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凌寒:我布置给学生的寒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野鸭子博客:关于历史探
程晓波博客:做粗暴的法
枫叶博客:小议历史“学
李清博客:听历史课有感
刘德心:博客应用于历史
我对历史博客班的思考
兰辉博客:新课程高二历
最新热门    
 
凌寒博客:“重走长征路”活动及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6:12  来源:凌寒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虚拟“重走长征路”的活动。

活动安排:

1、分组。方法:自由组合,确定组名、奋斗目标。

2、查找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报纸、老师下载的资料。

3、方法:模拟导游,写导游词,本小组确定导游。

反思:

1.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兴趣不高,3班的分组迟迟不能确定,最后按值日组进行分组。

2.统筹安排不好。这次活动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较少参与他们的准备过程,只提醒课代表注意事项和作好安排。而在活动过程中,同一地点重复现象较突出。

3.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差,搪塞现象严重,一些小组根本不去查资料,只靠我提供的材料应付了事。

实录:

重走长征路,重捡中国魂

                                 ——写给长征路上的人们

刘鹏飞

长征的勇士们啊:

也许你们早已久眠故土,也许你们已从当年的“小兵”长成“大兵”,而更多的你们却暴尸西南,不知影踪。而你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笔精神财富,不仅仅是那所说的长征魂,你们的行动,开创了世界上的壮举,更服务了每一个中国公民。想当个,你们意气风发,长途跋涉,为了心中的同一个理想和目标,在党的领导下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困扰,打破了国民党灭亡红军的幻想,为中国留下了一颗灿烂的火种。正是由于这些火种,在西南在大江山川、华夏大地燃起了熊熊烈火,形成了燎原之势。试想,如果你们没有永胜的决心,坚定的毅力,饱满的热情,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那中国将是什么样?那将流芳千古的美名怎样赢得?壮哉!悲哉!亲爱的朋友,我将你们称作勇士,称作神也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敬意。

在长征路上,不仅要消灭前阻后追的敌人,还要克服饥饿、寒冷、困乏的环境。这是现在哪一个人所能体会到的?你们还肩负着传播红军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这是现在哪一个新闻媒体所能做得到的?渡赤水,与敌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爬雪山,过草地是拿生命来赌博!饥饿可以使人丧失生命,更何况是斗志;寒冷可以摧毁人的柔弱身躯,更何况是千里跋涉?过草地的沼泽泥河,淹没了你们的膝盖,甚至吞嗜整个身体,而你们却没有退路,只有前进,没有休息,只有继续。一头耗牛可以作4人几天的口粮,草皮、树根、树皮成了你们的“珍品”,皮鞋、皮带成为你们的补充品,我善良的人们啊,你们快看看吧,看看现在浪费食粮的人们啊,如果你们健在,你一定得把他们枪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有几个人醒悟?悲呼,国人!

我无法在你的墓前献花,你已经升华成精神,我无法向上帝祈祷,祷告你的灵魂在天上过得很好,我只能表达我的敬意,抒发我的个人感慨,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你看,你看到了吗?当今中国国力日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神六”飞天,奥运即来,我们的党跟着你们的足迹,继续走那长征路,带着你们当年的豪迈,发掘中国魂,实现你们的理想。吾激动不已,呼以“你们永垂不朽!”

 

 

 

4班“重走长征路”片段:

片段之一:赤水河

各位旅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赤水河风景区。赤水河古称安乐水,经贵州省东水县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长500公里,流域2万多平方公里。驰名中外的茅台酒便产于此地。1935年1月——3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四渡赤水河,现建有茅台渡口纪念碑,所以赤水河风景区是集自然历史于一体,您既可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美好享受,又可获得历史的启迪。

