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汉史专家做客搜狐正说汉
明史专家sohu网正说明朝
傅元根:点评《中国民族
联系•渗透•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
王宗彬:点评西安年会纪
专家点评《掸去土布上的
专家点评《近现代史微型
叶小兵:点评《清新典雅
最新热门    
 
专家点评《听长辈讲文革故事》研究学习

时间:2009-10-18 17:08:31  来源:专家等
 

专家点评《听长辈讲完文革故事》研究学习

案例提供者是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卫国辉老师

一、背景介绍

在初二《“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上海版)一章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体验历史,形成全面正确的历史概念,也为了利用这个距今较近、范围较广、亲历者尚在的重大题材,给学生提供一个调查历史事实的机会,特别是培养他们从亲历者、当事人的记述、回忆中收集、整理资料及理解与评价历史的能力,我尝试了以采访调查为主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课前,我开设了一个“文革”讲座,介绍“文革”中的奇闻怪事及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情况,既使学生对“文革”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引出了许多很有趣味却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就顺势布置课题,让学生对亲身经历过“文革”的长辈或邻居进行调查访问,实地或上网收集有关“文革”的史料,由此去寻找答案。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在讨论中逐步形成一定的看法,然后学习教材内容,形成历史概念。现将课堂教学片段节录如下。

二、研究过程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调查到的“文革”资料作一下交流。

生1:我的爷爷出身地主家庭,成分不好,在“文革”期间经常被红卫兵、造反派拉出去批斗。

生2:听我奶奶说,当时有海外关系的人整天提心吊胆,断绝和海外的一切书信往来,生怕被当作里通外国的间谍而受到迫害。

生3:我爷爷曾当过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后来参加了解放军,“文革”期间被当作特务,受尽折磨。(学生惊呆了)

师:从这三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政治气氛?

生: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切以阶级斗争为主,以阶级为标准,简单地划分为两大类,即革命与反革命,对所有的“反革命”都要进行镇压,太可怕了。

生4:我的伯伯说,在“文革”期间他因为用红笔把“毛主席”三个字圈起来,遭到批斗,被关进了牛棚。

生5:我妈妈说,“文革”期间每个人对毛主席都很崇拜,有些疯狂的红卫兵把毛主席像章佩在肉上,绝不容许讲不尊敬毛主席的话,甚至连毛主席像上有一点灰尘也要把有关的人抓起来进行批斗。(学生很惊讶)

生6:(拿出毛主席各式像章数枚及毛主席石膏像。)(其他学生很好奇,争着围观,称赞其漂亮和精致。)

生7:(出示从网上下载的毛主席各个时代的照片、毛主席语录。)(学生互相传阅,一学生竟大声朗读起来。)

生8:我舅舅家的大衣柜上有“忠”字图案,还有“听党的话,跟毛主席走”字样。

师:它说明了什么呢?

生:当时把毛主席当神一样看待,个人崇拜现象很严重。

师:这种个人崇拜现象为哪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生9:我的爷爷生活在市区,“文革”期间工厂不能进行正常生产,造反派经常进行武斗,厂里一片混乱。

生10:我奶奶说,那时粮食不够,吃糠做的饼、面糊,好一点的吃菜粥、菜饭,穿的衣裳大都是土布、黄军装、蓝卡其布的料子做的,住的是平房,乡下都是烂泥路。(学生叹息)

生11:听我爷爷说,当时农村里不准随意地多养鸡鸭,说这是搞资本主义的一套,是要被批斗的,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学生哈哈大笑)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

生:生活水平低下,缺衣少食。工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经济不发达。

师:它给国家带来的是什么?

