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野鸭子博客:关于历史探
程晓波博客:做粗暴的法
枫叶博客:小议历史“学
李清博客:听历史课有感
刘德心:博客应用于历史
豪仔:教学后记与教学反
我对历史博客班的思考
兰辉博客:新课程高二历
最新热门    
 
豪仔博客:“西风东渐下的衣食住行”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6:51  来源:豪仔
  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豪仔博客

 

13    西风东渐下的衣食住行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标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社会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变化的深刻原因,从中了解传统与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对中国人思想与言行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其实是将《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两课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将学生熟悉的“衣食住行”部分,重新组合成一节《西风东渐下的衣食住行》。因两课涉及的内容繁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不宜作过多的补充。贯穿本课的线索的是一个字“变”,须说清“变”才能分析出“变”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所以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教师首先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了四组:“服装组”、“饮食组”、“建筑组”、“交通组”,然后组织四组学生分别就一方面的内容在网上下载资料、图片,自己制作成课件。通过学生亲自讲述以及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鸦片战争后中国服饰的变化;西方饮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情况;西方建筑艺术的传入和中国建筑艺术的融合情况;了解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及对人们社会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课前布置四组学生进行材料的搜集工作,围绕教材的“变”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制作成课件;

2、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展现的机会:由学生分组讲述近代社会的“衣”、“食”、“住”、“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在工业文明崛起后产生的变化,探究理解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密切关系以及东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传统与近代并存、中西并存的特点,认识到社会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式

以学生讲授、讨论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互讨论。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有关近代社会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历史史实。

3、思考课后阅读。

 

(二)导入设计

情境营造

    用大屏幕打出鸦片战争时的英国战舰进攻中国时的大型油画。

 

教学导语

(教师)1840年,英国人用他坚船利炮打开了紧紧关闭了几百年之久的中国大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发生了嬗变。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复习有关《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巩固旧知识。

 

(三)师生互动部分

(学生主持人导言)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来到中国古老的土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感受近代中国的特有的景观吧。

 

第一组学生——“服装篇”

(学生甲)现在各电视台经常播放反映清朝宫廷的电视连续剧,如《铁嘴铜牙纪晓岚》、《乾隆微服私访》(幻灯片)等,为大家耳熟能详,因此大家对鸦片战争前清朝中国人的服装穿着应是很熟悉了。

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除了给中国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在服饰领域就出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窄袖革履”的西式服装(幻灯片)传入了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服饰变革的潮流开始萌动。

现在,我们就以大家最熟悉的中国女子的传统服装——旗袍,来说明当时的服饰变革。

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幻灯片)

    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幻灯片)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幻灯片)

    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今天中国的旗袍已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向世界。世界许多国家的女性也对中国的旗袍情有独钟。(幻灯片)

 

(学生主持人)从同学甲的介绍我们可发现,虽然西式服装传入了我们中国,但中国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我们的传统服饰,而是将两者相结合,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男装方面,中山装也是典型的例子。(幻灯片)

 

(学生乙)关于“中山装”,根据《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幻灯片)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提问:在座有哪位同学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呢?)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幻灯片)

(学生主持人)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和流行,说明近代中国,在服饰领域深受西方的影响,同时国人又能结合中国传统,创造出中西合璧的新鲜事物。

 

 

 

第二组学生——“饮食篇”

(学生主持人)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的饮食文化,由于中国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八大地方菜系,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幻灯片)

学生丙)到了近代,西风东渐,除了服饰文化受到西式服饰的影响,传统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在19世纪40年代,也就是腐败的清政府被迫向英国打开国门后,在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厅。

(提问)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幻灯片)

    在原料的选择上,西餐精而窄,中餐范围广泛;

    在调味的方式上,西餐的菜与调味汁是分开的,而中餐的调味是在原料的烹调过程中进行;

    在菜肴烹饪的成熟上看,中餐以熟为主,西餐则要求不一;

