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人文精神与有效的历史教
人民版必修三西方人文精
人民版高中历史学生用书
许斌:“西方人文精神的
余洋:人文化·人本化·
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
历史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
刘玉华:中学历史课人文
王建军 :历史课程标准中
何成刚:人文精神——人
最新热门    
 
《人文知识读本》精彩段落赏析

时间:2009-10-18 17:55:46  来源:宽容
 

 

《人文知识读本》精彩段落赏析

 

版本信息:陈思和主编:《人文知识读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该书概要

本书为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规划》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方选修教材”丛书其中的一部,由复旦大学的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主编,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人文教学。全书语言平实而又非常富有感染力,即是教师,读来仍觉得受益非浅。

全书分为为四章:第一章,述读书,“通过关于读书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章,讲艺术,“艺术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第三章,谈人生,“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实践,正是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显现”;第四章,议传统,“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这是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

 

 

 

原书目录:

第一章     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

第1节      狭窄的心里装下大宇宙

第2节      不要放弃人类特有权利

第3节      有关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第4节      因为困难,所以很快乐

第5节      什么是“书中的恒星”

第6节      读“不懂”的书的召唤

第7节      读书要先读出书的好处

第8节      人书之间的亲密与美妙

第9节      学会做一个普通的读者

第10节  工具书不仅仅是工具书

第11节  应该知道那些书不要读

第12节  关于略读、细读和粗读

第13节  重读是亲近好书的方式

第14节  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

第15节  网络时代需要笨拙精神

第16节  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

第17节  关于读书的12种声音

第18节  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

 

第二章      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

第1节      美的定义和美的魅力

第2节      美是完美人性的呈现

第3节      学习做一个懂美的人

第4节      把自己装饰得更美丽

第5节      生活艺术和艺术生活

第6节      人生也是广义的艺术

第7节      艺术中能寻找什么?

第8节      想象力与心灵的欢悦

第9节      从生活中学习听八音

第10节  抓住标题音乐的形象

第11节  学会欣赏纯音乐的美

第12节  走进王维的山水画镜

第13节  中西舞台艺术异同论

第14节  怎样做一个理想观众

第15节  笑口常开与相声艺术

第16节  用形象思维鉴赏小说

第17节  漫谈诗歌形式与趣味

第18节  超越时空的诗心相遇

 

第三章      用一生写一个“人”字

第1节      说做人

第2节      说尊严

第3节      说正义

第4节      说责任

第5节      说朴素

第6节      说爱心

第7节      说同情

第8节      说互助

第9节      说宽容

第10节  说嫉妒

第11节  说敬老

第12节  说尊师

第13节  说交友

第14节  人与生命

第15节  人与自然

 

第四章      我们生活在传统中

第1节      存在的形式——空间

第2节      存在的形式——时间

第3节      传统:有情的时间

第4节      历史积淀为传统

第5节      艺术和语言中的传统

第6节      传统与传统之间——内部的互相斗争中发展

第7节      传统与传统之间——从彼此排斥到走向融合

第8节      人类对待传统的极端态度——盲目崇拜

第9节      人类对待传统的极端态度——盲目反对

第10节  批判传统的种种原因

第11节  “五四”反传统的真精神

第12节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家并且扎根于一个传统”

 

 

 

极少数的伟大作家被称为“作家的作家”,极少数的伟大诗人被称为“诗人的诗人”。仿照这一说法,极少数伟大的书也可以被称为“书的书”。

也就是说,这极少数的书,是无以计算的书的中心,许许多多的书围绕着它们,吸取它们的光辉和热量,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浩瀚星空。

它们是书中的恒星。

刚刚开始自己读书的人不免会望洋兴叹,这么多的书怎么个读法。就是遵照爱因斯坦说的,去读古典作品,可光是古典作品也浩如烟海,不可能读得完。这就需要去探寻书的系统,找到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书。从古到今,无数的书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书和书之间其实有条理、有头绪、有秩序。所以称有的书是“书的书”,意思是说这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开了这些书,很多的书就失去了依附。这些书是真正原创性的(“原创”这个词现在经常用,譬如说某流行文化产品是原创的,其实真正原创的东西是不可能经常出现的,更不可能像流行文化那样大量生产),不依附其他的书,却对其他的书和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广泛和久远的影响。

……

有这样一个故事,是大学者陈寅对人说的。他小时侯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陈寅非常惊讶,以为他老糊涂了。中国书怎么可能读完呢?过了很多年,等到陈寅也老了时,他才觉得夏曾佑的话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

——《第一章 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5节 什么是“书中的恒星”》

 

【随感】“书中的恒星”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读书人一般都面临一个有限的人生和无限的书籍的矛盾,读什么样的书,就成为一个相当实际的问题。“把这些‘书的书’当成必备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放在较长的时间内来仔细阅读,逐步读完和读懂”是一个应该坚持的思路。此外,作者对于“原创”的见解值得称道。

 

 

熊十力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40年代,有一个国民党的陆军少将叫徐复观,听到友人对熊十力的推崇和介绍,又在上司那里看到熊十力的著作《新唯识论》,大为佩服,就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有志于做学问,希望得到指教。熊十力回信,讲了一番治学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徐复观穿着陆军少将的军服到重庆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

徐复观说早年已经读过了。

熊十力很不高兴,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

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告诉说《读通鉴论》读完了。

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

徐复观觉得自己读得很认真很仔细,不免有些得意,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起来。

还没等他说完,熊十力就怒声斥骂起来:“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像你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这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么深刻。这些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出息!”

