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史林镜鉴:中国古代调解…
牟钟鉴:马克思主义和儒…
牟钟鉴:重新认识书院的…
揽镜自鉴:从域外汉文史…
最新热门    
 
牟钟鉴:新仁学构想

时间:2012-11-6 12:16:05  来源:不详
体,是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再进而爱天下人类,以至于爱自然万物,如孟子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人性爱心正常发育过程。哪里有爱心哪是就有美好的生活,人类文明的进步实有赖于此。爱心表现于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便是“和”。在家庭,便是“家和万事兴”;在社会,便是“政通人和”;在世界,便是“协和万邦”;在自然,便是“天人一体”;在文明,便是“和而不同”。“和”指向和平、和谐、互助、合作、团结、协调、公正、有序,它们都需要爱心来支撑。仁体和用,没有仁爱便没有真正的和谐,即使相关方不发生冲突,也不过是功利性的力量均衡,是不会持久的。同时,没有和谐也体现不出仁爱,仁爱要在互帮和好中表达,漠不关心和彼此[注: 介绍 彼此 :bǐ cǐ 意义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争斗都是爱心丧失的表现。

 

    仁爱之心“发乎情而止乎礼义”。做人有情有义、合情合理,爱心便能保持。仅有自发爱心是不够的,必须加上后天的教育、修身,才能在人性里形成情欲与德性的平衡,实现仁爱的自觉。仁爱须知行合一,在生活实践中体现。故仁爱有三要素:情、理、行。仁爱还必须是互尊的爱,绝不是强迫的爱。当代人们讲用仁爱有一种偏向,即单向性:“己所欲,施于人”,其效果往往与好的动机相反,爱变成怨,甚而变成恨,爱心完全被扭曲了。真正的爱必须是平等互尊的爱,在感动中使对方自愿接受。因此,仁爱必须实行忠恕之道,即一方面关心人、帮助人,另一方面体谅人、尊重人,这是仁和之道的精髓。

 

    (二)以生为本,以诚为魂。

 

    这是新仁学的生命论,说明生命的价值和关爱生命的重要性。人是万物之灵,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自然和先辈赐予的唯一性的生命是珍贵无比的,任何力量(包括自己)都没有权力伤害它,只有责任保护它、养育它。一切社会事业都要把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正义文明的首要标准,这就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