    在进食的主食中,西餐以面为主,中餐则种类繁多;

    在餐具方面,西餐以刀叉为主,中餐以筷子为主;

    在集体用餐方面,西餐讲究分食,中餐讲究合食;

    在进餐的气氛中,西餐讲究环境幽雅,中餐讲究场面热闹;

    在为宾客服务上,西餐讲究女士优先,中餐讲究主宾优先。

    ·····

(学生丙)19世纪60年代,在“东方明珠”上海,出现了由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一品香”。(幻灯片)

在“一品香”,虽然环境幽雅,服务周到,便烹调之法却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烹调出的菜被称为“中西大菜”。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西餐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受自然物产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制约,中国的饮食文化变化还是比较缓慢的,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西餐传入后被中国人做得不土不洋。

(教师)今天在我们深圳,我们仍然能找到许多这种又中又西、又洋又土的餐厅,就是——茶餐厅。

 

第三组学生——“住”

(学生主持人)人类留下痕迹最多的是建筑,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接的视觉载体;建筑的历史折射出人文内涵,它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成为民俗的演化。

(学生丁)我们先给大家看两组图片:(随机欣赏音乐《秋日私语》)

第一组图片:(这是一组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图片)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幻灯片:古代皇宫、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以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方式为主(幻灯片:布达拉宫)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自然的高度协同(幻灯片:古代皇宫、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幻灯片:天安门)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幻灯片:中国古代园林)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幻灯片)

第二组图片:(这是一组外国的建筑的图片)

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幻灯片:罗马大教堂、凡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西方传统建筑的特点:直率敞朗,和盘托出,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幻灯片:欧洲园林)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幻灯片:欧洲园林、巴黎皇宫花园)

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幻灯片)这种“新”却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自然地演化出来的,而是随着列强的剌刀从外部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大批西方式样—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新的功能要求,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西式建筑,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西方的建筑艺术的传入,在上海、武汉、南京、天津、福州等地,出现了

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幻灯片)

里弄建筑是上海所独有的产品,里弄建筑的出现和一个世纪前上海的殖民地历史背景有着深切的关联。从1845起,英、美、法、日相继在上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后建立了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租界,而老城厢一带则为华界,初期,这些界地各自为阵,互不干扰。有些外国租界甚至在一些公共建筑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但受到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和186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人们纷纷迁居租界,致使租界的人口急剧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房地产商见有利可图,乘机大肆建造低价位的住宅。为了牟取更大的暴利,设计师将欧洲的联立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相结合,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的里弄住宅。(幻灯片)

在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独院式的洋房(幻灯片)

与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平面布局的住房结构不同,西方的独院式的洋房、里弄住宅更加多元化,而且设计科学合理,房间布置灵活,视野开阔。因此,能被当地的居民和富商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出现了的中西合璧的建筑,仅仅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而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却充斥着更多的阴暗、潮湿、破烂、污秽、拥挤的棚户区和贫民窟。(幻灯片)

 

 

 

第四组学生——“行”

学生主持人)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然而西方技术的先进性是无法抗拒的,不管中国愿不愿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自然不可避免地被先进的先进交通所取代。

(学生戊)交通工具方面: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幻灯片)、马车(幻灯片)和步行(幻灯片),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幻灯片),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说到“中国铁路”时,我们必然就要提一位中国铁道工程师,他的名字叫詹天佑。(幻灯片)

近代中国铁路史,在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之前,堪称一部愚昧史、屈辱史。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朝野,人们视铁路为不祥怪物,如李鸿章就说修建铁路会“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幻灯片)后来,列强将铁路作为“割地之快刀”,逼迫清政府“借外债”、“用洋匠”,在牺牲主权的情况下修筑铁路,中国官吏或者迷信外人,轻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或是狂妄自大,以为“铁路无他,不过是堆土、垒石、架木、盖铁而已”。

