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新课程历史九年级上模拟
新课程七年级历史段达标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新课标四川省2005中考历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历史新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
最新热门    
 
新课标复习: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

时间:2009-10-18 17:06:24  来源:罗梦桂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

 

一、掌握的基础内容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我们首先要知道智者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是如何阐述的;其次再从这些阐述理解当时他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掌握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第一,掌握文艺复兴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及反映出的思想;第二,马丁·路德等人宗教改革表达出来的思想。从这些作品思想和新的宗教思想中找到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鸿、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一,必须区分好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第二,从中找出他们的共性,理解他们的人文主义含义。

第三,综合一下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古希腊(一是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二是平等思想)——苏格拉底(知识的获得或对事物的理解都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维护民主和法律的尊严,是人的理性认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即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一个思想体系)——宗教改革(蔑视权威,信仰自由)——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

第四,区别人文主义的理性和启蒙运动的理性。人文主义时所说的理性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思考问题,启蒙运动的理性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

二、智者对人和人性的关注——人文精神之源

1.智者的出现——对自然到的思考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

(1)对人的思考

早期自然哲学家研究事物客观的和“神的”本性,而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和性质则被置于其视野之外。智者实现了从现象和问题的客观的神的综合到主观的人的综合的转变。他们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哥拉)的命题,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将人类对自然、社会、国家(即城邦)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地合理化了。

智者们集中对自然与约定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有的智者肯定习俗和法律的价值,主张维护和遵守城邦的习俗和法律。法律是由神所赐予、贤人制定和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的,是正义的准则,善恶的标准。也有的智者将自然与法律习俗对立起来,强调人的本性具有不可抗拒的作用,为反对法律习俗的自然(本性)行为作辩护,并力图建立符合自然(本性)的新的法律习俗。他们认为,既然合乎人的本性的行为无可指责,那么与之相悖的法律、习俗、伦理规范就应该变更或废弃。在这派思想中,已经蕴含了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从“自然”与“法律”的对立出发,一些智者引申出了十分激进的平等思想。他们开始探讨社会不平等是否合乎自然,即是否有自然的依据。一些智者以人性(自然)的同一为依据扩展了平等的内涵和外延,他们把平等推广到所有的人,并且突破政治法律平等的界限,将平等理解为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甚至包括主人与奴隶间的平等。贵族和平民、希腊人和外邦人、主人和奴隶的区分是人为的习俗、法律的产物,而按照自然(或本性),这种区分却没有根据。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在此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一是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二是平等思想。

(2)希腊智者思考方向转变的背景。

民主制度的发展,为思考方向转变提供了基础。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波战争之后,希腊城邦民主制度达到鼎盛,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在这个时期,智者开始了对政治进行“有规律的和自觉的探讨”。从他们开始,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思考:为什么民主制度的发展,就为思考方向转变提供了基础?

因为:第一,城邦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特别是希波战争后以雅典为代表的城邦民主制的繁荣,民主生活的高度发达。第二,一系列有影响的政治改革和立法活动,冲击着原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习俗。每次改革和立法活动都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政治辩论,它吸引和激发人们去思考:什么是正义,自然与法律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理想的城邦制度和公民生活等。第三,在雅典等城邦中,民主制迅速繁荣起来,通过公职津贴和抽签选举等方式,雅典实现了公民“轮番为治”的政治理想。公民广泛参与城邦公共政治生活。公民经常需要对政治制度的优劣,法律制度的利弊进行讨论,在城邦的党派斗争中表达自己的立场,并投下自己的一票。第四,受火热的政治生活的影响,哲学家们开始将视线从自然转向人类自身,转向研究人类社会种种问题。第五,哲学家们开始卷人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政治活动的参与者甚至领袖。其学术研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人们普遍讨论的问题。在这种氛围下,关于政治、法律问题的研究也就随之兴起。

 

 

 

2.中西智者的思辩比较

(1)共同点:诡辩。对事或执其两可;或站不同立场发言。

(2)看如下两事

故事一:普罗泰戈拉 “半费之讼”

