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最新热门    
 
佚名: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给出的方式

时间:2009-10-18 17:54:11  来源:佚名
 

                 注意知识给出的方式

 

    今天复习“美苏争霸”一课,在处理教材环节后,播放到“中国与冷战、争霸之间的关系”一幻灯时,突然发觉没有设置成动画,本来设想的中外史的引导回顾流程设计受到很大影响。课后对知识给出的方式有了更切实的感受。

    教师的教学,要注意知识给出的方式,同样的知识,不同方式的给出,其效果就是天壤之别。回春圣手面对同一种病,也可能开同样的药,但药方与药引的不同,就决定了庸医与神医的区别。就我上述的那个课件的内容,假如我设置成动画,则我可以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回到教材的相应空间里,并组织起答案,这种包含思维、应试能力的训练,将很充分。激活学生动能的教学才是理想的教学。而我机械地给出,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流失掉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其效果应打了折扣的。当然,当时我也可以不呈现这个幻灯片,同样可以利用引导进行上述的训练,但我的幻灯的设计体现着思维的时间逻辑和思路逻辑,逐步地思考与逐条的放映之间相互印证相互促进,这才是教学的好过程,否则,学生的思考不能得到及时的幻灯肯定,效果也受影响的。

    因此,我又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看书却不能达到长时记忆,这也与教师给出知识的方式有一定关系。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给出的知识,主要是以理解为框架的内容,很多老师甚至缺乏结构的体系,这种凌乱的知识组成,或者不考虑学生知识组合与记忆的授课结构,对学生教材的记忆无疑都缺乏有力的帮助。教材分析多了,为学生的记忆考虑多了,我们在备课和授课时候,就会为学生记忆的进步做些贡献。如我在前面的一篇博文里所提到的罗斯福新政,从经济危机的定义和当时代经济危机的金融特点出发,设计出“生产——金融——消费”三环节模式,则学生的记忆、理解与知识的应用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如我这几天讲授的上世纪的社会主义五六十年代的改革,可以建立“改革模式+体制”的知识框架,在讲争霸的时候,我建立了“关系特征+事件”的模式,学生反应都不错。但作为一个老师,在这条路上仍需要艰难跋涉。

    给学生答疑,总有学生要我帮助他们整理出章节的结构,这就体现出我们授课时给出适合学生角度的结构是多么地迫切。我认为,好的结构应是“兴趣+知识+理解+运用+记忆”这么个结构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