直到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由此,伴随着陈旧落后的运输局面和“以夷变夏”腐朽思想的打破,一个“开风气、通利源”,“南北冲途,成一大路”的新时代正式到来。正如晚清著名维新派人士梁启超所说,铁路既兴之后,令世人耳目一新,“人人有海若望洋之思,恍然知经国之道之所在。” (幻灯片)

由此,詹天佑成为中国近代铁路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词。他一生参与、主持修建的关外、新易、京张、粤汉、汉粤川等铁路,成为我国早期铁路典范,为我国铁路路网的规划,线路的勘探、设计、施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周恩来总理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今天,“詹天佑奖”已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项目的最高奖项,在世界上亦影响深远。(幻灯片)

 

(四)课堂总结

(教师)经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1)为什么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会“变”?(2)“变”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这种“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幻灯片)

(学生讨论)

(小结)从1840年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使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更加巨大和丰富,不仅民众的衣食住行发生变化,而且民众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也有变化。

中国近百年的衣食住行是在吸收和扬弃的过程中,按照中国人民自身的生活逻辑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的,其变迁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幻灯片)

 

(五)课后作业(另印给学生)

 

 

一、单项选择:

1.下列不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是:(   )

A 穿着西装祭拜孔子     B西装革履      C中山装        D旗袍

答案:B

2.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饰。说明了:(   )

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矛盾       ②民间服饰变化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       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B

3.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

A 看到有人穿着中山装上班             B 见男士拖着长辫子

C 在西餐厅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答案:B

4.下列有关近代铁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

B 它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便于国计民生

C 铁路的修建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 晚清政府主动地自主修路

答案:D

5.列强争夺在华的铁路修筑权,带来的客观积极作用是:(   )

①清政府丧失了铁路及沿线的所有权        ②促使清朝官员认识到修铁路的紧迫      ③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D

 

二、材料题:

材料一:电影《72家房客》描写了旧上海一个破旧的大院里72家房客与屋主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狭窄的楼道、低矮的阁楼都成为旧上海市民生活状况的经典镜头。

材料二:近期关于上海普通居民住房问题的一段采访:

主持人:看看你这边的房子。这个房子大概多大呀,先带我们参观一下吧。

A:我们是70多个平方,两室一厅。

主持人:两室一厅,就三口人吗?

A:对,我们就三口人。

主持人:那您原来的住的房子是多大的?

A:房子不大。我原来居住的房子大约是9平方左右,就象我女儿现在的房间那么大。

主持人总结:如今的上海到处是高楼耸立,到处都洋溢着现代大都市的繁华。面对这样一幅景象,可能你很难想象,这一切的变化都发生在短短的十几年间。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两则材料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材料一反映了旧上海普通居民住房难、住房条件差的状况。两则材料的不同说明上海普通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问答题:

19世纪中期,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变化有:①“竞尚洋装”,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②“断发”和不缠足,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洁轻松,更利于现代生活的节奏;③“异味争尝”,丰富了人们的日常饮食,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与交往;④出现西式建筑,它们多面组合,凹凸变化,视野开阔,房间布置灵活,设备齐全;⑤读报刊与看电影,以丰富和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⑥礼仪的革新,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共8个课时,其中第13、14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我在备课时将它们整合成一课《西风东渐下的衣食住行》。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我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先将班里的学生按他们的座位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然后分配每个小组利用周末时间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有关近代社会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然后在课堂上由本组推举一至两位同学来讲述本组相关内容。由历史科代表充当主持人在课堂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课后,学生普遍反映热烈,认为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他们学会了如何同他人,尤其是同有不同见解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他们学会了如何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他们还学会了如何制作课件。他们说:“原来学习历史还能学到这么多知识!!学习历史还是挺有趣的!!”

后来,我将课件上传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点击的人很多,尤其受到了广东省教研室魏恤民老师的好评。

但是,我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寻找资料、图片时不能紧扣教材内容,找到大量与教材内容无关的资源;学生制作课件的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