据说有一天,普罗泰戈拉收了一名学生叫欧提勒士。普氏与他签定了这样一份合同:前者向后者传授辩论技巧,教他帮人打官司;后者人学时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则在他毕业后帮人打官司赢了之后再交。时光往再,欧氏从普氏那里毕业了。但他总不帮人打官司,普氏于是就总得不到那另一半学费。普氏为了要那另一半学费,他去与欧氏打官司,并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如果欧氏打赢了这场官司,按照合同的规定,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欧氏打输了这场官司,按照法庭的裁决,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氏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他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但欧氏却对普氏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我是您的学生,您的那一套咱也会: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赢了,根据法庭的裁决,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输了,根据合同的规定,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我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转引自《逻辑学是什么》

故事二:(庄惠)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故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摘自《庄子·秋水篇》

故事三: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尸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尸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转引自《逻辑学是什么》

请通过这些故事认真领悟诡辩术。并学会分析这些例子的异同。

其共同之处都是以自己的意见或认识为主。故事一是执其两可;故事二、三则是对事站在不同立场发言。

3.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人文精神的升华

(1)苏格拉底其人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对每一事物都提出“什么是……?”的问题。这种提问题的方式意味着要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希腊著名的德尔斐神殿匾额上的一句格言“认识你自己”,在苏格拉底手里变成了一个哲学命题,这意味着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人们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反思人自己。与此同时,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伦理规范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2)“精神助产术”——人文精神升华

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实则体现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经自己思考。如:他开始提问时总是很谦谨:请教一下,什么是德行,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友谊等,然后从他的谈话对象愿意接受的命题和观点开始一路追问下去。他要求他的对手给出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个概括性说明和总体性定义。当他得到这类定义或说法时,他会进一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这个定义可能有的弱点。苏格拉底把这套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人,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走向某种确定的知识。

(3)基本主张:政治上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民主;提倡善良的道德,其伦理思想是“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知德合一。

 

 

 

(4)两则故事的道理

 

故事一:苏格拉底死前的话

苏格拉底临死前对一个叫克力同的人说了这样一番话。

克力同,我告诉你,这几天一直有一个神的声音在我心中晓喻我,他说:“苏格拉底,还是听我们的建议吧,我们是你的卫士。不要考虑你的子女、生命或其他东西胜过考虑什么是公正。……事实上你就要离开这里了。当你去死的时候,你是个牺牲品,但不是我们所犯错误的牺牲品,而是你同胞所犯错误的牺牲品。但你若用这种可耻的方法逃避,以错还错,以恶报恶,践踏你自己和我们订立的协议合约,那么你伤害了你最不应该伤害的,包括你自己、你的朋友、你的国家,还有我们。到那时,你活着面对我们的愤怒,你死后我们的兄弟、冥府里的法律也不会热情欢迎你;因为它们知道你试图尽力摧毁我们。别接受克力同的建议,听我们的劝告吧。”

请问:

①苏格拉底所说的神指什么?

民主、法律

②从这则故事中说一下当时雅典的政治情况和苏格拉底对这种政治的态度。

苏格拉底是被当时雅典所谓民主判的死刑。苏因和一位陪审团的人有矛盾而被判有罪,尽管这种判决有点荒唐,苏格拉底也有机会为自己辩解或出罚金,但苏没有为自己辩护。说明:一雅典的政治是一种泛民主;二这种民主和法律在当时已深入社会各阶层;三苏格拉底尽管有逃生机会,但他还是尊重这种民主和法律。以死维护民主和法律的尊严。

故事二:假苹果的味道

有一次,众弟子向他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照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大家坐下来,他用手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坐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味道。”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儿?”

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甜的味道!”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坐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过了片刻,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当中,他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这一次,除了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微笑着。

可是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道也没有。”

 

从这故事你又能悟到什么呢?

