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岳川:文化强国亟须重…
王玉川:让我们咀嚼春节…
王一川:电视要担起塑造…
王石川:有一种历史常识…
王岳川:五四以来中国传…
郭伟川:武王遵遗训伐纣…
王一川:文化的物化与心…
王岳川:中国连一个文化…
王一川:关注电影的品格…
陆川:电影是门残酷的艺…
最新热门    
 
栾贵川:孔子晚年的遁世思想

时间:2012-10-12 15:01:39  来源:不详

 

 

 

作猗兰操 《孔子圣迹图》(民社本)

 

    孔子的思想既是“历史的”,也是变化着的,他早年和晚年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始终是自强不息的入世者,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殉道者,其实,这既不全面,又不真实,孔子晚年意欲遁世。

 

    今本《论语》中的“子欲居九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两章,颇为费解。其原文分别是《子罕篇》第十四章:“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公冶长篇》第七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曾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篇》)。可知,这两章所记孔子的话,绝非“戏言”,它明确地透露出孔子“内圣外王”的哲学思想,到了晚年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遁世。而《论语》最初的选辑者不仅深知其意,也必定认同孔子的这个抉择。

 

    《论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