这一顿骂,骂得陆军少将目瞪口呆。

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书的好处!

“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徐复观明白了这个道理,“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经过这起死回生的一骂,徐复观改变了读书的方法,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著作等身,为重新检讨和弘扬中国文化做了出色的贡献,特别再台湾、香港等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艾德勒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的一些话是值得好好琢磨的:

 

  把交谈当作争论的人不管正确与否,只想充当一个对抗者,只想以成功地表示反对来获得胜利。用这种精神来读书的读者,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他能够反对的东西。对于那些爱好争辩的人来说,总会找到挑起争辩的事端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和他争论。

 

  一个读者在自己的书房里私下和书本交谈时,他想作出在争论中获胜的样子不会受到任何阻碍。他可以控制整个局面。作者不在场,无法为自己辩护。如果读者想做的就是揭穿作者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他用不着把书读完就能做到,翻看一下前几页就足够了。

  然而,如果他认识到与活着或已故的老师进行交谈的真正益处在于能够向他们学到东西,如果他认识到要赢得争论只有先获得知识,而不是把别人打倒,他就会知道无谓的争辩是毫无益处的。我们并不是说读者最终不应该表示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或指出作者的错误。我们只是说,读者应该像准备反对那样准备赞同。无论他表示什么态度,他的动机只能是考虑知识的获取,即追求真理。

——《第一章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7节读书要先读出书的好处》

 

【随感】前年开始上网的时候,最痴迷的一件事就是和别人进行辩论。当时看别人的文章,总以一种挑剔的目光,每当打开一个页面,吸引自己眼球的总是那些“错误”、“荒谬”的字句和论证。就这样,和别人辩论和很长时间,辩题都很大。

不能说,这些辩论对自己的提高有帮助。但后来是真的走火入魔了。记得当时特别爱用“逐条批驳”,也就是把原文一段一段甚至一句一句的复制下来,然后加上点评。那感觉,真想是在给学生批改作业!哈!即便当时的主要论战对手对我的辩论方式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也表示要坚持不懈,并向对方解释我这样做的“合理性”。

就在这时,读到了这篇文章,美国哲学家那段话似乎就针对我而言,那种感觉,什么叫针刺芒背才体会到了。半年多后,此种用法在我这里又再次回光返照,此后永绝。

 

 

 

如果有人想用很小的空间,譬如一间屋子,来最大限度地容纳悠久浩瀚的人类精神的历史,那他大概可以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为这间屋子精心挑选书籍。

不过,把书放在自己的屋子里,却并不等于拥有了这些书。拥有一本书的真正意思是:阅读它,通过阅读使书的内涵真正地进入自己的精神和心灵。

所以,如果一个人想用很小的空间,来最大限度得容纳悠久浩瀚的人类精神的历史,他有一个比屋子更好的放书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他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空间。通过读书,贫穷的人会因此而变得精神富有;富有的人也会因此而更加高贵。

一个人的心灵有多大呢?在有的人那里,它很小,小得只能装下一点点东西,我们会感觉到这样的心灵很贫乏,当贫乏到什么也装不下的程度,我们会说这样的人是没有心灵的;比起来,我们当然更愿意看到那些巨大而丰富的心灵,在这样的心灵里面,我们能够深刻感到人类精神的悠久浩瀚。

德国伟大的作家歌德曾经在书信里模仿祈祷的口气说:“主啊,给我狭窄的胸以空间。”中国诗人冯至在著名的《十四行集》里,把这句话改成了两行诗:“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谁不追求精神和心灵空间的扩展呢?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扩展?怎样才能使个人的狭窄的心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

读书是特别重要的一条途径。

——《第一章 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1节 狭窄的心里装下大宇宙》

 

【感悟】“读书是为了什么?”对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雅俗共赏的的回答是“书中自有……”当然,在时下很多学生的眼里,书是没有用的,是令他们记恨的。宽容亦知时下不少成人对阅读已经失去了兴趣,就象生活必需要忙碌,然后放松;然后再忙碌,然后再放松一样,我们周而复始的工作,但也周而复始的休闲、娱乐。其实这个商品社会不单要使你为了生计去奔波,还利用无形的手操控你的8小时之外的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书成为一件和我们很疏远的事情。作者用优美的语言道出了读书的意义,但到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会带着这样的目的、心情、态度去读书呢?还是不要问了吧。或者,将它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一生的追求,去实践、付出。

 

 

钱钟书到美国访问的时候,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很为所藏的大量图书而骄傲,不禁有得意的神色,同去参观的人也都不停地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人默不作声。图书馆里的人问他有什么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那人没想到钱钟书会这样回答,一楞之后,大笑起来,说:“这是钱教授的风趣了!”