其一,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其二,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如果我们学会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久而久之,我们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也失去了创造力。其三,人不可能完全不受周围的环境的影响。

这两个故事说明,第一,凡事都必须经站在人的立场上思考,而且必须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去思考问题,强化人的主体意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有知识的人。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践行,也就是人文精神的升华。第二,苏格拉底以死维护了民主与法律的尊严,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升华。

 

 

 

三、文艺复兴——树立人文主义旗帜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古典文化为借鉴,在继承和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以适应资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导演出历史新场面的需要。文艺复兴本质上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法国启蒙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伏尔泰曾指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影响:

(1)是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革命,它解放了人的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西方神学世界观的基础。

(2)在运动中,人文主义者既使古典文化重放光芒,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文化。

人文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新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特征

2.人文主义

(1)何谓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又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与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相对立的人文学科,即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伦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等;二是指关于“人”的学说。

(2)文主义的基本思想:

人文主义者的总的目标: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复兴和发扬,来打破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天主教会在精神上的专制,并按照古代的典范,创立一种摆脱教会权威的、建立在文化知识和理性基础上的对世界和对人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相信人的力量;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应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他们还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所有这一切,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以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在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处于独尊地位,思想文化领域笼罩着蒙昧主义的迷雾。理性屈服于宗教信仰。对中世纪持否定态度的人文主义者,对社会和人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他们颂扬人,把自由地、全面地发展人的个性的理想放在首位。在理性面前,上帝失去了奴役人的权力。在人文主义者的言行中,古典文化成为了反对蒙昧主义、反对神学锐利武器。社会需要的新的科学知识体系,显然不能靠神或教会来创立,只能依靠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人”—即他们自己。他们认为,人不同于动物,是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和,能认识自然、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创立新的文化。人文主义教育反映了新生资产阶级要求启迪人的心智,传播新知识,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3)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

第二,肯定现实世界,向往名利和享乐,鼓励追求财富,反对禁欲和遁世,痛斥经院哲学

第三,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嘲笑僧侣的愚昧无知,蔑视贵族的世家出身,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

第四,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实验科学和唯物主义,主张探索自然,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思考:你对人文主义是如何评价的?

 

 

 

基本点2:

第一,人文主义者一般都强烈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外来干涉,主张维护民族独立。他们对于建立民族统一集权的国家,有过积极贡献。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反天主教会的斗争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世界开始了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所有这一切,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人文主义者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虽然反对封建教会,却并非无神论者,并不反对上帝,也从未否定过基督教教义。他们的思想、观点以及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还受宗教的束缚。他们心目中的人,主要是资产阶级自己。所争取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权利,追求的是确立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4)人文精神的含义

一般来说,能称得上一个主义的,就意味着这种思想或精神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所以这里称人文精神为主义,其本身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5)主要代表及其作品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最著名的作品是《十日谈》,这是用意大利方言写的短篇小说。小说叙述了10个男女青年为逃避瘟疫,在佛罗伦萨郊区的一座别墅里住了14天。在其中10天中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总共讲了100个故事,所以叫做《十日谈》。这些故事题材来源十分广泛,分别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趣闻轶事、法国的寓言、东方民间故事、宫廷传闻和街谈巷议等,实质上反映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第一,对天主教会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大胆揭露。

第二,宣传人类平等,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反对买卖婚姻,维护妇女的权利,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第三,热情地称赞市民、下层人民甚至异教徒的聪明、勇敢和机智。在薄伽丘看来,人是世界的主人、命运的主人,人不论出身如何,只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变不利为有利,把握好人生。

如果说但丁是以其非凡的想象力,通过梦幻形式创作了反映现实社会却又使人感到虚无缥渺的《神曲》的话,那么,薄伽丘则是用写实主义的手法,谱写了一首赞美人和现实生活的“人曲”,它直抒胸臆,感情外溢,给人真切之感。

但丁——《神曲》

《神曲》全书的主导思想是:个人和人类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的洗礼和考验,便能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围绕着这一主导思想,但丁通过象征隐喻的笔法来表现当时的社会、政治,表现自己的宗教、哲学、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政治主张。地狱是现实苦难生活的写照,天堂是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炼狱则是从现实到达理想境界所要经历的苦难历程。

