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邦明:历史地图册的使
刘伟明:老师老师怎样上
林庆明:让学生在历史学
戴羽明:赵括是纸上谈兵
戴羽明:教师课后反思盲
黄文明:城郊中学高一历
钱玉明:以“百家争鸣”
戴羽明:彻底解脱“皇权
葛明:历史教材的一点瑕
葛明:中学历史教材插图
最新热门    
 
刘海明:从一个历史教学案例说起课程资源

时间:2009-10-18 17:08:52  来源:刘海明
 

刘海明:从一个历史教学案例说起课程资源


案例

笔者参加教师培训工作检查时,到了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乡镇中学听了一堂历史课,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问题。任课教师采取了平铺直叙的讲解法进行授课,然后让学生做练习,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课后开座谈会时,任课教师在自我评价时认为,由于学生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又没有别的教学设备,所以学生没兴趣,不知怎么办为好。然而,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学校,就有黎族、苗族、汉族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这些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却又同祖同宗,他们是怎样融合的?他们为何又同有中华民族的认可感?这种融合有何意义……。这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大城市里找得到吗?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求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又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显然,我们所熟悉的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要素,但决不是课程的唯一要素,还有大量的非教材的课程有机组成要素和实施条件的软硬件也是课程资源。

然而,在传统的观点看来,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购教材,或编写教材。的确,教材(主要是教科书)直到现在仍是我们最常用、最熟悉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从课程资源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原因是:

①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已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光靠教科书进行教学已难以实施课堂教学。过去那种论文式阐述的教科书已难见踪影,以大量案例、情景、活动设计、留下发挥空间的新教材,使得照本宣科的解读式教学不可能维持下去了。教材的中心地位已被教师的主导性所取代。

②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上级”专家编写的,其水平是不可置疑的,这些教材当然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是,就是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来说,专家是无能为力的,也无法苛求他们。因此,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就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家长等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而不是教材的作用。

③学校和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将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是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用出具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再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因此,传统观念必须改变。

其次,对课程资源的误解还有现实的存在,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阻力之一。从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不少普通学校、乡镇学校和落后地区的学校的教师,一谈到课改,就认为难搞。原因是学生素质低 、学校环境差、教学设施落后,仿佛没有这些课程实施条件,就是没有课程资源,就无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说传统的误解只看到“书”,那么现实的误解就是只盯着物的条件。其实,从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来看,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缺乏的是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学会运用新理念去识别问题,许多不同的资源在教育价值上是同质的。我们一般的学校的确没有多媒体、教学设施落后,但只要用课程要素的眼光来看,我们却有大地、有小草、有荒山、有水田、有河流等等。它们的教育价值,它们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和多媒体等却是同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运用它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