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简析杜甫叙事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 |
 |
时间:2010-12-13 12:24:46 来源:不详
|
|
|
富表现力的修辞格。 (一)对比。如: (46)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扰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47)去年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去秋行》 (48)去年米贵阅军粮,今年米戏太伤农。 (《岁晏行》 (49)富豪有钱驾大封,贫穷取给行碟子。 (《最能行》 (50)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锦树行》 例(46)“生男”和“生女”相对比,先是将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观念反其道而用之,提出“生男恶”和“生女好”的反传统论调,激起波澜,接着对其原因进行对比解释,从比较中揭示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例(47)去年之“臂枪”和今年之“白骨”相对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例(48)“去年米贵”和“今年米贱”对比,揭示出收成的好坏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命运,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批判。例(49)“有钱”之“富豪”与“无钱”之“贫农”所驾船只比较,显示出贫富之差距。例(50)“圣贤”之“薄命”与“奸雄恶少”之“封侯”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世事不公的深沉反思。 (二)比喻。如: (51)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兵车行》) (52)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哀王孙》) (53)岂意绒难料,归军星散营。 《新安吏》) (54)青铃宵子困泥途,白马将军若雷电。 《折槛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
|
|