从《神曲》中可以看到人文主义的萌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赞美古典文化,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②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有理性、有自由意志的。对人的个性、理性、自由意志的肯定,是人文主义者的共识。③赞美现世生活,肯定人生,颂扬爱情。《神曲》充满了作者对佛罗伦萨城市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关注,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鼓励世人积极投身现实斗争,追求荣誉,掌握自己的命运,宣扬人应追求爱情。④否定神权统治和教会至上的信条,反对教会的黑暗和腐化。这表明但丁主要政治倾向与时代发展要求一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教会的束缚和改革教会的强烈愿望。

彼特拉克——《歌集》

彼特拉克在挖掘古代文化上和影响社会掀起搜集古书手稿以及古物方面作出发不小的贡献,并能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他主张人以及现实的问题应该是思想和哲学的主要对象和关心点,认为不应当仅仅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动物”,而且还应当看成是有智慧和文学修养的“动物”。人不仅要学习,掌握知识,而且还要懂得为了公众利益如何去传播和运用知识。他最早提出以“人学”(即“人文学科”)对抗“神学”,号召复兴古典文化,故被看成是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

《歌集》是他用意大利方言写的代表诗作,诗寄托了彼特拉克的一片深情,他运用诗的语言使知识通俗化,也使自己的处世态度世俗化。

 

 

 

3.思考下列问题

(1)彼特拉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教徒。”

——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这句话说明什么?由此评价彼特拉克。

说明彼特拉克既反对经院哲学,即反对教会的精神垄断,同时保持其基督教信仰,并力图把自己的古典常识和宗教信仰调和起来。

这是人文主义者一个基本的共同特征。

评价:他最早提出以“人学”(即“人文学科”)对抗“神学”,号召复兴古典文化,故被看成是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所以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但丁相比,但丁主要是总结过去,那么彼得拉克则是展示未来。同时他的《歌集》以诗寄托了彼特拉克的一片深情,他运用诗的语言使知识通俗化,也使自己的处世态度世俗化,对后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2)下列是《十日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天第7个故事的片断,叙述一个叫菲莉芭的妇女在法庭上回答法官说:“法律对于男女,应该一律看待”,“当时定下这条法律,女人并不曾同意过,而且也没征求过我们女人的意见。所以这条法律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公平的。”结果,菲莉芭在法庭上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辩解获得法庭上旁听者的赞许和法官的同意,她胜诉回家。

概括故事中你能看出薄伽丘的思想。

维护妇女的权利,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三、宗教改革——人文主义者的第一次斗争

1.德意志宗教改革背景

(1)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贸易把各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民族。

(2)外患特别教廷的盘剥极大地刺激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3)人文主义者把民族主义推向了一个高峰,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4)教皇出售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

实质上是贵族争取摆脱教会独立的斗争和民间非天主教信仰的流行对天主教的冲击,最后引发了宗教改革。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1)信仰即可获得上帝的恩典。即以新的上帝观解除了教会强加在人们身上的锁链,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地位与作用,实际上把人文主义寓于神学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民族教会、实现教会独立。此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廷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思想。

(2)《圣经》是最高权威。个人在阅读、理解后对基督的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

(3)平信徒皆为祭司。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宗教信仰平等。

(4)基督是教会的最高首领。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抓住了当时德意志民族的主要矛盾,巧妙地把宗教的与民族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护。

3.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

蔑视权威,信仰自由

4.宗教改革的影响

(1)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重视教育的目的是从宗教出发的,即强调个人对《圣经》的理解,并由此普及了教育,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文化基础。

(2)把人的信仰从天主教正统教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为近代的科学探索和生产力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3)使宗教世俗化,使人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人在其“天职”中为上帝和邻人服务而体现的,从而赋予世俗工作经神圣的、宗教的和道德的意义。

5.从材料中理解路德宗教改革获得众多人拥护的原因

材料一   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乡。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食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45.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需要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末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忿怒。

