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岳川:文化强国亟须重…
王玉川:让我们咀嚼春节…
王一川:电视要担起塑造…
王石川:有一种历史常识…
王岳川:五四以来中国传…
郭伟川:武王遵遗训伐纣…
王一川:文化的物化与心…
王岳川:中国连一个文化…
王一川:关注电影的品格…
陆川:电影是门残酷的艺…
最新热门    
 
栾贵川:孔子晚年的遁世思想

时间:2012-10-12 15:01:39  来源:不详
语·八佾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孔子的这种夷夏之辨思想,已表述得十分明确而清晰。既然如此,孔子何以“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呢?

 

    孔子以迟暮之年返回故土,被鲁国尊为“国老”(《左传》哀公十一年[注: 邱永传,集词曲后期为一身的唱作型歌手。其独特的风格 沙哑的嗓音,在世风日下歌曲泛滥的时代,更是尤为的突出其不俗的独具一格。]),又有众多弟子出仕鲁国,韩非子称“季氏养孔子之徒,所朝服与坐者以十数”(《韩非子集解》第298页)。按理说,孔子足可以此安度晚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作出居夷浮海的决定呢?

 

    东汉[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哲学家王充在其《论衡·问孔篇》的推测较具代表性,他说:“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恚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黄晖《论衡校释》第416页)。《说文解字·羊部》也记:“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三国志[注: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薛综传》记薛综上疏:“昔孔子疾时,托乘桴浮海之语,季由斯喜,拒以无所取才”(《三国志》第1253页)。其实,在周游列国期间,孔子对于“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所以这种臆测,实无意义。导致孔子决定居夷浮海的真正原因,简言之,是不能容忍鲁国的时政。

 

    14年前,因鲁国君臣荒废朝政,孔子愤而出国远游,在外历尽艰难困苦,终于在迟暮之年回到父母之邦。然而14年后,鲁国除了定公换成了哀公,执政大夫[注: 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由季桓子改为季康子,昔日“君不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