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李健:《近代民主思想与
陶永福:《南京大屠杀》
何炳松:《历史教授法》
周佳荣:《教育杂志》与
人民版教材:《太平天国
何成刚:《诗经》之《硕
王英:《中国近现代史》
佚名:《走向共和》与中
佚名:《现代化与历史教
张建波:《万历十五年》
最新热门    
 
宽容:《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6:16  来源:宽容
 


附历史课程网已经发布的同类教学资源

1、张卓鸿:探究课设计之《再话长征,传承民族精神》

2、郝加根:学生讲《红军的长征》

3、蔡贵利:高中《红军的长征》教案设计

4、主题班会:重温长征历程弘扬红军精神

5、吴国芳:《红军的长征》教学案例分析

6、PPT下载:红军《长征》教学设计课件

7、周刘波:《长征》教学设计

8、光明日报:长征——真实历史 无尽故事

9、《长征》等一批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直接下载

10、红军长征准备问题研究参考

 

Ⅰ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大纲分析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正确领导。(2002、2000高中版)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2000年初中版)
  分析:
  (1)两份三版的大纲均重在阐述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及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实在看不出它们有哪些实质的不同。
  (2)对于长征精神,大纲不应忽略;长征的历史意义,亦应述及。
  (3)同时,初中版大纲语言不很精练准确。

2.课程标准分析


  (1) 初中版:
  A、 中国近代史总序的交代: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B、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内容标准”的交代: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C、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教学活动建议”的交代
  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2) 高中版:
  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交代: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分析:
  (1)高中版课标对于本课教学的具体指导不够。
  (2)初中版课标可操作性的内容较丰富,并且提到了长征精神,从长征看中国革命的道路之曲折也是培养态度价值观的入手点。
  (3)课标相对于大纲,行为主体是学生,贴近教学过程本质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当然,给教师的教学自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教科书分析
  本节共分三目:“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从文字量来说,本课的信息似乎很大。
  仔细思索,教科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不单针对红军,还有平息国民党内争的意图。同时,中共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政策亦非完全正确,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段是错误的估计了形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如,提出要“武装保卫苏联”)。教科书也注意到了这些史实,且在小字部分中对中共的政策进行了检讨,但目标指向力度仍嫌不够。总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同蒋介石都有错误值得批判,但从后来的发展看,中共纠正得要彻底一些(而蒋也不能说完全的被动)。这样看来,问题还牵扯到了《九一八事变》这一课的叙述,甚至还有后面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对整个这一历史时段的评价,教科书采取的方式不能说是完全客观。


  从教科书内容组织来说,“攘外必先安内”不如放在上一课,而在下一课《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中把中共对抗日问题的认识转化叙述得完整、全面一些的好。


  (2)第四次反“围剿”单独提出来是否有必要?或者说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来呢?或许可以将它并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作为一个背景知识。


  (3)本课补充的材料,一是关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一是对遵义会议的评价,一是毛泽东同志论述长征的意义。而红军长征过程之中的事迹、记载,遵义会议的一些具体文献,关于长征的报导等却没有。尤其是第二则材料:教科书已经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说遵义会议的意义了,材料同教学正文基本雷同,何须采用?这里仅想说,象《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这样生动的史料为什么不引用呢?


  (4)在本课课文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王明、博古、蒋介石等“上层”人物的名字,真正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它对今天的意义是什么,均被一种“运筹帷幄”的战略分析比较所代替,这是现行教科书最大的不足。

4.教学重点处理初步意见


  由于初中版大纲已经强调了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拟不再将此两点作为教学重点,代之以:(1)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红军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2)思考并阐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5.史学研究简述
  田子渝、曾成贵的《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贾宗荣的《中国现代史》、《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胡绳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等可为研究的一般参考书目。
  斯诺的《西行漫记》等脍炙人口的通俗读物是有益的参考书。
  此外,贵州人民出版社的《长征大事典》(上、下)是资料非常全面的一本专著,可谈的上是长征的一部“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论文方面,霍新宾的《十年来南昌起义与红军长征问题研究综述》提供了一些新观点。孙章青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上的《红军长征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吗?》颇值得留意

 

 