这不仅是风趣。不但客观上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主观上,人也应该为自己设立一个不滥读的原则。……

人常说,要多读书。但这并不是说读得越多就越好,单纯追求阅读数量并不真正解决问题。博览群书也不是没边没际地去读,知识的种类繁杂,读书杂一点无妨,可是杂到没有中心,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知道得不多不深,就不可取了。

人们常说,要多读好书。这就涉及到书的质量和价值,人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必要耗费在质量低劣、价值的书上……

……

通常我们以为,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理解。其实并不是这样,知识并不是那么机械地成为理解的前提。信息过多和信息过少一样,常常成为理解的障碍,更常常成为想象的障碍。有人说现代人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理解和想象力的能力说不准要退化了——未必就没有一点道理。

——《第一章 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11节 应该知道那些书不要读》

 

【感悟】要多读些还读不懂的书,是读书之道。故第一种可以不读的书是能(完全)读懂的书。由于读书应该力求多读“书的书”,那么第二种可以不读的书就是倒过来的多数的“书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的读书人对书的质量越来越有分辨能力,故第三种可以不读的书是质量低劣的书。其实,这三种“可不读”并不是可以截然划分的清楚的,只不过便于分析罢了。

 

 

 

……略读,某种意义上就是做书的侦探。

……

接下来的阅读又有粗读和细读之分。这个通行的划分,也有道理,也没道理。

为什么说没有道理呢?

一本书如果值得去读,那你就仔细地去读;如果不值得读,那就干脆不要读。不要指望通过粗枝大叶的方式去获得真正的价值。这样以来,就没有什么要粗读的书了,这个想法很可能被认为是过于极端,因为不同的书,价值的大小不一样,对价值不同的书不能平均用力。可是,我的想法是,你要获得很小的价值也需要十分仔细和认真才能达到;至于平均用力的问题,其实不存在的,价值不同的书,虽然你都用很仔细很认真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的,读的时候却自然会付出于书的要求相对应的不同程度的努力。

而粗读呢,不仅容易漏掉那些不太显眼的不大的价值,而且常常会漏掉不太显眼重要的价值——重要的价值往往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漏掉显眼的重要价值。

有的人喜欢读摘要、梗概、名著浅述、精华节选一类的东西,以为这样能够省时省力,以少胜多。恐怕没有这样便宜的好事。不能说这一类的东西就不可读,但如果关涉值得一读的好书,这一类的东西就不可代替阅读原书了。蒙田说,“任何好书的摘要,都是愚不可及的。”如嫌此话过激过重,那么另一种说法应该能够接受:对好书的这些简化处理,摘要、梗概、名著浅述、节选之类,都是打了折扣的商品,虽然便宜,但你从中获得的智慧和享受,也都是七折八扣的。喜欢买折扣处理品的人往往光想着自己得到的便宜,没想到自己因此而失去了什么。

有的阅读理论认为,对重要的书,要先粗读,再细读,这样粗读和细读就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阅读方式,而是联系再一起的、有先有后的方式。从我的个人阅读经验来讲,这样的想法也有问题。当然有的书我会反复阅读,可是这样的书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书一生只会读一遍。以前,我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边读边想,这么好的书,等一遍读完,再读一遍。有了这样的思想,本来该仔细去体会、去琢磨的地方也没有好好去体会、去琢磨,该解决的问题也没有费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都留到第二次细读的时候去解决吧。可是,再也没有第二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你不去读第二遍,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你的好奇心被第一遍阅读满足得——同时也可以说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你真打算反复读一本书,那最好是,第一遍是细读,第二遍还是细读,还有第三第四遍的话,仍然是细读。

那么,粗读就真的没有道理,真的不需要吗?

我在理论上反对粗读,在实际生活中却觉得真需要粗读。有的时候,你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阅读材料:不值得去读,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不读。这个时候,就粗读吧。要说粗读重要,那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样的时候。

——《第一章 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15节 网络时代需要笨拙精神》

 

【感悟】作者对粗读和细读的见解,有其深刻之处。而且,作者执着的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书,一定要自始至终的细读。但作者这么看似极端的观点也有背后的缘由。在宽容看来,必要的、坚持在一段时期内以细读作为自己最主要的阅读方式,的确很重要。

 

 

 

抄写是过去的人读书的基本方式之一,太远的时代不说,就说不算远也不算近的明代,有一个文学家叫张溥,他就有边抄边读的习惯,常常反复抄写六七次,不真正弄懂不罢休,他给书房取名叫“七录斋”,正是突出了这个习惯和方式,不过,越往后来,这种方式受重视的程度越低,因为人要读的书越来越多,而时间和精力却是那么有限。

尽管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去抄书了,可是抄写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现在仍然有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得国现代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在一本名叫《单向街》的书里,专门谈过中国的抄书方式,他很耐心的说道:

 

    一条乡村道路具有的力量,你徒步在上边行走和乘飞机飞过它的上空,是截然不同的。同样的,一本书的力量读一遍与抄一遍的也是不一样的。坐飞机上的人,只能看到路是怎样穿过原野伸向天边的,而徒步跋涉的人则能体会到距离的长短,景致的千变万化。他可以自由伸展视野,仔细眺望道路的每一个转弯,犹如一个将军在前线率兵布阵。一个人誊抄一本书时,他的灵魂会深受感动;而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他的内在自我很难被书开启,并由此产生新的向度……中国人誊抄书籍时一种无以伦比的文字传统,而书籍的抄本则是一把揭开中国之谜的钥匙。

 

就像任何发达的交通工具都不能代替行走一样,抄写也有不可替代性。今天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或者飞机,但无论如何,步行是无法废除的,而且有的时候,步行是最合适的。

