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者李泽厚:能不能让中国哲学“走出语言”?(2) |
|
时间:2011-12-6 9:16:34 来源:不详
|
|
|
“学而第一”与“孟派”“荀派”
文汇报: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是如何处理人的心理本体问题的?
李泽厚:从上面说的“走出语言”和“回到康德”可以看出,在逻辑上,这是由外而内,由工具本体而心理本体,用中国话说就是“由礼归仁”,重视历史(经验)和教育(广义),“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无论就人类还是就个体来说,均如此。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论语》开篇,为什么是“学而第一”,即使这是后人编定的?其实不光《论语》,《荀子》也以“劝学篇”为首。这反映了中国古人一种很基本的思想。我以为,《荀子》《礼记》才是孔门正统、儒学真传。我说“由礼归仁”,那又怎么解释《论语》常讲的“礼后乎”、“礼乎,礼乎,玉帛云乎哉”呢?这些话是强调,对比外在的仪文制度(人文),内在的情理结构(人性)的塑建和认识,更为重要。但是,也只有通过“学礼”才能“归仁”,“仁”不能不经[注: 不经 拼音: 解释: 1.不合常法。 2.谓不见于经典,没有根据。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 4.不禁;禁受不起。-bujing]人文教育而自发地生成。所以,1980年拙作《孔子再评价》中讲,孔子为“礼”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心理基础和目标,强调“礼”不只是外在的仪文形制,而是为了人性塑建。
可见,所谓“由礼归仁”,就是由文化而心理,是“文化-心理结构”,而不是“心理文化结构”。记得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大学邹谠教授问我:“你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常说的是‘心理文化结构’。”我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其实这也就是“积淀说”。
我不赞成用心理或从心理出发解释文化,例如用同情心、恻隐之心来解释道德,我也反对道德直觉主义,不管把这“直觉”“同情”说成是先验或超验——如康德和牟宗三,还是把它们说成是“动物本能”——如今日的社会生物学把人称为“裸猿”(thenaked ape)。我强调人[注: 《周礼》谓地官司徒所属有调人,设下士二人,下有史、徒等人员。掌调解民间怨仇。规定因过失杀伤人或鸟兽者,集众调解。杀人者如因赦得免,令其远行,以避被害者亲属。]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有不同于神性和动物性的人性(humannature),人之所以拥有动物所没有的各种能力和情感,是人类自己通过历史和教育创造出来的,人造就了人自己。人所以能如此造就,是因为“学而第一”。
这里一个关键环节是:外在的经验、知识、伦常、制度,常常是一时一地即暂时的(“历史”这词语的一种含义)、相对的;但所造成的内在心理形式结构,却是积淀的(“历史”的另种含义)、长久的,甚至是绝对的。可见,“学而第一”也就是通过学外在的人文(礼)而建立起内在的人性(仁)。
我常开玩笑地把各种理论分为“孟派”或“荀派”。由心理而文化是“孟派”,当今语言学大师[注: 大师,现在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因其意义比较广,还有佛的十尊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乔姆斯基,两年前去世的文化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都是“孟派”,把语言、文化-意识结构归结为人脑先天内在结构;而杜威、皮亚杰、吉尔兹(Clifford Geert[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