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案例教学法在“历史教
何琼:让学生通过案例了
解爱群:历史新教材内容
陈彩芳:历史乡土资源的
“秦始皇的困惑”教学案
13日晚在线研讨:教学案
13日晚在线研讨:教学案
秋水斜阳:感谢鸦片战争
娜娜:反思历史教学案例
刘海明:从一个历史教学
最新热门    
 
获奖案例选登:余文伟—课本剧戊戌变法教学案例及思考

时间:2009-10-18 17:05:50  来源:余文伟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授课者是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历史教师,授课对象是来自浙师大附中的高一学生。相对于一般中学学生而言,浙师大附中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接受、理解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本节课剧本教学地效率,授课教师在这之前已经按照一般教学方式完成了教材“戊戌变法”一节内容的教学,而且还指导学生进行了资料查询、剧本编写、演员挑选和剧本排练等一系列工作。当然,主要工作都是由学生为主完成。在这过程中,授课教师自己也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精心的备课。

二、课本剧“戊戌变法”教学节录

说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一)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二)学生表演第一幕历史剧:君臣长谈  南海阔论推改革,教师提问引导;(三)学生表演第二幕历史剧:母子反目  慈禧揽权再“垂帘”,教师提问引导;(四)学生表演第三幕历史剧:志士诀别  去留肝胆两昆仑,教师提问引导;(五)教师小结。下面主要通过第一幕和第三幕的教学实录反映历史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的作用。

(二)学生表演第一幕历史剧:君臣长谈  南海阔论推改革

楔子(旁白):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诏定国是”,开始变法。他顶着慈禧太后的压力,打破清朝皇帝不得召见小臣的“祖宗家法”,于16日在颐和园勤政殿特旨召见康有为,这是光绪皇帝和维新领袖之间的第一次单独会见和直接对话。

康有为(以下简称康):中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外国侵略是永无止境的。

光绪皇帝(以下简称帝):这都是因为我们太守旧。

康(慷慨激昂):皇上既然知道守旧弄得这样糟,就该变法维新。

帝:所以现在非变法不可。

康(恳切):近年来我朝已有变法,但只是少变,所谓变法而不全,结果不会有什么成绩的。须要把制度修改,应该先开制度局。

帝:对,对,对。

康:臣曾考察过各国变法的情形,参酌中国的情形,哪几项可以施行的,都定出条陈章则,请皇上参考。

帝:你写的条陈章则我已仔细看过,很详备。

康:那么皇上为什么不颁行呢?

帝(看了看帘外,停了一会,叹口气):我受着种种牵制,不能放手干呀!

康:现在的大患在乎民智不开,民智不开是因为用八股作考试文章,学做八股的人不明白世界各国情形,但他们可以靠八股得功名,做大官。现在朝廷里群臣济济,却没有一个担得起革新重任,就因为八股出身的缘故。

帝:是的,西洋人都做有用的学问,中国却做无用的学问。

康:皇上既知道八股的害处,那么把八股废了吧!

帝:可以的。不过要办新政财政困难,如何筹款呢?

康:中国矿产很多,可以开发,只要开源,不怕没有钱。

(旁白):康有为侃侃而谈,君臣还论及了用人行政,推广社会教育,招抚会匪,译书,派遣留学生和考察专使等等。

帝(点头):不错,你可以下去了,还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上奏。

尾声(旁白):此次会见后,光绪皇帝对康有为大加赏识,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并特许康有为专折奏事,不必由总理大臣代递。从此在康有为的日夜操劳下,一件件新政的建议流水传到紫禁城,再经过光绪皇帝变成一道道变法诏令从宫中飞向全国各地,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中华大地兴起了一场旨在革新图强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师:表演得怎么样?(集体提问)

生(大部分):很好!可以!(集体回答)

师:我们请光绪皇帝的扮演者谈谈对“光绪皇帝”这个人物的看法。(个别提问)

生(光绪皇帝扮演者):他迫切希望能通过变法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个别回答)

师:也就是不甘做亡国之君。(板书“不做亡国之君”后继续引导学生)但在这同时,光绪皇帝又有什么无奈?(个别提问)

生(光绪皇帝扮演者):没有实权。(个别回答)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个别提问)

生(光绪皇帝扮演者):光绪皇帝说,“我受着种种牵制,不能放手干呀!”(个别回答)

师:很好,这说明了光绪皇帝确实没有实权,(并补充)由此又导致了他的怯弱。(板书“无权、怯弱”)

