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曾有一种说法“西夏在中国,西夏学在国外”,您如何看待?
史金波:从沙俄时期到如今的俄罗斯,西夏学专家已有几代人。原有索弗罗诺夫和克平两位教授对西夏语言研究有贡献,索弗罗诺夫对语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克平对西夏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现象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当代的克恰诺夫教授在西夏文献翻译和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研究西夏文的日本学者中,西田龙雄和桥本万太郎两位都很突出。
龚煌城先生将西夏语语音与语法结合起来研究进展很大,贡献很大。内地在此方面还比较薄弱。我想应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再发展一步。近年来,西夏文的语法研究进展很大,也存有很多问题。现在,我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授西夏文课,除给博士生、国外留学生讲课外,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过两次选修课。我们需要继续积累资料,吸收外国学者的成果,认真总结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心得。
我没有听谁说过“西夏在中国,西夏学在国外”这样的话。西夏学虽然年轻,但一开始便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二战中西夏学被冷落了。战后苏联、日本先后恢复,中国直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恢复,显得落后了。但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中国的西夏学发展很快,在西夏文字、文献释读、历史、社会、文化、宗教、文物研究方面,以及文献整理出版等方面都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推动了西夏学的全面、长足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