6.历史与现实:两种解放与长征之旅


  学习本课的深层次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必须要追寻的。
  我们思考的起点有两个。一是今天人们勾联长征到现实生活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传统的,官方勾联长征到现实生活中的方式主要是: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学校教育;重大活动的纪念;领导人讲话等等。但由于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国家旅游局将今年旅游主题定为“红色旅游年”。这是一个新的动向,值得关注。


  关于红色旅游,张瑞东在光明网上的《警惕“红色旅游”中的“另类色”》中揭示出的一些现象确实是普遍的。革命传统如何嵌入现代生活?怕不是简单的依存市场经济逻辑就能很好的解决的。归根结底,“鞭剪了,神留着”,则神永远不会褪色;反之,即便抱着“鞭”,神早无踪影,被时代淘汰的结局是注定的——无论我们多么留恋。


  本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消费式的,追求快乐才是根本。历史上的红色之旅都是用艰苦奋斗来书写的。硬要人们不忘前世苦,人们难免会问:凭什么要我做出与我生活看来太无关系的设想呢?如果不能打动人们的心灵,则话说得严重些,长征将成为死历史——它仅仅停留在符号记忆这一层面。
  这里并不是说艰苦奋斗有什么错,而是想说:其实现代人的生活换一个角度说,何尝不苦?生活节奏迅疾如飞的现代人又何尝不在持续的奋斗?如果不能将这两种“艰苦奋斗”勾联起来,则我们将看不到长征精神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价值何在。
  分析到这一步,我们必须要开始第二个问题的展开: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它的价值,尤其是对今天的人们之价值何在?


  如果仅把长征精神归结为艰苦奋斗、革命英雄主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在战争年代、非常时期或许具有凝聚功能,但在和平时期,它的价值不打折扣是难免的。
  为什么那些战士要如此拼命呢?是什么支持红军完成这桩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呢?简单的说,是为了翻身求解放。放大了说,在高层次上说,仍然是追求解放。解放,这个词已经离我们太远——我们有必要把这个词拉回到现实中,看看它是否还有新的意义。


  所谓现代人的生活,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一种被异化了的生活,一种过分依赖物质,一种不得不追求消费的生活。对此,钱穆先生早在追记中国古代人文时就与今天做出了比较,宽容最大的感触是:物剩则神虚,此话不假。


  著名学者查尔斯  泰勒在回答英国的麦基关于马克思主义责难的时候,曾经引人注目的提出了马克思理论中“两种解放”的内涵。但他同时指出,第二种意义上的解放——精神上的、艺术上的、公德上的、社会秩序上的解放首先要建立在经济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根本消除这个基础之上。从今天中国的现状来看,社会意义上的第二种解放还仅是一种理想,而“根本消除”则早被定性为是“超越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之判断与操作。如此说来,解放不是一个过去式,它必将是一个未来式。这样,如果我们这个国度真的尊奉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必须承认:以长征为代表的追求解放的过程远没有完结,我们同先辈一样同在一条驶向理想国的航船上。历史并不是断裂的,历史还是延续的。


  如果我们不能、没有能力让所有学生接受两种解放甚至作为其人生选择,那么我们至少应该做到比较到位的表述——这应该是最起码的国家意志。而将这种表述转化为引导、帮助学生的建构,是这里的历史教学之策略的根本着眼点。
  如此说来,长征精神是一种以舍生忘死的极端方式表达对解放的诉求;长征精神之所以能感召世人,根本在于它在追求解放过程中有一种为世人认可的价值判断;长征精神依附于它的过程之中那些指向解放的动人事迹;长征精神能征服西方,不仅是因为它的悲壮,还因为它的成功。可以说,建国以前没有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能在表达解放精神这一层次上同长征相提并论。
  这就是长征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的价值所在。

 

 

 

7.教学重点的处理意见:


  认识长征精神在根本上是一种追求解放的精神。

8.三份教学设计参考:


  (1)人教网上的曹向东老师的教学设计——材料补充丰富,情感教育很突出。
  (2)北师大版教案(1999年版)——这份教学设计比起前面的那个,显得要单薄一些。但很忠于大纲和教科书,逻辑严密。
  (3)中学历史在线上的[许森备课在线]红军的长征——这好象是一份面向高三将要高考的学生的教学设计。


二、学情假设:


  1. 学生对于长征来说,似乎是并不陌生的,且他们在初中语文课上还学过《红军鞋》、《草地的晚餐》、《七根火柴》等作品。“飞夺卢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更是耳熟能详。本课的新意究竟在什么地方,需要思量。


