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杨雪梅:该给“谁的西湖…
赵雨笙:“跑调校长”,…
端午:礼俗、传说和我们…
端午曾被认为是恶日 看…
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宽容地…
古代的女子怎样梳妆——…
实体书店唱衰 我们进入…
于丹:有孔子庄子相伴 我…
佛教文化:谁在保佑我们…
佛教文化:谁在保佑我们…
最新热门    
 
我们怎样误读了教育

时间:2011-06-29 11:31:04  来源:不详
 

    那他还是孩子吗?将来一定能幸福吗?“成人对儿童的自身关注不够,童年的秘密远没有发现。”朱永新认为,童年的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在人生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儿童意味着什么,我们还不清楚。

 

    会不会有这样的念头:老师已不再是老师,而成为训练[注: 训练 training 为了胜任指定的工作和完成分配给系统的任务所要求学习的程度。(防务采办术语-98)-xunlian]师。在题海战术里,孩子们都跟着题走,甚至形成条件反射——看到题目就会做,一做就对。

 

    “没有一个知识结构、方法论,反倒把高层次思维转向低层次训练。最终来讲,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张绪培说,“长此以往,没成才,就夭折了。”

 

竞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