……

背诵也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西方的人文教育也有这样的传统,有的大学就设“伟大的典籍”课程,要求学生熟读乃至背诵若干经典。这样传统的做法有时会不被重视,甚至会中断,不过同时也就有人不断强调对此的重视,不断地把中断的传统恢复起来。就在21世纪的今天,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谈到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时,还特别敬重地谈到了这样一个情况:“我觉得,他改变了美国的文学习惯。约瑟夫所做的,是坚持记忆的重要性。美国大学里的诗歌教师,现在都常常要求学生背诵诗。这件事几乎是约瑟夫·布罗茨基一手促成的。他70年代初来美国,当时文学教育中已不讲究背诵,没有人背诗。就连哈佛也没有人要求背诗。他来了,要求这些人,哈佛的本科生读诗背诗。我想他有点儿独裁,毕竟他是在独裁政权下成长的。但我觉得他让人明白了念诗的快乐。”

确实,背诵和抄写,都是挺笨的老方法;可是,即使是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有的时候(当然不是所有的时候),古老的方法仍然是最好的方法,笨拙的精神仍是最好的精神。

——《第一章 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15节 网络时代需要笨拙精神》

 

【感悟】曾经有个夸张的说法,网络时代,可能没有读过《红楼梦》的青年学生,会自如的和你侃林黛玉,(而让没有怎么细读过这书的你觉得头头是道)今天这个世界,膨胀的最厉害的是语言——语言文字的经典性越来越差——另一面,一些经典的文字也时不时被制造出来,象:“如果非要在这段爱情上加上个期限的话,我希望它是,一万年。”(看看,比等你一万年和千年等一回强多了)。

人们挥霍无度的在抛洒着文字、语言,商品的转手率最高的,大概也就是它了。所以,它能不贬值吗?对于贬值的东西,如果你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不是有病吗?

问题就在这里,语言、文字,谁也离不开。但优质的文字,永远欠缺,因为它不单是语言,而且还是思想,是人的深度的体现。锤炼语言实际上是锻造深度。K12的语文论坛版主韩军先生在迎论坛两万贴的时候,写了篇文章,名字叫《文字不死》,信然。

 

 

 

美是什么?为什么美对我们有这么巨大的吸引力呢?古往今来,多少哲人、艺术家对美的奥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供了一套又一套的解释。这里我们稍微列举几个历史上最有名的美的定义:

“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统一。”——赫拉克利特

“美是善和效用。”——苏格拉底

“美是理念。”——柏拉图

“美上自然的造物。”——卢克莱修

“美上协调和鲜明。”——圣·托马斯·阿奎那

“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塔索

“美是能够引起惊赞和快乐这两种情感的东西”——伏尔泰

“美是感性知识的完善。”——鲍姆嘉通

“美是一种对象符合目的性的形式。”——康德

“美是一种本原现象。”——歌德

“美是一种游戏冲动的对象、活的形象。”——席勒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成功的表现。”——克罗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识,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

……

(柏拉图)说美是一种理念。这是什么意思呢?柏拉图把世界分成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理念世界是永恒的、完满的、绝对的、非物质化的。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外化,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现实世界既然是一个冒牌的复制品,当然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没有理念世界那么完善了。所以,当柏拉图把美看成是理念的时候,他其实是把美放在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把美看承是一种精深,一种人类的理想,一种完美的境界。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我们可以不同意,但他对美的无比推崇,把美上升到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的高度,却事实上开启了人类美学研究的一代先河。

柏拉图说,真正的美,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这话看上去很夸张,其实是有一些真理性的成分的。热爱艺术的人一定会对他的这番话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

乔伊斯的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有一个著名的场景,写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在海边看见一个年轻姑娘,“那张绝对标致的脸宣示着人类之美所能达到的极限。”姑娘的美激发了他感官与精神上的双重渴望。“她的形象永远地进入到他的灵魂中,这是一个无言的时刻,所有的只是那充满狂喜的一瞬间,通往谬误和光荣的所有大门都在他的面前打开,它们一直朝着无限的远方延伸着、延伸着!”这一段描述可以看成是人类审美的一个最基本的场景:当我们为卢边的一朵无名的小花而驻足,当我们震惊于那浩瀚的星空的壮丽,当我们陶醉在莫扎特小夜曲的纯美境界,在那令人心醉神迷的刹那间,我们正是在享受着“出世”的快乐,遭遇着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种精神以美所特有的方式,指示着完善,指示着绝对,也指示着永恒。

——《第二章 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第一节 美的定义和美的魅力》

 

【感悟】美能成为一门学问吗?答案是肯定的。真、善、美,本乃人之追求。似乎在我们的心目中,三者的地位不是平衡的。但谁的生活中离得开对艺术的鉴赏呢?谁的生活中离得开对人生的感悟呢?这些都是属于美学的。

美有内在之美和外在之美,外在取形式,内在取修为。有的时候你被一些外在的或内在东西打动了,其实是你的身心得到了一次升华。

“为赋新词强做愁”,其实最说明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美的因素呢?莫说如何体现,怕是想到了要体现美的因素,已经对于自己是迈出了一步了。

 

 

 

人对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的,人在认识和记载客观世界时,也是先有绘画后有文字,所以,绘画是人类最贴近也是最亲切的艺术种类,孩子刚刚认识世界,他不会写字不会表述时,首先就会抓起笔来乱涂乱抹,在无意识里,他就表现出了绘画能力。所以,接近绘画是人的本能,比接近音乐的人要多得多。

打开中国古今名画集,哪怕你只是浏览一下,好作品也会感到目不暇接;如果再翻翻西方的名画册,又会受到大异其趣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思维扑面而来的冲击。其实这二者加在一起还远远不能涵盖人类绘画文化的全貌。仅仅来扫描一下中国和欧洲的绘画作品,我们已经禁不住要惊叹了:画家们开辟的艺术天地竟是如此广大,异彩纷呈,变幻莫测,不能不令人在肃然敬畏的同时,也激起了强烈的向往:要深入其境,好好地浏览这一浸透人文精神的艺术胜地。

古今中外的好画那么多,从何读起?