师:我们再请康有为的扮演者谈谈对“康有为”这个人物的看法。(个别提问)

生(康有为扮演者):他也是迫切希望能通过变法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个别回答)

师:完全正确,那么“康有为”在当时感情上又有什么特点呢?(个别提问)

生(康有为扮演者):慷慨激昂,充满热情。(个别回答)

师:不错,康有为满腔热情,希望能够变法图强。(板书“力图变法图强,满腔热情”)

师:一君一臣都力图变法图强,但随后的变法并未得到很好推行。是什么外在因素导致了变法措施未得到很好推行呢?(集体提问)

生:顽固派的阻挠。(集体回答)

师:对的。我们一起看下面一段材料。(打开投影,以光绪皇帝前后自相矛盾的诏令证明)

 

 

(四)学生表演第三幕历史剧:志士诀别  去留肝胆两昆仑

楔子(旁白):慈禧“临朝听政”的消息传出后,霎时,京城里刀光剑影,风云骤变。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出谭嗣同和梁启超忧愁的面容。

梁启超(以下简称梁,无奈):听说皇上已经被太后软禁了,她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嗣同,还是一起走吧!

谭嗣同(以下简称谭,坚定):各国变法都要流血。今天中国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这是国势不振的原因。我谭嗣同愿意做第一个这样的人!

梁: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还是先避避风头再作打算吧。

谭(从容):我已经说过,以前想救皇上,已无可救;现在要救南海先生,也无可奈何。我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而已。你不必再劝我。

梁:天下兴亡,知其不可而为之;流得青山在……

谭(以手势打住梁启超说话):你别劝了。没有逃命的人,维新大业无以为继;没有留下的人,皇上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两件大事,任重道远,我和你勉励分任。(二人眼神坚定、凄然抱拳相别)

尾声(旁白):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意气自若,整日绕室而行,拾取地上炭屑,就粉墙作书。留下一句名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八月十三日,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谭嗣同如自己所愿地“死得其所”,当年,他才三十三岁。梁启超则乘大岛舰东渡,在日本办报宣传,为苦命的中国继续请命。戊戌变法失败了。逃走的和留下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肝胆相照,象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师:在当时,谭嗣同事实上能不能走?(集体提问)

生:能。(集体回答)

师:那么假如你是谭嗣同,你会不会走?(稍停一会儿)不走的同学请举手。

生(少数同学举手)

师:假如我是谭嗣同,我也许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走”,因为生命是无价的。但是正因为谭嗣同选择了“不走”,所以他的形象更加高大。

师:不管谭嗣同“走”还是“不走”,戊戌变法是已经失败了。那么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个别提问)

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另外,顽固势力的强烈阻挠。(个别回答)

生:我认为是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无能。应该让强学会渗入军队,然后扩大影响,等势力逐渐壮大后,再把顽固势力一个个剪除。(个别回答)

生:还有一点,不能依靠外国列强。(个别回答)

师:刚才几个同学的回答互有补充,我们一起来看投影,小结一下。(打开投影)

投影:变法失败的原因(括号里面内容先不显示)

采取改良主义方法,缺乏反帝反封建勇气(要决心坚定)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要消除旧势力)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要自力更生)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力量薄弱(要发动群众)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准备不充分(要加强宣传)

卷入帝后党争(要政治团结稳定)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

师:联系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因为下课时间已到,所以教师让大家稍加讨论,直接看投影)(打开投影:变法失败的原因对今天的启示——见上面投影中括号里面内容)

 

 

三、历史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

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①因而无论从历史学本身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让学生在历史角色的扮演中真正地感受历史和领悟历史都不失为一条学习历史捷径。

从总体上看,“戊戌变法”课本剧教学是成功的。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对人物体验的兴奋和对课堂问题的继续讨论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课后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以及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我认为历史教师在进行课本剧教学时不能完全照搬语文教师或英语教师的模式,而应注意在以下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把握好选题

把握好选题即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课本剧教学。有的历史教师认为,历史学科进行课本剧教学的好处就在于任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进行课本剧教学,因为任何过去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表演得到“再现”。但“可以”不等于“适宜”。在追求课堂效果最佳的原则下,和语文学科、英语学科一样,历史学科并不是任意一课内容都适宜进行课本剧教学的。

