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2001年10月17~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3届部长会议在上海举行,该组织 21个成员国均派部长或代表与会。代表们围绕“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主题,就推动贸易与投资、从全球化和新经济中受益以及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除APEC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还有哪几个?试分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中的“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
人均产值 份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回答:
(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
(3)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4)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问答题
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什么谋求同中国的合作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