不妨以读中国画为主,在中国画中又以山水画为主。这是因为作为中国人,中国画对于我们更为亲切,也更容易理解。西方人的观念里,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创造万物的造物主,在上帝面前没有雄伟崇高的概念,所以山在西方从来就得不到青睐。在中世纪,山被误解为大地上的肿瘤,更无美感可言。而在中国,一向强调天、地、人三者合一,人不是躲在上帝的怀抱里,而是躲在天地之间,那么,高山峻岭常常是人类最安全的庇护所。不仅绿林好汉愿意占山为王,连知识分子一不得意也往往要往山里跑,还自称“山人”。人躲进山里,才能感受山的崇高雄伟,水的流动灵气,才能感受山水的壮美。所以,山水画是中国艺术家的独特创造,也惟有熟悉本土山川名胜的中国人才能深知个中妙趣。中国山水画家无须像西方人那样对景写生,而是登临游目,有所会心,积聚素材,到了作画时,全凭记忆中的意象来剪裁提炼,乘兴挥毫,一气呵成。画家不受一时一地景物的拘束,只是师法“蔼然造化”,而又通过匠心经营的“心源”来作最佳安排,使画中山水比真实的景观更灵秀、更好看。

读山水画,重点又要多读、精读唐五代、两宋和元代的作品。这当然不是要复古,而是因为中国山水画自唐到元代发展成熟,唐五代、两宋的山水画杰作在迄今为止的中国画史上最为辉煌灿烂,列于世界艺术之林而毫无愧色。不幸的是,盛极而衰,元代之后山水画便陷入了困境,停滞以至于下坡了。读那些发展高峰期的健康、完美典范之作,可以使我们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具体一点,例如唐代的王维,五代的董源、巨然,北宋的李成、范宽、锅熙、燕文贵,南宋的李唐,马远、夏珪的作品,都是我们欣赏的重点。巨匠们的作品千百年来历经刀兵水火的浩劫,如今我们还能看到的已经十不存一了。比如五代李成的作品,到北宋时极受人喜爱,当时尚有几百件被收藏,而今天仅存一两件。唐代王维的真迹如今也只剩下这么一点。其他许多人的许多显赫名作,本来在画史上有大量的记载,现代尚存人间的也都寥寥无几,我们只好从文字记述中去想像其艺术的美妙,为之神往而已。那么,对于今天还能观摩的那些神品,我们又岂能不倍感珍惜呢?

 

 

唐代诗仙画圣王维仅存的一幅山水画是《雪溪图》。不大的一幅,画在绢素上,取景简要,中间画一条不见两端的平静山溪,横向隔开两岸的山石林木。近景只见一角有从画外斜伸过来的一段山脚和几块大石,另一角有伸向画外的石桥。对岸也无山峰,只交错地画了一些平坡。背倚山脚,傍着萧疏的寒林,在面向溪流而筑的几间高轩中有赏雪的雅人高士。构图简洁,笔墨也省,着墨无多,留下大量的空白,便烘托出一幅素净的雪后园林山景。看了并不觉如何寒冷,只感到空气的清新。

读此画,好几方面发人深思。首先还是那构图的不凡,石那样的朴素而又精妙,诉之于感觉的效果是那么强烈,一眼看上去便打动了观者的眼与心;赏玩之中又叫人有更多更丰富微妙的发现。看了它,再去看看明清时期许多山水画中的庸碌之品,便觉得那种在章法上徒知堆砌的八股程式是何其可厌。

此画在取景上不求全面,只是精心剪裁他所欣赏的那一角,也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后来直到南宋时期,才出现了山水画布局上以局部取景,“以偏概全”的新手法,代表人物便是李唐、马远和夏珪,但王维却早已尝试了。

以水墨代丹青,乃中国画的一大特色和一大创造。王维这幅画正是用的水墨渲染画法。我们从中可以领略水墨画法中的妙趣。对于自然中光与色的观照和运用,中西双方的画人,想法和做法大相径庭。西方画人精研色光之奥妙用以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但中国古代画家从黑白对比的水墨画法中天才地发现了另一类色与光,运用在绘画中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在中国画中,“墨分五彩”、“水晕墨章”,以空白表现云天水色等等,都有绝妙的效果,形成深长的韵味。赏中国山水画而欲知其中真味,在这一点上也最值得我们关注体察。

王维的画还揭示了中国画的另一特色,那便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诗与画的打通。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师,诗神而画妙。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简直就可以当一幅幅山水画来欣赏。随便摘几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简直举不胜举!《雪溪图》叫人联想起唐人许多咏雪的诗,真是“画中有诗”,诗意盎然。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幅“画中有诗”的千古杰作的画面上,却不见诗圣惯写的佳句名诗。遥想当年,王维挥毫作此《雪溪图》之际,大诗人胸臆中必然也诗性勃发,何以他并不在完整的画面上再去题上一首诗?因为他的画笔已经传达出盎然的诗意,已经写出一首玉洁冰清的“雪之诗”,再配上任何“题诗”都属蛇足了。