沿河山高水清,悬崖峭壁,险滩急流,森林茂密,景色秀丽。有被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的十丈洞瀑布,有“小家碧玉”之称的四洞沟竹海公园,还有神奇的“桫椤王国”和“丹霞奇观”,更有葫市摩崖造像,古代官渡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让您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发。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反攻,1月28日,予以重创。此时,国民党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四渡赤水河,寻机北渡长江,演出了一幕军事史上的著名战役——四渡赤水。

长征组歌中有一句人们所熟知的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红军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便走”的作战方针迀回穿插,声东击西,突破了七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与敌周旋时虽然走了不少弯路,部队相当疲劳,但敌军也被拖来拖去,损失惨重。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各路红军之间,无时不体现着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同志情,战友爱。正是这种团结,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红军成功渡过了赤水河,为长征写下了完美的开端。

长征是一个可以传之久远的东方神话,一条绵长的精神矿脉,一面永远鲜艳的文化旗帜。今天的我们虽然已经不可能再进行那种方式的长征了,但长征定格在历史的长空,长征精神更是一座令人景仰崇敬的精神高峰,是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的精神动力。

片段二:“重走长征路”之飞夺泸定桥

 

之一:

各位旅客,大家好: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泸定桥。现在它已有很大改善,可以说完好无缺。而在红军到达这里时,桥只是由十三根铁链边成的铁索桥;桥下褐红色的流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间倾泻而下,冲击着河底的恶石,溅起大而高的浪花。桥的险不禁使我们倒吸一口凉气,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桥头的石碑上刻有“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

1935年5月27日,红军战士就是在这里成功击败了敌人。当时,桥面上没有木板,有的只有铁索。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弹,英勇冲锋;当战士们冲到桥头时,正对泸定桥的泸定城西门燃起了熊熊大火,而西门是夺取泸定城的必经之路,是进、是退?战士们并没有犹豫,随着一声“冲啊”,战士们就犹如飞一般地冲下大桥,向火里冲出。帽子着了,就扔掉帽子,光着头继续前进。英勇的战士一个一个地冲出了大火,消灭了守在泸定城西门的两个敌团。

红军战士们并没有在汹涌的河水面前退缩,并没有在险恶的桥前驻足不前,并没有在敌人的熊熊大火面前想过一丝的放弃,敌人的炮弹打不垮他们,烈火阻挡不了他们,险要的地势恐吓不了他们,他们夺下了泸定桥,是他们的勇气、决心和信念,给了他们力量。

现在我们宣扬长征精神,说长征精神就不得不说飞夺泸定桥,学长征精神就不得不身临其境感受这泸定桥的险,现在就让我们这些有幸来到泸定桥的人们唱着长征歌,踩着红军战士留下的脚印,重游一遍泸定桥吧。

 

 

之二:

飞夺泸定桥

长征中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战士们用带血的身躯踏出来的,踏出来的胜利,踏出来的奇迹,踏出来的长征精神。然而这一站的飞渡,是长征记忆中尤为独特的一笔。

接到任务的那刻起,红四团的战士心里目标已定:泸定桥,我们来了!任务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三百二十里的路,三天赶到,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红四团可以依靠的是自己的那两条腿,两只脚。路,蜿蜒曲折,两侧是峭壁与大渡河,山上终年不化的雪,河对岸还有敌人时不时的进攻,战士们是不在乎这些的,他们想的是夺下那座桥。

日夜兼程,恐怕有限的时间都难以到达泸定桥,是什么给了他们力量?半路上还要与敌人周旋。为了和敌人争时间,我们的战士有多长时间没有合眼,多长时间没有吃饭?为了早点到达,战士们踏上了征程,此时天还未亮,老天开玩笑似的下起了大雨,路更滑了,情况更紧急了!对岸的火把亮了,敌人也在前进,我们的战士也点起了火把,火光中的身影跌倒又站起来,原来这场雨是那么的及时,对岸火光灭了,大概是他们停下来休息了,机会!我们用力抓住!他们的停下却激励我们更快的前进。辛苦,怕什么!这么多人的团结,证明了经过考验的人才会胜利。

