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2011年文学创作及201…
中国作协主办史铁生文学…
中国国家图书馆拟启动“…
林毅夫谈中国文化复兴 …
陈占彪:中国人的仁厚不…
聚焦“孔子学院”现象⑥…
方舟子:中国人不缺敬畏…
方舟子:中国人不缺敬畏…
中国有三信危机? 若不重…
人教社和中国书协共同研…
最新热门    
 
探索中国文明的根基——《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作者孙皓晖访谈

时间:2012-3-1 9:37:08  来源:不详
卷、表13卷、列传220卷,]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我了解,西方的一些文明史研究往往更多地把生产力的发展史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对此,您有何见解?

 

    孙皓晖:中国人文学界文明研究很薄弱,所以对这个概念很模糊。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文化涵盖了文明,连《辞海》也是这样解释的。1978年的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只有文化词条,没有文明词条。在世界大型工具书中,我们是唯一没列“文明”词条的国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对民族生存方式,对国家生存方式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自觉意识,还非常浅层化。我们所具有的,只有种种形式的文化研究,而缺少文明研究。将文化研究混同于文明研究,反映了我们在文明研究方面的混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文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整体生存方式。就最基本方面说,文明包括了四个基本面:其一,一个民族群在进入国家时代后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所有创造形态;其二,一个民族群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所有实践形态;其三,一个民族群的社会生活方式;其四,一个民族群在历史与现实中所产生的全部精神创造物,也就是种种形式的社会文化。当然,也包括了你所说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与创造。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嘛。

 

    对于近代[注: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jindai]史以来的中国社会意[注: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它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识,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文明是整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