但是顺便说到,古代艺术史上确实有一种“画中有诗”的形式,许多人不以为俗,反而欣赏不已。据说宋时宫廷画院中曾经在考试画师时,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一句诗命题让大家作画,有人画了几只蝴蝶在追逐那游春人的马蹄,因此而夺标受奖。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巧思,其实那画并不就一定真正含有诗意。还有清末某位画坛名手的一幅画,画的是唐人七绝的“诗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画很大一幅,画面热闹:重山叠嶂,山间有关塞,天上有圆圆的月亮,一个披甲武将正下马与古人揖别。诗中景物都不缺少,但与那唐人最佳七绝相比,恰恰缺少了简单语言中内含的激情与意境。这样的“画中有诗”,就像浅陋的“标题音乐”,一般并不可取。

但是艺术上可省则省,该繁的又不能怕繁。宋人山水画中构图复杂、笔墨细密的并不少。巨然的《秋山问道》,李唐的《万壑松风》,都在巨幅画面上布置了重山叠嶂、争奇竞秀的景色。构图繁密而又自然入妙,令人感到山川灵秀,既可观又可游,甚至可居。古人忠于造化而又不照抄自然,画中美景都是他们经过加工改造,化为胸中丘壑,倾吐出来的是天地之气。这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骄傲。

画中理趣,读画之道,真是一言难尽。多读多想,不要惟古惟名,心眼并用,神游画里画外,你才会得到审美的真正享受。

——《第二章 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第十二节 走进王维的山水画镜》

 

【感悟】此目为《人文知识读本》中宽容最爱的章节之一,多评无益。

 

 

 

我们今天能从艺术中寻找什么呢?

我们向艺术中寻找真理。但是,艺术中的真理不是一般的真实。《红楼梦》是伟大的艺术,可是那里面描写的人和事真正存在吗?有人死抠字眼儿,想找出《红楼梦》中的情节在历史上的出处,要把书中的人物同历史上的人物对应起来,可是这样做能够揭示《红楼梦》的伟大的艺术真实吗?屈原的《天问》里面问了好多今天的小学生都能回答的天文学问题,可我们不会嘲笑屈原,因为《天问》是伟大的诗篇,而不是天文学著作。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的场景是波希米亚的海岸,可是我们知道波希米亚根本就没有海岸,这丝毫也无损于该剧的艺术价值,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地理的教科书。在普通的判断中我们运用常识,我们依靠逻辑,可是在艺术的鉴赏中我们却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是”、“非”来回答问题。艺术中的真理往往是隐含着的,而不是显豁的,它存在于想像中,存在于情感中,贾宝玉从来没有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存在过,可是曹雪芹描绘的那种公子哥儿的气质是真实的,那种压抑环境下的颓废举止是真实的,那颗护花的、爱美的、多愁善感的心是真实的,那种朦胧的自由个性的意识和追求是真实的那种悲剧性的结局也是真实的。这些真实在“二十四史”中我们不大可能读得到,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比历史更真实,他说历史书只告诉我们个别的真相,而诗歌告诉我们更为普遍的可能性

我们在艺术中寻找到的真实不是历史的真实或者物理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度,那就是人心。艺术可以不被历史学家相信,但是必须让我们在心里相信。艺术中的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和我们一样欢喜、悲伤、憧憬,绝望。有时候,动物、鬼怪、神仙也会成为艺术中的主角,像米老鼠、小飞象、猪八戒,甚至变形金刚。可是不管他们长得怎样,他们的心和我们是一样的,是相通的,因而也是我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的。

……

情感是艺术的精髓,但情感的过度泛滥却是艺术的毒药。艺术中情感的表现必须符合美的原则,而真挚自然的情感是最美的。在各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我们最常见的毛病之一也就是滥情。“为赋新诗强说愁”,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煽情弄绪,泪水滂沱,大喊大叫,这些肤浅的手段可以骗得了艺术修养不高的人,却成就不了上品,更不可能在艺术史中留下地位。最强烈的感情存在于最有力的克制之中,这也是所有伟大的古典作品至今还能深深打动我们的奥秘。

    ——《第二章 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第七节 在艺术中能寻找什么?》

 

【感悟】对于艺术,本篇可以说说出了不少先前我困惑的东西,尤其是亚氏的“诗歌比历史真实”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当下“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煽情弄绪,泪水滂沱,大喊大叫”好象已经占领了市场甚至是知界的龙头,这是个缺少甚至没有经典的年代。

(“在艺术中能寻找什么?”作者认为,是真、善与情。)

 

 

 

今日中国青年是通过理解“五四”来理解中国传统的,不幸的是,这种理解包含着很大程度的误解。我们现在一谈到“五四”,马上就会想起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的激烈批判乃至过火的否定,殊不知这只是问题的表面。“五四”知识分子对于传统的态度相当复杂,就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的激烈批判乃至过火的否定,也隐含着今日中国青年难以理解,而在当时却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共识:我们都是传统的儿子,谁也不能自外于自己正在批判的传统,传统的现状与未来如何,谁也脱不了干系;我们和传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批判一个传统,不是杀死它,抛弃它,奚落它,由此拯救自己,或者仅仅显示自己的新进。批判一个传统,意味着要像无情的解剖自己一样的解剖传统,这样的双重批判、双重解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谋求和自己也在其中的传统一起获得新生。这才是“五四”青年和知识分子在激烈反传统时,一直放在心上的主导观念,惟有这种和自己的传统同其忧患的自觉承当,才保证了他们对于传统的激烈的批判乃至过火的否定,都有批判者与否定者自己血泪交迸的体验。他们把传统的一切,他们认为是罪恶的东西,全部算在自己的帐上,而不是一推干净,只让死去的古人承当,自己则单方面宣布是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的绝对的“新人”。……

