比明清时期的世界潮流,在古代商业促进农耕文明达到顶峰的时候,却没能使中国像西方商业那样开启工业文明的大门。

本课第一目“商业的发展”概述了古代商业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第二目“城市繁荣”介绍了作为古代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在格局和职能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目“重农抑商”阐述了古代商业发展艰难的政策环境,这既是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的重要部分,也是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的重要依据。三目在一起,较突出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的要求。

为了使学生能更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将标题改为《农耕时代的商业》。

【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在时间上久远,且跨越时间段漫长;在内容上,知识点偏多;在空间上,涉及国内外,而学生仅有初中历史学习的一些片段记忆。

2.不仅如此,长春的学生暂时没有接触过课改后的教材,这种跨越整个古代时期的专题结构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3.学生有一定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和一定的求知欲望。

教师应应根据这些基本学情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各类资料搭建平台,构建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求知识,顺利地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① 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等方面的表现;

② 列举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在各阶段的突出表现和商业发展特点。

2.能力与方法

① 在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过程中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

② 从文献、诗歌、多种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的研读分析中,提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从学习古代商业繁荣发展的概况中,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自由、交融等商业精神;

② 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增强历史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

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形式】 讲授、合作探究、情境体验、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按照实际情况,以就近原则临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 发放本课的学案,指导预习。

二、课题引入——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介绍长春现代商业发展,师生互动,引入新课。并用幻灯片显示标题《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课程标准》中“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的要求。

【设计意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拉近师生距离,提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和期待。将课程标题与学习要求同时呈现给学生,起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重点的作用。

三、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呈现表格,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上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表格。

(一)商人: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1.教师引导:为什么我们把做买卖的人叫“商人”。

2.创设图片和文字材料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以范蠡为代表的春秋末期大商人的兴起。

呈现范蠡画像和《史记·货殖列传》里的记载:

材料1:范蠡认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材料2:“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商帮,体会古代中国优秀的商业精神。

呈现以下材料:

材料1.“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2。“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材料3.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晋商创办票号的条件,感悟晋商诚信的商业精神。

4.教师引导:大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学生交流后,呈现学者对明清十大商帮的总结: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5.教师总结商人群体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及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商业的发展和商业精神的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或图片情境,使学生知道商人产生、春秋战国大商人的兴起和明清商帮的发展概况,理解商人群体的扩大反映了商业资本的扩大和商业的繁荣发展,进而感悟日益丰富的优秀商业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国商业文明。

(二)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中心。

2.引导学生认识“市”在唐以前的特点。

呈现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诗句。

设置问题:诗歌中反映了唐朝的“市”有什么特点呢?       

3.创设图片情境,初步体会北宋汴京的繁华。

呈现《清明上河图》,描述清图片中的场景,用语言激发学生对图片的理解。

4.比较唐、宋的城市格局,探讨唐、宋城市格局的变化。

呈现唐长安和宋汴京的城市格局图。

教师引导:哪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方便?为什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读图和由表及里获取信息的方法。

5.教师总结以唐长安和宋汴京为代表的大都市的发展特点,以及其反映出的商业发展的内涵。

【设计意图】城市发展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在这里选取典型的两个城市、两个阶段作为代表进行比较,意在勾勒出商业发展在城市变革这方面的体现。教学过程中,使用诗歌和图片资料,层层递进,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发展,理解商业发展突破限制,更加自由,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体会商业的自由内涵和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

(三)向外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播放自制关于丝绸之路的视频,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视频,之后师生共同探讨。

1.古代通往海外的商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比起陆路,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海外贸易的减少还是扩大?

3. 海外商贸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丝绸之路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内容,通过视频播放,再次刺激学生回顾已知的知识,理解新的学习内容。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知道古代海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知道古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欧洲。体会古代海外贸易发达,不但繁荣了经济,还促进各地文明的交流,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感悟商业传达出来的互通有无的“交融”内涵。

(四)阶段小结

呈现学案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认识商业发展在各阶段的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本课头绪较多,在前面使用小专题方式粗略呈现了商业发展概貌后,使用表格进行整理,可以使学生从阶段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商业发展的概貌和各阶段在商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会商业繁荣发展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这个表格可以强化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教会学生表格归类、比较学习的方法。

(五)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1.重现历史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古代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

材料1:(明朝)陆二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可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问题设置:陆二为什么烧掉灯草?

材料2: 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商人位于四民之末。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布,农民之家有一人经商,也不允许穿细纱。

问题设置: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两则材料可以说明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是什么?

材料3:“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钱咏:《履园丛话》

     提问:这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思想?

2.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教材关于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的原因、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发展等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阅读补充材料和课本,获取信息,在老师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知道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表现。在理解古代商业是在如此不利的政策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基础上,体会商业的顽强生命力和商人的创造力。

第二部分: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课件展示表格(学案中已完成的商业发展概况),老师进行小组分工就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产生时间、发展趋势、水平、所处地位等角度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2.教师小结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重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学生已基本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一定的印象。通过这个探讨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在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四、播放视频,总结提升。

播放自己剪接的《大国崛起》视频,教师语言激疑。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初步以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辩证地理解明清时期中国虽然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但发展的活力下降,中国农耕文明已经不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逐渐被抛在世界潮流之外。教师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原因的愿望,在新的疑问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一、概貌(见表格)

二、特点

1.  起步较早;

2.发展水平高;

3.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4.一直从属于自然经济;

……

【教学说明】

   教师在知识结构处理上,通过表格的运用,尽力使教学内容明晰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并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较多样的情境设置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经验、体验紧密结合起来,以开放式的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快乐的气氛中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拓宽视野,并意识到学习历史对于提高自身判断、理解、反思能力和丰富自己生活的意义所在,进行历史有效教学的实践。

【附录】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发 展 阶 段

商  人

城  市

商  路

……

政策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产生了原始商业。

 

兴起

夏商周

产   生

都市市场逐渐繁荣,但经济职能不强。

 

国内商路

 

 

春秋战国

  

 

 

重农抑商

发展

秦汉

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

战乱频繁……

繁荣

隋唐

 

都市繁华             

 

 

唐中期后

  有所松动  

宋元

全面繁华

   海上丝路          

 

鼎盛

 

明清

 

         

 

工商业市镇

 

 

 

抑商锁国            

 

                                             20007.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