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金堤,它如同一条带子,与河水相伴着东西伸展。唐兀公碑就在金堤河北岸、金堤以南,紧靠着209省道,位于公路东面的一片麦田之中。整个墓区并没有围墙,可以随意进入。
杨学景一年前将自己的饭店搬到河北岸,紧邻唐兀公碑,做起了义务的“保护人”。他带领记者踏入麦地去参观墓区。虽然这片麦田在此有点儿“不合时宜”地“介入”了墓区,他还是尽量躲闪着不踏到麦苗。老支书杨美贵也特地来接待记者。
墓区主体为唐兀公碑。唐兀公碑面朝河而立,有重建的碑亭。碑通高3.2米,碑身为0.7米见方,下端每面浮雕斗拱三垛,有状如圆帽的盝顶。其盝顶莲座镂雕的奇特造型,现已少见。
该碑全称为“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 碑文为杨崇喜的老师潘迪所撰,记述了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该碑立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其时已经是元末,至今已有654年。
该碑经过了杨家人的生死守护,得以保存至今。一旦战乱、水灾等要来的时候,杨家人只要一听到风声,就会连夜将碑埋好,以防万一。如果有人来破坏此碑,全族上下又会众口一词地保守秘密,说碑早已经不在了,等到危险过后再将碑挖出来重新立起,所以历经了多次的兵乱和运动,该碑仍旧存世。唐兀公碑的最近一次沉埋是“文革”之前,而后于1983年又重见天日。唐兀公碑1986年11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碑亭后面则是六座用砖砌成墓体的坟丘,基本呈一条直线东西排布。每座墓前原都有墓碑,今都不存碑身,只有碑座。杨学景很热情地指点给记者看上面的细雕花纹。他告诉记者,现在只有最大一座被指认为是唐兀二世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