生:贫穷和落后。

生12:我的爸爸说,那时候学校也停课闹革命,学生去参加游行,教师地位低下,被称为“臭老九”,不敢管学生。学校里到处张贴着攻击老师的大字报,这种状况持续了近十年,造成了一代人的知识贫乏。爸爸还听说交白卷的张铁生竟然作为高才生被大学录取。(学生表情疑惑)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当时乱糟糟的,知识得不到重视,教育处于瘫痪,造成了人才的脱节。

师:同学们交流的内容很真实、具体、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十年“文革”的历史氛围,下面让我们带着对“文革”的初步认识来学习课文内容,加深对“文革”的理解。……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到这些关键词并把它们连结成句,随后请将搜索到的关键词以板书的形式加以归类,看看“文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文革”过程中包括哪些重大事件?“文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出示本课内容的关键词,要求学生根据逻辑关系将关键词连接成句:1966年+毛泽东+《五一六通知》;红卫兵运动+“一月夺权”;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周恩来、邓小平+纠正“文革”错误;毛泽东+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四五运动”+“四人帮”。)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文革”这一历史概念: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的,这期间广大干部和群众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结束。“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给各族人民带来的是灾难和动乱。

三、教师说课

“本”外主题式探究性学习费时较多,但只要选题得当,指导得法,就能够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既解决史实上的重点、难点,又提供培养能力的机会。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能饶有兴趣地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采访自己的长辈或邻居,并进行合作交流,是与我的课前讲座分不开的;在采访时,学生观察被采访者的表情、语气、神态,感悟被采访者对“文革”的感受,这种心理体验是帮助他们形成“文革”概念的重要环节;学生交流调查资料时,专注与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思维在情感的推动下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激荡,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给出教材中的关键词,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领会“文革”这一重大历史概念。我感到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转化为以他们积极参与为主,教师适时引导为辅的主动学习方式。

这堂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本课内容的生动刺激,会对毛泽东、共产党的认识出现偏差,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观察,对“症”施教,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客观而全面。

四、专家点评

从背景介绍中看,教师在本案例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目的很清楚,既有知识,又有能力。从研究过程和教师说课来看,以下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1.看到了教材对“文革”的概述与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距离,并用“文革”中的“奇闻怪事”构建了学生认识上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由此激发了采访、调查的兴趣。

2.由于被采访者是自己的长辈,是“文革”的亲历者,使采访中生动的事实和情感的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较远的事实,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研究性学习的迅速形成,这一点大概是中国当代史教学的天然优势,卫老师看到了并充分利用了该优势。

3.由于是感兴趣的课题,身边的话题,亲人的经历,自己的调查,自己的分析,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既自然又易于完整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也浑然一体。

但从拓展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目标和自觉性来看,卫老师可能更偏重于前者,而后者稍嫌不足。从理论目标上看,似乎只注意到主要领导人的行为,而没有注意到利用这次生动、具体、广泛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革”的疯狂与错误是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才会发生的,有其社会与历史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实,只要指导学生多问几句“既然如此荒谬,为什么当时的大多数人还会相信、还会服从呢?”就会令学生感觉到决非少数人之“神力”使然。

 

另外,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方式:

第一,采访前有许多准备工作,如确定采访对象的代表性,了解采访对象作为亲历者或当事人在特定事件中的地位、与特定事件的关系和他的认识与回忆能力,以及回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倾向。据此,思考、讨论和拟订采访提纲。

第二,学生在采访过程中,碰到了哪些问题?他们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是否进行过互相交流?为什么有的学生收获大而有的学生收获小?主、客观原因有何相同与不同?学生自己如何评价自己?

第三,采访所得资料也并非直接可用,首先碰到的问题是相对于所研究的课题,这些资料的有效性、可靠性如何?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尽相同的回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回忆?

第四,了解了这些资料的有效性、可靠性情况后,还必须根据课题的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如哪些资料中的信息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充分与否?哪些资料虽然不能直接说明问题,能否作为间接或补充材料?有些资料虽然是无效并且不可靠的,但换个角度处理能否使之成为有用的材料?

第五,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回忆、文献、实物在其所反映的信息上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在认定同一事实上,作为一种证据,它们是什么关系?是充分的?是必要的?还是充分而必要的?

我们完全相信,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卫老师会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指导地选择以上五点中的一些目标加以落实,但在本案例中未见介绍和说明,这不能说不是个遗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