这才是所谓“五四”激烈反传统的真精神。……

“五四”对待传统的这种把自己也烧在其中的双重批判的态度,不仅超越了单纯的守旧和复古,也超越了简单地背弃传统的所谓革命。……

——《第四章我们生活在传统中·第十一节“五四”反传统的真精神》

 

【感悟】:本节中,夺人眼球的是“双重批判”和“双重解剖”的提法,对待传统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杀死它,抛弃它,奚落它”的方式了。进化论传入中国后,今必胜古成为教条式的共识。但人们往往一口否定掉传统的东西,踩在传统的脸上前行。记得有人说过,你把历史抛弃,历史也会把你抛弃。

 

 

 

谈到传统,首先总会想到历史

确实,历史与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人们已习惯将“历史”和“传统”两个名词连在一起使用。但是,传统离不开历史,却不等于历史。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传统渊源,在历史中不断获得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的理解,却不能将这样确立的传统重新放回到历史中去,变成历史的所有物。历史是一个民族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的总和,而传统,则是这个民族依然活着的人民对于自己的历史的记忆、理解、选择、批判、利用、延续和改造,是从民族历史中继承的一切可以作用于今天的遗产,识活生生的当代人得自历史的光荣与梦想,耻辱与忏悔,阐释与筹划。

……传统是仍然活在今天整个民族心灵中的历史……

……我们怎样从历史中发现传统呢?

1. 非凡人物

传统首先是由在历史上曾经活跃一时,而且卓有建树的那些非凡人物作为自己的标志的。或者说,传统首先就是在活人的记忆中栩栩如生的那些伟大的逝者。在这里,传统最能突出地表现为人格化的精神,而不是物质形态的遗产。

    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或其它文化领域即使乏善可陈,但只要出现了足以彪炳千秋的人物,哪怕一两个,这个时代就拥有了足够的理由来炫耀它的辉煌;反之,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或其他文化领域即使都很不坏,却没有产生这样的人物,那这个时代仍然是可悲的。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虽然把孔子的作用过于夸张了,但我们也确实可以说,杰出人物如同历史夜空的璀璨群星,没有他们,民族的历史就只能留在永劫不复的暗夜里;对于他们的后裔来说,就没有什么传统可言。

    我们所说的传统,往往就是以某个标志性人物来命名的。……人们对传统的热爱,往往就表现为对于传统中一些著名人物的热爱乃至崇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2. 历史事件

传统还表现为民族生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些关键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在当时,就是对于今天乃至以后,都具有重大意义与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深深铭记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和那些英雄人物一样,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后人不断的重叙与改写中,其蕴涵已经超出了事件发生时实际意义,而凝聚为某种思想文化传统的象征。比如“五四”起初,只是北京几所大学青年学生自发的爱国民主运动,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传统的一个共名了,它的价值蕴涵从事件发生之日起一直到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所修正,也不断有所增殖,无论修正或增殖,与事件本身其实都已经没有直接关系,而主要是对后人对于自己所处身的传统的重新理解与重新确认。

3. 典章制度和习俗

传统在另一些可见的形式上,还表现为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典章、制度和习俗。这些典章、制度和习俗,大至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伦理规则,小到穿衣吃饭的习惯,送往迎来、婚丧嫁娶的仪式典礼,内容极其丰富,因为是在古代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无数世代所遵循,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人的尊重;但事过境迁,它们往往又并不完全符合当代生活的实际情况,倘若过分拘泥于成章旧法,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停滞,这时候,必然有新的人物站出来,对历史承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和习俗提出挑战,发生改革乃至革命的呐喊;情况激烈的时候,甚至要求尽变古法,移风易俗,扫除一切陈旧的东西,而另外开辟一个新天地。然而即使这样,典章制度和习俗也不会彻底消失,而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隐藏在新的典章制度和习俗之中,甚至改头换面,依然大行其道。在开放改革比较彻底的文化繁盛之区,传统的东西也许真的少了;而在相对宁静的民间社会,则有可能更多地保留下来。这保留下来的传统,就像酵母,随时都会扩大,焕发新的生机。

    传统的保存与复兴,不仅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还可以冲破空间和时间的双重阻隔。人们正是通过这样不断复兴的民族传统来建立自己的民族认同,即使飘洋过海,侨居异邦,即使国家分裂了,版图重组了,传统的记忆也很难割舍。有形的制度设施终会褪色,无形的文化信息则可以植入生命的深处。个人与群体像种子一样到处传播,但在不同的地方开出来的文化花朵,总是可以看出明显的传统的印记。

4. 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

每个民族都有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些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或者将学术融合在其中的社会活动,简言之,知识分子的全部知识运作,是这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得以薪尽火传的重要凭借。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学术文化的传承、积累与创造,……知识分子总体的工作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使封闭于过去乃至一度消失的传统复活于今天,也使今天的一般社会成员在进入他们的传统时,有一个好的引导。

