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河北民间“释奠礼”彰显…
河北民间“释奠礼”彰显…
古时人们之间的称呼(3…
古时人们之间的称呼(2…
古时人们之间的称呼(1…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
兄弟之间也有猫腻? 刘备…
《科学》社论:科学与伦…
“假照片”引燃首起媒体…
国家大剧院迎来“中国交…
最新热门    
 
礼乐之间:一个久违的思想空间

时间:2011-05-13 11:02:22  来源:不详
,自为始皇帝[注: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通称为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秦庄襄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将前朝礼乐从制度上消解,不再将“六代乐舞”专祀专用,其时尚无乐谱、舞谱之发明用以记录乐舞形态,如用则必须依靠活态传承者,失去了我们上面所辨析的诸种先决条件,这国家意义上的有司也不再专门训练以为用,这“乐经”必失无疑。后世文献称“秦汉[注: 秦汉祖籍浙江绍兴,父亲是抗日名将孙元良。1973演出宋存寿导演的《母亲三十岁》及《窗外》,此后星运大开,成为文艺片的首席小生。]以降,礼乐不相沿”。两周国之大事中的礼乐既沿又传,后世不沿不传前朝,这乐在“天神、地祈、人鬼”祭祀中使用,举例说赵宋定然不用李唐[注: 李唐[北宋末南宋初画家],李唐[90后作家],李唐[80后企业家],李唐[当代画家]]含有祭祖之意味的乐,因此雅乐总是轰然倒在改朝换代的门槛上,这是两周之“乐经”必失的道理。

 

    主持人:礼乐文明三千年,项阳先生由统一至整体,更多地强调了差别中的一以贯之;彭先生则强调在文明的源头,“德音之为乐”,“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之蕴涵崇高而形上,与后世之礼乐有本质不同。

 

    从二位的话语里,我倒是得到一点启发:东周之“乐坏”,从音乐的形态反映了宗法共同体的瓦解,而后世以地缘政治[注: 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为轴心,重建古代共同体。新旧两个共同体的历史更迭,一方面造成“乐”之生态发生了根本改变,德音与大乐遂成历史绝响;但历史的进程有革也有因,即使是变化,毕竟还是发生在同一块土地上有着同一种文化基因的族群之中,这使得“礼乐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得以续写。

 

    (录音整理:袁郁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