  2. 从情感方面,学生或许对长征精神能做出:敢于吃苦、不畏难、勇于牺牲奉献等的概括,同时他们有可能对红军长征的英雄气概展示出向往、认同的判断,亦有可能觉得这些都已经过去,甚至觉得长征的红军的一些事迹并不感人。总之,一种态度是认可的,一种态度是疏远的。两者之间,前者在学生中占的比重或许会大些——不排除个别班级持后者的认识的人数要多些的可能。故,教学策略应灵活,事先要有心理准备。


  3. 长征中,比较吸引男生的估计还是战术策略和战争过程;对于女生,可能对长征中的感人事迹、长征的作品比较感兴趣。


  4. 最重要的,学生对于解放既熟悉又难以适应教师做出的思考。


  5. 教学难点:如何提出解放这一关键词并如何围绕解放进行讨论。

 

三、教学目标和检测方式:


1. 教学目标:
(1) 根本目标——认识长征精神在根本上是一种追求解放的精神。
(2) “对历史进行提问”
  层次1:对“关于长征,我想知道些什么”进行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并能记录发言人的提问
  层次2:对“关于长征,我想知道些什么”进行思考,并能进行提问、发言,培养发散性思维,能记录、归纳总结发言人的提问
  层次3:对“关于长征,我想知道些什么”进行思考,并能进行提问、发言,培养发散性思维,能记录、归纳总结发言人的提问,可以对发言人的提问方式进行揣摩、分析
  层次4:除上述三个层次可以达到外,可以大致猜测出教师的提问是什么(教师的提问是:今天我们学习长征,有什么意义?)


  附录: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红军进行长征时翻越的那座山叫什么?
  ◇有多少红军战争参与了长征?其中男兵多少?女兵多少?
  ◇长征为什么叫“长征”?为什么不叫**
  ◇长征从哪里出发的,最终到的是哪里?
  ◇长征都路过哪里?
  ◇为什么是红军长征而不是国民党长征?
  ……


(3)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层次1:复述红军长征的最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层次2:
  层次2-1:除上述认识外,还能知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导致;
  层次2-2:除上述认识外,还能知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原因主观方面是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指挥,客观方面是敌人改变了战略战术
  层次3:
  层次3-1:红军长征除了战略转移这一考虑外,还有北上抗日的意味;
  层次3-2:这一意味,带有一定的宣传色彩
  层次4:能够体验红军开始长征时的艰难险阻,并推测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按:层次2-2到3-2不论是出于教学根本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综合考虑,还是绝大多数班级学生的现状,都只是一种理想目标)

 

 


(4) 长征的经过和结果


  层次1:明确长征的地理方位是从中国的东南到西北,知道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红军获得了新的领导——毛泽东、红军不再被动且生气勃勃,这一会议是转折性的);
  层次2:能够单独完成教材配套地图册第36页的第一题;
  层次3:归纳红军长征中都战胜了哪些方面的困难(敌军——围追堵截;内部分裂;左倾错误领导;自然障碍;民族问题),并能思考红军为什么能战胜这些困难


(5) 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层次1:体会毛泽东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论述之内涵;
  层次2:
  层次2-1:就什么是长征精神进行思考;
  层次2-2:能谈谈什么是长征精神;
  层次3:能领悟到长征精神在今天的意义


(6) 完成微型社会调查——《长征在当代人心中的印象》(不做层次要求)
  
2. 检测方式:
  (1)观察法;
  (2)当堂公布练习与图册作业答案并进行调查反馈;
  (3)检查、点评完成微型社会调查。

 

四、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
1. 导入:教师引出、集体复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1’)

2. 抛出“关于长征,我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提问;略小结这一提问情况,说明本课的学习可以大致回答其中的一些困惑;并让学生猜测教师的提问是什么。

(5’)

3.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先试探学生的知识基础,如大致了解比较详细,直接进入到(3);
(2)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19两段大字,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3)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会遇到哪些困难?

