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模式
黄一峰:基于有效课堂对
交往互动:基于史料的对
历史教科书建设的几点思
何成刚:历史教科书建设
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应如
基于知识重构角度的中学
基于论坛的历史教师网上
扶元泳:基于知识重构角
赵士祥:关于实施《历史
最新热门    
 
“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应当有利于实践

时间:2009-10-18 17:09:29  来源:董玉梅
 
“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应当有利于实践

──就一些具体的观点与刘俊利老师商榷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董玉梅

[关键字] 研究性学习,理论概括,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2-0049-02

《历史教学》2005年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的《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文章在肯定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认为还存在许多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问题。我非常赞同刘老师的总体观点:即目前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需要在理论指导下展开、主阵地在“课堂”、倡导“标准”下的“多元”和灵魂是“问题”。如果这四点都到位,那么,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会更有操作性和成效,反之就会无所适从。但从有利于实践的角度上看,在一些具体观点和问题上还可以商榷。

一、理论概括不够科学

目前,专家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本质特征,但还没有准确的概念。刘先生依据张肇丰“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1],得出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为主要手段;二是以实现课程目标(加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价值取向;三是定位于认知领域,属于一种学习方式,重心在‘学习’” [2](p.47)

我认为这个概括有以下四方面的不足和问题:

1.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表述为“主要手段”有误。准确的表述似应为“主要过程”。

2.在以实现课程目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概括中,缺少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2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都明确规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的三大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次在课程目标中出现并替代了传统的“思想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以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这些内容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充满了对现实的真切关怀。历史课程应关注情感的体验,这对学生日后走上健康发展的人生道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没有强烈的探究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做动力,创造活动将无法展开。情感因素是内蕴于创造性之中的”[3](p.79)。很明显,刘先生的概括既不是我国目前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没有反映张肇丰原文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和观念,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 [1]

3.将研究性学习“定位于认知领域”曲解了张肇丰关于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论述,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这样“定位”将失去研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性学习是现代课程理论的体现,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新课程推广的内在要求。“研究性学习以其课题探究的丰富多彩,教学情境的错综复杂,教学过程的研究对话,带动了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育理念、课程形态等的全方位变革,并最终向历史教育的本性回归──不断探究,超越自我,拓展人文,健全人格”[4](p.229)。显然,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是丰富而广阔的,我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6条目标:(1)获得参与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把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结合起来,注意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既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5](p.11)。根据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知识);精神运动领域(技能);情感领域(态度)”的标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研究性学习仅仅定位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涵盖我国目前新课程的全部教育理念,它既包含认知领域目标,也包含技能领域目标,更包含情感领域目标。张肇丰在论述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四个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时,也间接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观念体系” [1]。单纯定位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不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它有悖于研究性学习的宗旨,这种观点既不“正名”也难“言顺”。

4.研究性学习的“重心在‘学习’”的提法不够明确。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6]和“学习方式”[7],或教育理念。《新华词典》关于“重心”的解释是“事物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如此,“研究性学习的中心和主要部分是学习”的表述又有何意义呢?再者,如果研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接受性学习的重心就不是“学习”吗?另外,研究性学习是个小概念,而“学习”则是个大概念,是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将一个小概念的重心概括为一个大概念,是说不清的,会使这个小概念越来越糊涂。这里并不想咬文嚼字,只是认为研究性学习“重心是‘学习’”的笼统提法会抹杀它的鲜明个性,掩盖它的“研究”特色以及在学习中注重“过程”的属性。这些都不利于实践的展开。

二、“问题”不应程式化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8](p.119)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最好是由学生自主提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为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面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存在,“问题”的提出就会有难有易,有大有小,同样的问题也会有层次性。历史学科的人文特色,决定了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更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一般来说,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贴近于他们的知识层面与思维方式的,所以,帮助初三学生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到欧洲去,中国不就比欧洲先进了吗?”[9]的问题并无什么不妥。刘老师说这个问题过大、过难,可能是看到了在解决它的过程中会生成新的问题。我认为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魅力所在,也是揭示历史本来面目的一种积极思维方式。当然,问题的形成需要加工提炼,但这个提炼应放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提炼”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问题’可能以幼稚或矛盾的形式出现,但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研究性学习的机遇!是迸发自学生的最具群体感染力的‘火花’!” [10]“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也是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表达的,这是个“问题”;而刘先生提出的“明治维新带有封建残余具有必然性”是个结论,因而会影响“探究”的动力。刘先生认为“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11]的导向功能不是很明显,笔者不敢苟同。这节课不仅没有“失去控制”,而且我认为控制的很好,教师最后的小结既鼓励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指明继续“探究”的方向。“‘探究’的目标定位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11]。我们不能只让“基础好”的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探究,而剥夺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权力。“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与否恰恰体现在不同预知行为的增加程度”[3](p.96)。在研究性学习中,开放的方式会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现复杂多样、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是正常的。对待“问题”不能程式化,应视课程、内容、学生的不同而允许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全方位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敞开实践的大门。

以上是本人的肤浅体会,感谢刘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全方位思考启发了我,不妥之处,也算是一种探究吧。

 

【作者简介】董玉梅(1964-),女,198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现任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2]刘俊利.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J].历史教学,2004,(12).

[3]钟启泉、安桂清.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钟启泉,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钟启泉,汪霞.研究性学习开发体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理论与目标纲要[J].历史教学,2003,(4).

[7]郑流爱.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探析[J].历史教学,2004,(8).

[8]杨向阳.高中历史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9]韩春玲.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到欧洲去,不就比欧洲先进了吗[J].历史教学,2004,(7).

[10]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理论与目标纲要续[J].历史教学,2003,(5).

[11]张明智.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J].历史教学,2003,(5).

(摘自:《历史教学》2005.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