一般而言,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有冲突性和转折性的事件,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的内容,比较适合课本剧教学。在“戊戌变法”一课中,我们可以发现,“戊戌变法”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事件既具有冲突性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教师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开展课本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上册为例,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尤其是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太平天国的有关内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有关内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都比较适宜历史剧教学。相反,以说明和分析为主的内容、以概述和介绍为主的内容、没有重大冲突或转折性事件的内容以及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可以塑造的内容,一般不适宜利用课本剧和角色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如“鸦片战争的影响”、“新思想的萌发”、“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等。需要注意的是,少数经过处理的说明、分析为主的内容也适宜课本剧教学。如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中,对帝国主义列强和清政府拟人化处理后的课本剧教学效果就不错。②

另外,从“戊戌变法”一课看,教师教学比较成功还有一个原因,即教师选择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本内容。在对“戊戌变法”有了一般的掌握后,学生对课本剧(其实就是历史)就能理解得更深刻、表演的更出色,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就容易从更高的层次进行教学活动。因而一般说来,历史教师选择课本剧教学的内容最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至少是已经指导学生预习过的。

(二)指导好剧本编写

在进行语文学科或英语学科的课本剧教学时,教师往往把整整一节课甚至几节课(连堂课)都用来表演一个完整的剧情,因而教师需要指导好一个较长和完整的剧本。历史教师进行课本剧教学是否也要如此呢?

相对而言,历史学科课本剧教学更需要的是一些剧情片段,因而历史教师需要更多地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剧情,编写出一个或数个短剧本。其主要原因在于:语文学科或英语学科中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即为剧本,而且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角色本身就是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反观历史学科,首先它并非文学作品欣赏课,更重要的是,以课本剧和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是我们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悟历史,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历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和最终目标。所以历史教师在进行课本剧教学时还要在所选教学内容中精选出几个更突出、更典型的片段,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身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防止课本剧教学变成“剧本表演课”。在“戊戌变法”一课中,这一点反映的很好。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把整个戊戌变法的过程拿来编剧和表演(事实上这也很难),而是选择了三个足以反映变法过程的片段,即:第一幕:君臣长谈  南海阔论推改革、第二幕:母子反目  慈禧揽权再“垂帘”、第三幕:志士诀别  去留肝胆两昆仑。通过这三个片段,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在历史关键时刻重要历史人物的情感,也容易引导到最后分析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课堂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指导好剧本编写还表现在要让学生知道“求真”的原则。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剧本的编写可以利用夸张等手法进行文学创造,历史课剧本的编写则要尽可能地真实。这一方面是科学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只有在尽可能地真实的情境下,学生才能感受和理解真正的历史。在“戊戌变法”一课第三幕中,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作时间表述就给人一种历史感,而梁启超叫谭嗣同“嗣同”则削弱了其科学性。虽然历史不可能还原,但我们可以求真,尤其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和关键的地方,我们应当指导学生以“求真”编写剧本。

(三)引导好表演后的教学

既然是课本剧和角色表演,那么是否意味着演出“好”就是课堂教学的成功呢?在语文课和英语课中,成功的表演往往意味着课堂教学基本获得成功。但在历史学科的课本剧教学中,出色的表演只是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其后教师的“引导”。

引导好表演后的教学即,在一个短剧本表演结束后,教师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剧情本身引导到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目标)上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课本剧教学在历史学科和语文、英语学科中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样,说到底,历史教学的最终和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利用课本剧和角色表演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体验。那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巨大的心灵震撼,将使学生难以忘怀。”③所以它是而且只能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一般说来,利用提问设计进行引导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由于在表演结束后,无论表演者还是其他同学都沉浸在刚才的历史剧情中,所以通过提问可以唤起大家的注意力,使其转移到教师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上来。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好剧情,实现自然的转移和对历史理解的升华。如“戊戌变法”一课中,在第一幕和第二幕结束后,教师先提问“表演者表演得如何?”,接下来再问表演者“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包括性格特征)如何?”,这样就实现了巧妙的过渡。而第二幕结束后,教师继续引导同学分析、讨论慈禧太后这种性格特征和政治态度产生的各种原因,则又实现了一个教学目标的升华(其实在第一幕结束后,教师也可以作类似的引导)。在几个短剧本表演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进行最后的小结,对整堂课本剧教学进行升华。如“戊戌变法”一课中,教师最后设计提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和“这对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就表明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在细节上还有些缺陷,但无疑这样的设计使这节课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学水平上,而是达到了“历史”的高度。

参考资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第4页,2003年4月

②该课在2002年12月人教社组织的厦门“全国人教版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实验区教学经验交流会”中展示

③于春燕、魏刚:《让历史变得可以体验和回味》,《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