——译文据《欧洲史原始史料翻译与重印》卷2,第6部分,刘启戈译

材料二    罗马教廷方面人士很巧妙地建筑了三堵墙来抗拒改革,使基督教走向毁灭。

    第一堵墙是:当世俗政权向他们施用压力时,他们便声言:世俗权力没有过问他们的权力,相反地,宗教权力是在世俗权力之上的。

    第二堵墙是:假使你引用圣经向他们加以指责时,他们便说:只有教皇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利。

第三堵墙是:假使你要用召集宗教大会来威胁他们时,他们又发明了一种说法,即是:只有教皇才有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利。

这样一来,他们便秘密地窃走了我们的三种鞭子,他们可以任情妄为,受不到任何惩罚。于是他们便隐蔽在三堵大墙的后面,胡作非为,正如我们所看见的。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1520年6月24日

请思考:

(1)材料一针对什么事提出的,为什么首先对此发难?

针对教廷出售赎罪券。原因:赎罪券直接受害者是百姓,对此攻击便可使斗争有了群众基础。

 

(2)材料二提出什么问题,反映出路德什么目的?

提出了贵族与教会的矛盾。利用贵族与教会的矛盾,争取世俗权力的支持。

 

(3)从这些材料可以理解路德宗教改革得到众多支持有原因了吗?说一下为什么。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抓住了当时德意志民族的主要矛盾,巧妙地把宗教的与民族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护。

 

 

 

四、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理性发展

1.理性主义——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启蒙运动的社会根源,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首先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理性主义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和科学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规律的发现和方法的完善,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欧洲大地形成的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看来,所谓理性就是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原则,人们具有用理性判断事物的能力,理性支配着人们的一切活动,理性的核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切奇迹的产生当归功于人类的理性。理性主义就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2)理性主义的任务

理性主义思潮肩负着反对封建神学、启迪民众觉悟的历史重任。科学家和哲学家用理性原则反对封建神学的启示和权威,认为自然法就是一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它是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引伸出来的生活准则,这种准则又指引着人们判断是非善恶;强调人的内在力量,进而论证人的自由权利。资产阶级思想家把理性作为评判、衡量一切的尺度,认为理性是人类唯一的朋友,宗教狂热与迷信是人类永恒的敌人,只有依靠理性才能摆脱偏见,改造社会;决定世间事物的最高依据不是圣经而是理性,不合乎理性的东西,包括上帝都没有存在的权利。

人文主义时所说的理性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思考问题,启蒙运动的理性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

2.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1689­——1755年)是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三权分立”学说的正式提出者。孟德斯鸠的重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和一部被誉为“理性与自由法典”的巨著《论法的精神》。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继洛克之后把立法、行政、司法间的关系发展成资产阶级典型的分权学说。

(1)主要思想:——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的思想集中在《论法的精神》。

第一,尖刻地讽刺并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专横和腐朽,抨击教会的狡诈和伪善,认为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法国专制政治就是暴政。

第二,认为三权必须分开,使其相互平衡、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君主滥用职权,保障公民自由。只要把行政权交给君主,立法权属于人民,司法权属于选举出来的不可撤换的法官,就能保障政治自由。

(2)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

第一,三权分立的政治思想是针对当时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提出来的,表达了资产阶级期望参与政治统治的强烈要求,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纲领,成为法国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关于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律就是理性,法制是国家灵魂的观点,以及他所提倡的民主、平等、自由、法律、权利、义务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推动作用,尤其对后来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其思想学说不仅成为法国大革命理论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份宝贵财产。

2.伏尔泰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一1778年)是当时公认的最有声望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被人们誉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文化界尊称他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皇帝”。被人们尊崇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1)主要思想:

第一,反对上帝的意志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有天命论。坚信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理性必然战胜迷信和谬误。但其并不是无神论者,其名言:如果没有上帝,就应当创造出一个。

第二,号召人民粉碎宗教统治和反对黑暗的封建的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第三,主张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性王国,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中是较为保守的,把改变封建秩序的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开君主”身上。

(2)影响:他所宣传的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性王国的思想对于把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迷信禁锢中解放出来起了很大的作用。

 

 

 

3.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著有《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卢梭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封建贵族、封建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的理论给了当时的人们以巨大的心灵震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基本主张