泸定桥,终于看到了你;十三根铁环一个套一个,连起来,九根长长的铁索构成桥面,每根距离约一尺,上面的木板被敌人抽走了,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铁索,而下面是汹涌的河水在翻腾,似张开的大嘴等待着吞噬猎物,那么的令人胆战心惊,真是“大渡桥横铁索寒”。

敌人的两个团还不停的在射击,他们叫嚣着:“你们飞过来吧!缴枪给你们!”我们的战士回到:“只要你们的桥,不要你们的烂枪”。声音顺着铁桥,冲进敌人的耳朵,震击他们的耳膜。

会议决定突击,战士们永远都是最积极的。随着冲锋号的嚎叫,战士们出发了,也许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仍义无反顾的冲上去,他们知道胜利就在对岸,只需要他们伸手!手扶着铁索,脚踏着铁链,他们飘荡在生与死的边缘。枪林弹雨中,他们就要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那可是火墙啊!火是没有感情的,人的身躯即使可以扛起一座山,也禁不起一小朵火苗的灼烧啊!火焰在战士们的衣服上、头发上跳跃着,发出刺鼻的焦味,我们的战士可以容忍无情的火,却容不下面前那群有感情的人,或许,他们也早已没了感情,只是奉命杀戮的工具?

冲过去了!突击队冲过去了!后面的部队也飞快的铺上木板冲了进去,同城内的敌人打了起来。敌人看来,我们是飞过去的,因为他们无法想像,他们不知道红军有着这样的精神。战斗很快结束了,敌人是那么不堪一击,只有经过考验的人才会胜利,而我们以过了考验,尽管它很困难。

下半夜,刘伯承总参谋长与红一军团聂荣臻政委到达桥边,站在桥上,注视着每一根铁索,扶住栏杆,久久不愿离去。刘伯承同志感慨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是的,长征中,我们的胜利又迈出了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谁知道下一次的胜利会在哪里呢?不过,我知道,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还有什么比鲜血更珍贵,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他们舍弃了珍贵换来了大家的胜利,换来了长征的胜利,换来了新中国的胜利!

 

片段三:过雪山

红军长征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河流,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中央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五座终年被积雪覆盖。

长征中过雪山是艰难的,我们口头说知道很难,在心里默默为祖国有这样一支队伍而感到骄傲。可没有亲身经历,谁又会知道那痛,那苦。知道老百姓叫雪山是什么吗?他们把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而红军根本不是一支衣装统一的队伍,受条件所限,以及沿途不断吸收各地新兵,红军实际上是一支衣装杂乱的队伍,参军的人也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而他们怀着那些像雪一样纯洁的爱国心,用坚定的步伐,和火一样的心,翻越了这5座雪山。

在过雪山路途中,并非大家所想的那样,只要走,一直走,走过雪山就可以了。可雪山上的天气是会变化的,越往山上走,天气状况也会更糟,起初是下大雪,再往上走会下像鸡蛋一样的冰雹,狂风夹着冰雹,卷着积雪,积雪裹着沙石。而红军却要一步不停地向上爬。老红军江耀辉回忆:“我当时只觉得呼吸紧迫,浑身无力,只要稍微一松劲,脚就抬不起来了,但又不敢歇下来休息。我亲眼看到有三个同志,抱在一起停下来想暖和一下,但他们再也没有站起来。我暗地里流着泪,怀念着被大雪吞没的同志,心里十分难受。”

在过雪山时,红军们一双双肿胀的脚像穿了铁鞋,迈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而红军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不曾得到一夜充足的睡眠。一个个饿得肚皮紧帖着脊梁,腰带已经收紧到了最后一个洞。吴先思老先生写道:“在过党岭山时,担架员是牺牲人数最多的,当时有的伤员为了革命着想,不忍习看着同志们为他而倒下,自杀了。我们埋葬这位同志后,在经过山崖时,发现有许多冻僵的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我们发现露在雪外的一只胳膊,他的拳头紧握着,跑上去掰开手一看,里面是一张党证和一块白洋。队伍不停地前进,张政委依旧顶着寒风站在高地上。他一边咳嗽,一边喊话,每吐一个字都要用尽全身力气,忽然,他的沙哑声音中断了,重重地倒在雪地上……”

