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谈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
浅谈吴梅村的生命观及诗…
浅谈杜甫“诗史”
浅谈《黄英》人物的心理…
浅谈《诗经》研究的传统…
浅谈赵翼的文学发展观
浅论“三吏”“三别”的…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左传》释梦的心理…
浅谈中国术语学的理论建…
最新热门    
 
浅谈现实主义诗人阎尔梅初探

时间:2010-7-10 11:12:56  来源:不详
七年(1627年)初刻(江上草>。后陆续刊成(疏影居>、(爨字草>、(自娱诗>、(日删集>、(蹈东居诗>等。其文亦曾刊刻成集。“及老,去繁就简,统而集之于一”。
  二
  阎尔梅生当乱世,以爱国之心为笔,以破碎的万里河山为纸,伤亡感乱,寄意恢复,抒写时世,忧国忧民,以丰富的题材,艺术地再现了明王朝在农民大起义打击下从没落到灭亡及清兵入关、南下到政权基本稳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明末清初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触及到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层面,并以抗清复明为主题,歌颂广大人民,尤其是以自身为代表的下层知识分子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精神。他的诗文鞭挞丑恶,不遗余力,歌颂美好,九死不悔,关心政治,贴近现实,如屈如杜,堪称诗史。阎尔梅以宏大精深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爱国爱民的坦荡胸襟,在诗文创作中,常借身家之痛寓民族悲辛,以亡命浪游的零碎场景组合成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万历末崇祯初,陕、晋、豫等省的广大农民终于忍受不了朱明王朝的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斗争。农民起义军势如燎原,明政权危若累卵,阎尔梅极为忧急。但他能挣脱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偏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揆厥所由来,大半皆苦贫。兼之催科猛,饮恨莫能伸。处处悲苛政,呼应遂如神。”((流寇>)“往者凶年饥馑,民不乐生。有司重敛酷刑,遂为一二杰黠倡言煽惑,酿成大乱。”((流寇议>)他认为重敛、苛政、酷刑、贪吏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才导致地方残破,“庐舍虚无人,牛贵逾良马价,一望荒芜绝行迹,白骨积煨烬间。国家将三百年,惨辱痛心,末有若今日之甚”((安集地方残破议>)的后果。他主张改革腐败的吏治,宽政缓刑,蠲复税役,对残破的地方“以安集之”,对溃变的兵民,以抚召之,否则其局面将不可收拾。崇祯政权被推翻之后,清兵入据北京,屠戮中原,清兵、农民军、南明政权都陷入被迫两面作战的境地,而南明残余武装力量被把持在恣行骄纵的藩镇手中,且犹豫狐疑,降战不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波谲云诡,极其尖锐复杂。阎尔梅毅然破家财练乡兵,保家卫国,并积极奔走江淮间,联络抗清力量,竭力阻止南明武装力量降清,并两次亲赴史可法驻防的白洋镇、扬州建言收编兴平伯六万部众、驻兵徐州以节制河北的用兵之策,极力促成南明政权与农民义军结成抗清统一战线,可惜史可法未能采纳而致速败。记录这一时期史实的诗文很多,表达了阎尔梅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之情。如(海上遇大风雨>、(庙湾雨中>:
东走前无路,扶余一问津。
谁知风雨夜,海外更愁人。
怒来风雨逐潮飞,凉冷如秋刺葛衣。
江海涛深逋客滞,东南天尽故乡非。
平沙濯碧渔蓑晚,新露吹光苑树微。
此夜浮槎谁独往,惊传牛渚失支机。
  二章述海上止明将刘泽清、田仰降清事。风雨交加,国运如晦,诗人独行失路于暗夜之中,心境极为凄苦。途中又得知长江失守,采石矶陷,兴复无效,致使诗人对此国破家亡之悲“痛哭伤怀抱”,“倏忽三十年,追思魂梦绕,相感安可忘,嗟乎竟衰老”((秋夜赠蔡际飞>)。此后阎尔梅与徐卅I万年少起兵抗清失败,加入山东抗清榆园义军事发,被迫开始了十数年亡命浪游的悲辛行吟生涯。
  阎尔梅亡命天涯,时时沸然胸襟的是报国恢复的不屈之志,常悲歌流涕,以屈原自喻,然故国不堪回首,物是人非,衣冠非制,发肤不存,甚至往昔的友朋,都降附夷敌成为鹰犬。他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