第一,主张人民主权。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还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权利。

第二,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自由结成政治团体而订立的,国家是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人民。主权者只服从人民共同意志和公共利益的集中表现——公意。

第三,主张直接民主。卢梭赞成的是民主共和制,立法权属于人民。他反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

(2)影响:

第一,人民主权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历史上影响极大。

第二,民主与共和思想便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公民参政的理论依据。卢梭的民族主义充满着民主共和的内容,成为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一块里程碑。

第三,法国大革命中著名的《人权宣言》和1793年宪法都体现了卢梭的政治思想。甚至美国的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制定也深受他的思想的影响。

4.启蒙运动高潮阶段是的百科全书派

18世纪下半期,以狄德罗(1713一1784年)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将启蒙运动推到了高潮。他们把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提高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高度,把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提高到了民主主义的高度,以崭新的武器投入战斗,推动着启蒙运动的继续发展。

第一,他们主张财产、人身安全和自由是人的天赋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人们把部分权利交给国家,目的是为了保障自己以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权利和利益。

第二,人民是主权者,君主的权力应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人民代议机关牵制的君主立宪制或共和政体是理想的国家形式。

第三,百科全书派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他们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新的更全面的理论基础。他们把观察问题的眼光从神转向活生生的人和人的本质,从预定论转向客观环境、工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这无疑是对神学世界观的深刻批判,从而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在为大革命做思想准备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康德

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 1788年发表《实践理性批判》,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这就是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

(1)在认识论方面

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曾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须将两者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

(2)国家学说方面

国家是许多人在法律统治下的联合。国家权力源于公民的自由意志。

各个人的意志联合成一个“公共意志”,国家也就产生了。国家并不是人们实际需要的产物,而是抽象的“绝对命令”要求的结果。国家建立在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之上,即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人都是自由的;作为臣民都是平等的;作为公民都是独立的。但经济没有平等。

国家的使命和目的并不是为了公民的幸福,而是维护法律秩序,维持国家本身的存在。国家是社会生活的形式,人类没有国家是不行的。因此,人民对国家统治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反抗的权利。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表明了他的国家学说是以自由主义的人权观念为基础的。

康德主张共和制国家,把共和国作为一个理想目标推到“彼岸世界”。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此显露无遗。

 

 

 

6.阅读与思考

(1)在国家问题上,康德的思想和谁的思想相似?

卢梭: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自由结成政治团体而订立的,国家是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人民。主权者只服从人民共同意志和公共利益的集中表现——公意。

各个人的意志联合成一个“公共意志”,国家也就产生了。国家建立在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之上,即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人都是自由的;作为臣民都是平等的;作为公民都是独立的。

(2)概述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和影响。

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理性王国,以理性为尺度,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发起冲击。

影响:启蒙运动的影响非常巨大和深远。

第一,启蒙思想家们著书立说,抨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他们号召人民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

第二,在启蒙思想家的启迪下,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第三,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动摇,最终爆发大革命,封建王朝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

第四,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法国,波及全世界。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启蒙思想鼓舞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赶走殖民者,赢得独立。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材料阅读

材料一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法律乃公意的行为;我们既无须问君主是否超过法律之上,因为君主也是国家的成员;也无须问法律是否会不公正,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本人不公正;更无须问何以人们既是自由的而又要服从法律,因为法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意志的记录。

……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①概述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

社会契约;公共意志(法律);自由;平等。

第一,启蒙思想家们著书立说,抨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他们号召人民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

第二,在启蒙思想家的启迪下,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第三,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动摇,最终爆发大革命,封建王朝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

第四,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法国,波及全世界。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启蒙思想鼓舞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赶走殖民者,赢得独立。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阅读理解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的看法。

 

恩格斯认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其主张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有其局限性。得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同意恩格斯的说法,启蒙运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另一种是肯定启蒙运动,因为任何阶级都不可能超越自己的阶级而为其他阶级服务,启蒙运动的重要作用在于对封建统治冲击对资本主义理性社会设计。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阶级都为无产阶级服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