(5’)

4. 长征的经过
(1) 提出三个问题:红军长征走了多少里?几支军队?从哪里到哪里?
(2) 结合地图册P9讲解红军长征的经过,其中应注意的有:
A. 以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为主线;
B. 点明长征的起点是红色首都瑞金;
C. 重点讲述湘江血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过彝族区、飞夺卢定桥、懋功会师后反分裂斗争
D. 点明三大主力红军最后会师地点,长征的时间
(3) 布置学生做图册P36第一题(重点1、3),当堂进行检测
(4)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红军长征遇到并战胜了哪些困难

(15’)

5. 长征的意义
(1) 试探学生的反应
(2) 出示三则关于评价长征的材料,让学生谈谈看法:


A.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B.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百战疆场的老将军张爱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铁火交加的年代,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有多少风雨同舟的战友,在我们身边突然倒下。他们来不及说完一句话,甚至来不及看战友一眼,就和我们永别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就是由无数烈士的生命和鲜血谱写成的!”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史册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我们的党、军队、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C. 毛泽东: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与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3) 将话题引入到什么是长征精神上来,并请同学展开讨论;追问:今天学习长征有何意义?
(4) 归纳小结学生的看法,教师谈自己对于长征精神的认识:在根本上它是一种追求解放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15’)

6. 布置作业:完成微型社会调查——《长征在当代人心中的印象》

(3’)


7. 教学过程中的策略要点:
(1) 本课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尤其是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但多媒体的材料一定要精、简;
(2) 可事先发给学生作业纸,代替学生的笔记
(3) 应鼓励学生发言,但亦应导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4) 本课教学,重点既明确,一些枝节则可大胆忽略、权宜。教师与学生的呼应,哪些必须落实在文字上,哪些仅仅点到即可,还需推敲。

 

微型社会调查:长征在当代人心中的印象

说明:本次调查旨在丰富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锻炼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它的具体要求是:
  1. 真实的采访五位以上的成年人(可以是亲属、朋友和老师,但不能都是一类人),标明他们的称谓、性别、年龄段(和职业),记录他们对你的提问的回答
  2. 具体问题有三个:
  (1)您怎样看待长征?
  (2)请您说说什么是长征精神?
  (3)我们今天学习长征的意义是什么?(长征精神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3. 调查完毕,你的采访感想,围绕“长征在当代人心中的印象”来写,如果能结合本课的学习体验最好。
  4. 格式自拟,但要考虑它的完整、合理与美观。

 

 

 


Ⅱ教学反思


  1. 两周之前,自己开始思考这份教学设计,一周之前,这份教学设计终于初步完成。这次侧重从质的角度说,是教学内容分析部分的“历史与现实:两种解放与长征之旅”这块。这次的思路中点,是历史教育的价值。当自己开始思考这个上位问题的时候,教材内容的逻辑严整、学生对知识把握的量化考核等等就开始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个教学其他方面的变动,属于渐进式的增删。


  2. 时隔几年后,自己再次将多媒体引入常规课堂(不是公开课),这次轻视了课件的完整性,但亦强调了它的交互性,从大的方向看是对的,但细节仍须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这次课堂教学是两种样式,采用多媒体的反而不如没有采用的效果理想。


  3. 还需说明的是,“应鼓励学生发言,但亦应导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课前的一个教学策略注意事项被提了出来,但真正把握起来很难。这里举个例子:


  C班的学生在问“关于长征,你想知道些什么”的时候,提了一个怪问题,长征为什么不叫王征(班里的一个同学的名字)?属于起哄行为。如教师善意但坚决的提示他这样问并不好,换个问题,这样处理,亦未尝不可。但笔者当时反问他:“哦,长征、王征,都带个‘征’,这个征怎么讲?”给后来的红军克服困难、宣传革命理想做了个小小的铺垫。但另一个例子处理就较困难了,这里也提出来,大家共同参考:


  4. 这次撰写教学设计,另有一点感触是这样备课真是太累了,尤其是刚刚完成了一个同级别的文本。它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沉重的——自己有一天根本没有办法再去上课。张弛要有度,这点自己今后必须要注意。这个教学文本写完后,决定暂停一段这样的工作,一是调整,二是再对此次教学中反射出来的问题再做消化。但常规备课仍须抓紧。


  5. 只有两个班留了最后的调查作业,完成效果不理想。从上交情况看,只有个别学生能够真正进行采访,并书写了自己的感想。


  6. 最后还有一个地方想留下根苗:以前曾在K12论坛上看过老行伍先生的一篇文章《“彝海结盟”的背后……》,当时未过多留意。这次整理材料时,特意又阅读了一遍,其中披露的细节、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分析,给我很深的印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