5. 宗教

各民族的传统之至大至坚者,某过于莫过于宗教信仰。卡莱尔说过,“一个人的宗教是关乎他的主要事实。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莫不如此”,“如果你能告诉我那方式(按:指宗教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什么,你差不多就告诉了我人是什么”,“一旦对宗教有了了解,其他一切问题即能迎刃而解”。到了现代社会,人类传统的许多有形的方面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惟有宗教信仰,不仅很少变化,反而越发顽固。……

各民族的原始宗教对于天、地、神、人的起源,都有一套完整的说法,至于宗教本身的起源,倘若用历史学的实证方式来研究,却往往难以稽考,这无疑更增添了宗教所固有的神秘性色彩。宗教在发生学上的神秘莫测,就是后人关于宗教起源的一般理论假设多半也颇难自圆其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宗教在人类全部知识系统和感情形式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级的,它植根于人类理智和情感世界的深处,据地极坚,所以一直完好地保留着我们用科学理性的方式难以阐明的关于世界,以及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诸多奥秘。它的神秘性对应着世界与人类本身的神秘性,人类任何理智的狂傲在宗教面前都会跌得粉碎。

宗教要求于人的只是信仰,而非理智探究,宗教也不只是表现于外的教义和仪式,而主要是一个人实际相信的东西。他的所信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更不用说让他自己清楚地表白给别人了。但他总是把这种理智上不能清楚地呈现出来的信仰,无限敬畏地供奉在内心深处,而这个信仰就从内心的深处,凭借着一种他根本无法抗拒的不可知的力量制约着他的一切。

这样看来,宗教似乎是从人类外面授予人类的一笔丰厚的财产。人类可以随意修改自己的作品,却不能随意处置这一超乎人类思维能力极限的额外的赐予,所以在人类的全部传统中,宗教最具稳定性,也最能体现传统之为传统的真精神。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世俗的力量,能够从根本上撼动宗教的威严。

——《第四章我们生活在传统中·第4节 历史积淀为传统》

 

【感悟】:历史传统,这是一般的用法;传统课堂,传统思维,这也是习惯用法。但这种用法深究一下,是否妥当呢?本目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这其实让人想到两个问题:一,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往往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单就习惯的“传统”一词的用法,将其预设、解释为“过去的”,这样的思维定势正是我们今天社会科学的不足。二、历史教学要教给学生的,无疑要有传统。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历史,应该分开来。个人意见不太赞同作者的一些分论,但作者的“传统离不开历史,却不等于历史”无疑是真知灼见。

 

 

 

人类这样的对待传统的态度当然不止中国才有。今天,人类的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无家可归的危机。传统的根基被连根拔起,过去知识分子忧惧的北传统压弯脊梁的可能,现在已经越来越演变成另一种可能:被各种伪传统以及对于传统的各种伪批判所哄骗,一步一步地失去传统,在毫无传统保护的状态下,可怕地裸露在精神的荒野而不自知。

失去传统的人,好比树叶从枝头飘落,迅速萎黄;又好比鱼儿被抛到岸上,不一会儿就干渴而死。但无传统的人最大的可悲,在于那些失去传统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可悲之处,相反,他们可能还以这种自己意识不到的无传统的生存状态为有趣,为幸福,就像尼采在《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一开头所描述的那一类人,他们因为自己怎么也摆脱不了传统的重负,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像鬼魂一样频频来临的过去,怎么也学不会忘记,于是就无限羡慕那在山坡活泼跳跃的畜群……从本质上说,安于乃至乐于无传统的生活状态的人们,就是希望有传统的人类能够退回到,或者说下降到无传统的动物的生存状态。如果这样的希望能够实现,那么,人也许能够得到无忧无虑的动物的幸福,却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

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传统,首先在精神上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再怎样号称完美的治国良方也无济于事。

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对于如何调节自己与传统的关系这个严峻的问题,似乎还一直有点举棋不定:……那超乎极端的传统意识的偏执、真正有建设性的积极的传统精神出现之前,尽管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也有过这样那样热心的筹划,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我们的民族生活无传统的、苍白贫血的悲哀。

……“五四”以后,汉语写作在诗歌一道,算是消歇了,曾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汉语,到了现代诗人手里,顿时变得那么苍白,做作——如果不说丑陋的化。纵有一二精致的诗行,也大多淹没于更大的粗制滥造中。现在所能指出的现代诗人最大的也许是惟一的罪状,就是他们杀死一种传统之后,没有能够另外建造一种新的传统。

新的传统一时不建立,从旧传统中突围的哪怕是再怎样剽悍的精兵强将,也只能是散兵游勇,步不成阵势。

——《第四章我们生活在传统中·第12节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家并且扎根于一个传统”》

 

【感悟】:昨天刚刚从教育文摘周刊报上看到一条消息:现在的大学出现了“传统文化文盲”,这是相对于“现代文化文盲”的。所谓后者,是指对计算机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名词的知晓、研究动向的了解等方面的不通,但这样的文盲越来越少。而传统文化文盲却在增多。据说,一个调查反映,在某高校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可能他们会说,是林志炫吧?),不知道文艺复兴时期处于哪个时代。现代文化的肤浅性、速成性,听过《未来的主人翁》的朋友,大概会赞同那是一篇准确的预言。

这是这本书的最后一节,也是我的摘抄的最后一段。应该说,这种断断续续的写作的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读这本书的人都很难静下心来,如果爱读书的读这样的书都很难坚持下来把这些东西系统一下,好好咀嚼、消化,那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还能安宁? 

 

宽容

2003年12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