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童蔚:叙写独特的百年—…
奇特! 探秘清代赊旗店…
留名心理驱动下的汉晋树…
留名心理驱动下的汉晋树…
清和郡夫人奇特的相夫之…
奇特的文化现象 清代文…
奇特的文化现象 清代文…
奇特的文化现象 清代文…
张安世墓地考古发现:“…
传教士语言学的功过得失…
最新热门    
 
奇特的汉字“风”——鲁枢元教授在台湾东吴大学的演讲

时间:2012-7-11 15:35:46  来源:不详
>

    如果单单是语言的问题,人们或许尚可泰然处之;严重的是,语言的每一震荡总是关联到人的世界。语言与自然的割裂催促了人与自然的疏离,语言的偏执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失衡,语言的简约化酿成当代生活风格的粗鄙化,语言的干涸造成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萎缩,语言的衰变招致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的败落、语言的塌陷甚至还加速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如此种种,即现代人面临的日趋严重的、整体性的生态危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世界观渐渐在人类生存危机的困惑中浮出水面,那就是“有机整体论的世界观”,也就是“生态学的世界观”。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西方的不少学者把“后现代”称作“生态学时代”。与强调差异、对立、冲突的机械论时代不同,生态学时代强调的是综合、平衡、和谐。而由“风”的语义场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其高度的有机性、整合性、生生不息的绵延性,充溢着浓郁的生态文化精神,正可以作为人们创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思想资源。

 

    生态和谐是一种审美的和谐,较之概念的和谐、逻辑的和谐那是一种更高级的和谐,更理想化的和谐,更人性化的和谐。当代生态美学肩负的一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就是重新整合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弥合技术科学给语言造成的分裂与疏离,滋润极端的理性主义给人性造成的枯萎与贫瘠,从而拯救现代社会的生存危机。鉴此,充满生态文化意味和审美文化情趣的汉字“风”的语义场,也许会成为一个有益的参照、有趣的启示。

责任编辑: 林杏子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