红军战士们翻越这5座雪山,而英雄们却永远的留在了雪山中,他们牺牲了,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是为党,为国家,为全中国人民而奋斗过的。

 

片段四:草地重生

 

八月,红军征服雪山后,在毛儿盖、波罗子一带集结待命,前面就是纵横数百里的莫测、人烟稀少的水草地。党中央决定北上过草地。这就让我想起了长征组歌中的那支《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是钢铁汉,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草地是阴雾腾腾,水草丛生,方向难辨的一片泽园。过草地是向神秘的大自然挑战,红军要把连野兽都走不过的沼泽征服,要同风雨、冰雪、饥饿搏斗,要粉碎国民党骑兵的袭击……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等着红军战士。此外胡宗南在松潘地区的漳腊、龙虎关、包坐一带集结了四个师。如果红军掉头南下,就是逃跑,就会断送革命。红军只有前进,才会使敌人永远摸不到他们的底细,毛泽东提出走敌人认为不敢走的道路——草地。

红军在敌人的刀口下选择了这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路。

红四团政委回忆道:草地的状况真使人怵目惊心!举目四望是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不辨东南西北。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黑色,散发出腐臭的气息。在这广阔无边的泽园里,简直找不到直路。脚下是一片草茎和腐草结成的泥潭,踩到上面,软绵绵的,用力过猛就会陷下去,拔不出腿。草是上的天气变幻莫测,越往草地中心走,困难越多。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齐下,夜晚的严寒,更是使人难耐,我们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地取暖。

风雨泥泞,寒冷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使同志们的身体明显地衰弱下去了。有的感到两腿瘫软无力,举步不起,但是我们牢牢记住了毛主席的指示,困难越大,大家团结得越紧。身体较强的同志们搀扶着身体弱的同志走,并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们吃。团干部将乘马和所有的牲口抽出来组成收容队,轮流驮送病号,但还是有的同志倒下了。

草地,这残酷无情的草地,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可贵的生命啊!不少同志长期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把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都耗尽了。他们在死前的瞬间还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革命,还希望在北上抗日路上再跨一步。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

就像诗中所描述的一样,“远征难,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千里雪,尽开颜”。这是他们的长征,是他们在长征路上的表情,更是一种可爱、可敬的从容。

 

片段五:腊子口

大家好,欢迎来到腊子口这块革命宝地。

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要道。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间,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天险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

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越过雪山草地后,到达腊子口。甘肃国民党守军沿途布设了数道防线,尤以腊子口空防守重点,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长大防御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敌军妄图凭借腊子口,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山谷中,这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如果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会陷入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

在这种极大威胁情况下,毛主席毅然做出决定,立即夺取腊子口,打通红军北上通道。

1935年9月17日,红一军二师四团向腊子口发动猛烈进攻,在十几次失败后,于半夜时分,重新研究方案,兵分两路,一路由政委杨成武第6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另一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一二连,悄悄迂回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从后方进攻。凌晨全面攻克腊子口天险,从而使国民党企图阻拦红军北上的阴谋彻底破产。英雄的红四军团以自己英勇顽强的战斗,在腊子口树立了与日月同辉的历史丰碑。

为了纪念腊子口战役,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8月21日在腊子口战役纪念地修建纪念碑,1993年由迭部林业局重建杨成武将军亲笔提字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腊子口是长征中最后一道天险有,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就是抒发当年腊子口战役成功后的愉快心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缅怀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为建立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的情景,也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新中国建设而努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