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蒋碧勇:以工业革命为例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蒋碧勇:鸦片战争可否称
蒋碧勇:鸦片战争问题的
蒋碧勇:高中历史教材中
蒋碧勇:高中历史新教材
李稚勇:中美日中学历史
傅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
邓志勇:新课程与历史教
李稚勇:中学历史教学发
最新热门    
 
杨文勇:《服饰的变迁》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6:50  来源:杨文勇
 

顺德伦教中学 杨文勇

 

《服饰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上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 课《生活与风尚》第一课时《服饰的变迁》。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情分析

1.已有能力:

认知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八年级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初步发展了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能力。

知识储备——已经了解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演变的基本知识。

2.兴趣和动机:“服饰”是一个贴近学生实际并在某种程度上给他们造成困惑的主题,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

3.存在问题: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和政治演变的基本知识没有熟练掌握;一些学生形式运算思维能力较差,少数学生甚至还停留在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以下简称“课标”)三维目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为:

1.围绕“近代中国服饰”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在合作学习中了解近代服饰的变迁,分析其原因;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懂得“服饰观念的变化受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道理。

3.反思自己的服饰审美观念,懂得“穿着打扮应该符合一定的时空要求和年龄特征”的道理。

 

重点难点

1.重点:

懂得“服饰观念的变化受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道理。

懂得穿着打扮应该符合一定的时空要求的道理。

2.难点:

懂得“服饰观念的变化受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道理。

 

教材分析

关于“服饰”,教材内容不过寥寥百字,其中正文部分还不到50字。那么,笔者为何要用一课时进行本内容的教学呢?

穿着打扮是中学生十分关注、感到困惑、易与父母老师发生冲突的一个问题。“服饰”这一教学内容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见课标《总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他们的“技能、能力”(见课标《分类目标》)的难得的好素材。在教学中,应该努力突破教材,不能仅仅介绍近代以来服饰演变的例子。要分析这一演变的社会经济政治原因。要促使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打扮才是真正的美。

 

课程资源

教材;师生收集影音和实物资料。

 

 

 

教学环境和设备准备

多媒体教室;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本课主要属于智慧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宜用发现法、讨论法、体验法(角色扮演)、启发法、强化法教学。

 

教学过程

环节

分步目标

实现方式

导入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服饰观念的差异源于时代背景的差异,从而导入下一环节。

展示问题:你与父母因为选购衣服发生过矛盾吗?为什么会这样?(现场调查、自由发言)

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在合作学习中了解近代以来服饰演变的大致历程,思考和讨论演变的原因,懂得“服饰观念的变化受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的道理。

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

1.满清着装规定是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映。

 

 

2.民末清初服饰中西杂糅的特点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变和社会的过渡性。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反映了民国时期追求自由、平等的潮流和妇女地位的提高。

 

3.五十年代中山装的流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崇尚俭朴、积极向上的国家新面貌;六七十年代服装样式和颜色的统一化、单一化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左倾狂热和贫乏生活;八十年代后服饰的多样化是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的反映。

 

4.一个时期的着装观念是当时政治、经济特点的反映。

 

 

 

 

 

 

1.投影及教材图片:满清服饰。提问:这些衣服什么人都可以穿吗?为什么?(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2.投影:清末民初一组孙中山照片。

记录片:旗袍的流行。

提问:清末到民国时期服饰时尚的演变呈现出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展示结果,教师小结。)

3.记录片:中山装的流行。

投影:文革服饰;

投影及师生展示照片、实物:八十年代老照片

提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着装观念为什么不断改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教师小结。)

4.讨论:服饰演变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展示结论、教师阶段性总结)

什么样的服饰是美的

在合作学习和角色体验中明白“着装打扮应符合一定的年龄特征和时空要求、满足一定的社会期望”的道理。

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

1.不同时空、为不同目的有不同的着装要求。

 

 

 

 

 

 

2.着装能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3.明白时尚不等于外国名牌。

 

 

 

 

 

4.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适合自己身心和年龄特征和具体时空要求以及社会一般积极审美观念的打扮才是美的。(注意:“美”虽然肯定有一些普遍原理,但毕竟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教师处理时一定要慎重,切忌把自己个人关于美的观念等同于“美”的普遍规则。)

 

 

 

 

 

1.投影:一组找工作的新闻照对比。

投影:舞台上下的歌星李雯。

提问:图中之人谁找到了工作?李雯在台上台下的打扮为何有这么大区别?你认为要求学生在校穿校服合理吗?(现场调查、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2.投影:两组学生照对比。

提问:你感觉谁更像“好学生”?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这种印象这说明了什么?(现场调查、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3.投影: APC上海会议上各国元首的唐装照。

投影:吹向“时装之都”米兰的“中国风”。

提问:时尚等于外国名牌吗?(现场调查,自由发言)

4.服装秀:学生展示自选服装,说明选择理由。互相对所选服装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小结)

讨论:什么样的服饰是美的?(小组讨论、展示结论、教师阶段性总结)

学习测评

检验学生是否已懂得下列道理,以便调整和弥补计划:

服饰观念的变化受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

打扮应该符合一定的年龄特征和时空要求。

打扮应满足一定的社会期望。

课中观察并记录学生展示资料、运用知识、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质量。

课后观察并记录学生着装打扮是否发生积极变化。

布置小论文:《论旗袍的演变及其原因》《中山装的由来及发展》《怎样穿着打扮才美》。可任选一题。

 

 

 

教学后记

从同学们课堂中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兴奋度和质量;从同学们课后完成小论文的质量;从课后同学们穿着打扮的变化,尤其是师生交流穿着打扮的观点来看,笔者关于本课教学目标和手段的设计是合理的,教学效果也是好的。

 

但是,这份观察记录也反映出本课教学中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

 

1.本课需要学生回顾的史实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笔者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似宜课前抽时间对学生稍加辅导)。

 

2.某些设问可能超出了一般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刚刚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今后要注意设问不可太过概括和抽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